首頁>資訊>

如果一個孩子從嬰兒時期,就失去了母親,那你一定會覺得ta挺可憐的。如果這個孩子的爸爸還是監獄長,ta從小就生活在監獄的公寓裡,那麼你一定會對她有點好奇吧。

反正我是看到《監獄長的女兒》這個書名就莫名其妙地起了想讀的興趣,這本書的作者曾獲得了紐伯瑞金獎,是美國兒童小說家,在他細膩的筆觸下,你能夠看到一個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她是如何思考問題的,她的世界裡究竟什麼重要,什麼不重要。

小說的情節並不複雜,講的就是一個即將步入初中的女孩暑假裡發生的事,雖然看起來也就是兩個月的時間,但對這個孩子來說,非常重要。

女孩的名字叫凱米,故事發生的那一年她12歲,她生活在監獄裡,但她可以自由出入,但她也感覺自己有走不出的困境。

她跟監獄裡的女犯人關係很好,但跟她關係最好的博博後來自殺了。她跟好朋友鬧矛盾了,跟同學吵架了。

彷彿每一件事對她來說都是大事。

但對她來說,最難以釋懷的是,在她還在襁褓中時,媽媽為了挽救她的生命,被送牛奶的車撞倒了,從此再也沒有醒過來。她認為是自己害死了媽媽。

現在我們就看看這個即將步入初中的女孩,到底內在都經歷了哪些“動盪”吧?

01 為什麼別人都有媽媽,而我沒有

這個女孩的名字叫凱米,她的爸爸是監獄長,當然她剛出生的時候,爸爸並不是監獄長,只是在監獄裡工作的普通員工。但後來升職了。

她和爸爸每年的母親節,都會去母親的墓地裡掃墓,接下來爸爸總會帶她去某個地方玩,動物園,划船、馬車遊等等。

1959年這一年,爸爸帶她去看了一場棒球賽,可這場棒球賽讓她生出了一個奇怪的想法,想給自己找個媽媽

在棒球賽的現場,播音員說,我們有請在場的每一位母親站起來,接受我們的愛與感謝。當時場上站起來很多個母親,可沒有一個是凱米的,能夠體會到她當時內心失落的感受。

以前有爸爸和一家三口泛黃的照片就足夠了,可當她看到身邊人都有媽媽時,她也想擁有一份“活生生”的母愛。

她想到了一個人,就是照顧她和爸爸生活的管家,艾洛達.帕科。她是住在監獄裡的“犯人”,她跟以往的管家都不一樣,因為她會對凱米發號施令,讓她把自己用完的盤子和餐具送到洗碗池邊上。

凱米為了跟艾洛達的距離更近,她主動要求對方給她扎辮子,明明是個假小子,頭髮短短的,還非要要求在辮子上扎個絲帶,艾洛達看著眼前這個孩子,內心肯定是又好氣又好笑的吧。

後來凱米又做過很多事情,想要引起艾洛達的注意,比如說故意在自己的房間裡放煙頭,過生日的時候,招一大堆朋友來自己的房子裡過夜等等,艾洛達早就看穿了她的手段,自然也就沒有真的在意。

個體心理學之父阿德勒曾說過:我們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

我們常說家是最安全的港灣,其實家裡的父母才是港灣的核心。凱米這種想要母親的想法,真的挺容易理解的,孩子在母親那裡總能找到歸屬感,不管ta撒嬌還是哭鬧,媽媽都依然是媽媽,這個是不會變的。

沒有媽媽,人生肯定會覺得有缺憾,但並不是說,沒有母親就一定要變壞,雖然再多的父愛都代替不了母愛,但有人愛,總是幸福的。

02 除了參觀監獄,好像不能給別人提供任何價值

當然,凱米的生活裡,除了爸爸和艾洛達,還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地方,她時不時都能去監獄裡轉轉,這是爸爸職位帶來的便利,她自己也享受當個小獄長的感覺。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三十多個女人-手指向我伸來,就像一群母雞,在我身上啄來叨去,彷彿她們不相信我是真實存在的,或者她們從沒摸過真人似的。

很顯然,在監獄裡,凱米找到了價值感,她感覺自己重要,並且被人喜歡,她喜歡待在這裡,喜歡和這些人在一起。

在這30多個女人中,博博是最“特別”的一個,她總是把凱米舉起扛在肩上,帶到靜室裡,單獨聊天。

博博會說起自己喜歡的人,會跟她一起聊美味的食物。當然她們也會聊聊監獄裡別的人,比如凱米非常在意的艾洛達。

博博是凱米的好朋友之一,她最後在監獄裡自殺了,這件事讓凱米在很長時間裡很內疚,畢竟青春期時,朋友彷彿就是我們的一切。

突然失去一個要好的朋友,感覺天都要塌了。

凱米還有個好朋友,這個好朋友叫雷吉。她是一個跟凱米完全不同的女孩,她漂亮,很會打扮,胸部已經發育,還塗上了口紅,如果不認識她,沒有人會知道她只是個小學剛畢業的孩子。

凱米和雷吉是完全不同的人,但關係確實不錯。雷吉動不動就會來找凱米,還想讓她帶自己去監獄裡轉轉。

凱米並不是特別反感這個要求,畢竟這也是她擁有的獨特資源之一。

但雷吉想看的是男犯人,爸爸不允許凱米去男犯人呆的地方逗留,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地參觀了女監獄。

她和雷吉當然也會有衝突,比如雷吉不認為,凱米想讓艾洛達做自己的媽媽是一件好事,畢竟艾洛達是“犯人”,曾經做過一些壞事。

她們因此爭吵過,但過不了多久都又和好了,雖然關係中好像存在了一些芥蒂,但好像又不是那麼明顯。

雷吉再次來的時候,帶來了很多同學,這些同學也想參觀監獄,凱米真的帶她們參觀了女犯人活動的地方,儘管只有五分鐘,那些孩子的好奇心得到了滿足,都開心到飛起。

而在凱米看來,自己除了有生活在監獄,能夠帶同學去監獄短暫參觀之外,她沒有別的價值。可實際上,青春期的友誼,哪有那麼多的計較,不過是相互吸引,就一起玩,一起瘋,因為沒有那麼功利,所以友誼才更純粹。

03 對孩子溫柔,會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會有各種煩惱。孩子自己也許都是混亂的,ta們的想法也許多變,但多數孩子都是善良的。

多數時候,ta們的叛逆、耍酷、過分的行為,都是為了獲得大人的關注,希望自己被無條件的接納。

凱米也不例外,她在艾洛達面前有很多表現,很幼稚,但艾洛達都懂。

因為艾洛達的媽媽在她很小的時候,也離開了,她變得叛逆,學會了抽菸,但一不小心掉落的菸頭點燃了房子,她犯的是縱火罪。

她其實在凱米放暑假之前,都可以出獄了,但是她為了能夠給凱米一些溫暖,主動申請做監獄長的管家。

凱米曾經送給她的生日禮物,一本日記本里,記錄了很多發生在她和凱米之間的事情。凱米總以為艾洛達不在乎自己,從日記本里,她看到了艾洛達對她的愛和關懷。

也許艾洛達在凱米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所以在凱米不小心把家裡弄著火的時候,她非常嚴肅,並且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訴她,不要再玩火了。

她怕,怕凱米走自己的老路,她在監獄的日子裡,已經意識到自己不該學壞的,她有能力做個正常人。

畢竟失去媽媽,並不意味著失去一切,還有姐姐在關心著自己。

而艾洛達給凱米的關懷,更像是關心犯錯之前的自己,但這份愛真的令人感動。

監獄長轉述了一段艾洛達的話,給自己的女兒:她想留下來,和凱米完整地共度那個夏天。對她來說,好像特別重要--和你待在一個屋簷下,治癒你,也治癒她自己。

後來凱米上初中了,她的生活忙碌起來了,也慢慢長大了,她沒有因為媽媽的缺位變壞,而這正是爸爸和艾洛達期盼的。

我特別喜歡日本電影《你是好孩子》中的一句話:疼愛孩子,世界就會和平

愛我們身邊的孩子吧,你可能永遠都不知道,你給ta的愛,會在什麼時候鼓舞ta,激勵ta,讓ta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21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美國科學家希望美國國會調查針對華人科學家的種族定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