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01

今天講一個美國理髮師的故事。

他叫Anthony Mancinelli,人稱Tony老師。從11歲開始在紐約做理髮學徒,他從事這個職業已近一個世紀。

2007年,96歲高齡的他,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為“全球最高齡理髮師”。

時至今日,11年過去了,Tony老師107歲,依然沒有退休,還在重新整理著自己的吉尼斯記錄。

一週五天,每天工作8小時。

107歲的Tony老師,眼不花,手不抖,精神矍鑠。

他的老闆珍·德內薩說:

“他從沒請過病假。一些年輕理髮師膝蓋痛、背痛,但他沒有。他剪起頭髮來比20歲的孩子還快,他們坐在那邊滑手機休息時,他還在工作。”

Tony老師的理髮技術無人不讚嘆:“Tony 老師可是我心中唯一的剪平頭高手。”

回頭客絡繹不絕,甚至有祖孫三輩都會來找他理髮。

但除了讚歎Tony老師的理髮技術之外,更引發眾人好奇的是,他的長壽祕訣。

已過百歲高齡,Tony老師的牙齒依舊完好無損,不打針,不吃藥,沒有半點老態龍鍾之像。

熟悉他的人透露:

“他自己採買,自己洗衣,自己付賬——簡直不可思議,整個人心態很好。人家都在問,‘要服什麼藥、吃哪些東西、擦什麼抗老霜?’而這些他一樣都沒做。”

面對眾人的疑惑,Tony老師則笑著說,自己並沒有什麼特殊的保養祕方。

但有一點,那就是他從不讓自己閒著。

每天去墓地看望去世的妻子,修剪前院的灌木,再去髮廊工作8小時。

堅持勞作,保持忙碌。

如此周而復始,心態年輕了,精氣神也更好了。

02

身邊有很多年紀大的人,本來生龍活虎,退休之後,以為閒下來可以休息,這時卻百病叢生,逐漸凋零。

人一閒,就廢了。

尤其對於老人,無論生理還是心理,忙碌是生命的存在感。

無所事事的人生,人間就不值得。

沈從文先生說:“我一生最怕是閒,一閒就把生命的意義全失去了。”

忙碌的日子總會讓人精神十足,活力四射,閒懶的生活則讓人無精打采,鬱鬱寡歡。

曾看過這樣的段子:

也曾看過這樣像段子一樣的新聞:

兒女長大高飛,自己年邁不便,老友漸行漸遠。

空虛、失落、無所事事,整日對著電視和空蕩蕩的屋子發呆。

這就是很多老人退休後的生活狀態。

日子得過且過,最後黃土一抷,就此煙消雲散。

而那種百無聊賴的“閒”,更會加速生命的消亡。

在日本曾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對210名各種年齡段的人體腦組織進行X線斷層攝影。

最後發現,40歲以下的人腦組織基本沒有什麼變化,但40歲過後,人的腦組織開始縮小,空隙的部分會日益增多。

懶於用腦的人,比勤於用腦的人萎縮的更為快速。

無獨有偶,美國也曾對180名修道院的修女進行過用腦與長壽的研究。

結果發現,勤於用腦的人平均年齡高達88.5歲,且比不常用腦者,患老年痴呆的時間要晚10年。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生命在於腦運動,活著就是要折騰。

03

在臺灣,106歲的趙慕鶴是全民偶像。

而成為“偶像”的故事,要從他75歲那年開始說起。

那年,退休了的趙慕鶴決心要做個揹包客,遊歷歐洲。

在很多人看來,這是天方夜譚。

不僅因為他年歲已高,更因為此時的趙慕鶴只會兩句英語,一句是“yes”,另一句是“no”,根本無法在國外跟人交流。

可趙慕鶴絲毫不把他人的擔憂和議論放在心上。

他說:“如果出國玩一趟要準備很久,要有錢,要懂語言,那三輩子都出不了國。”

就這樣,趙慕鶴毅然決然地去辦了護照、簽證,單槍匹馬,踏上了歐洲之旅。

用6個月的時間,他去法國看了埃菲爾鐵塔,去英國遊歷了莎士比亞故居,還在瑞士的萊茵河畔大秀歌喉……

本以為結束這趟旅程後,趙慕鶴會停下腳步,安享晚年。

可1998年,87歲的他為了鼓勵小孫子好好讀書, 開始重拾課本,報考大學。

最終,順利地考上了臺灣空中大學文化藝術系。

很多人不看好,認為他根本畢不了業。

但他卻說,“我能活到那天,就能畢業。”

就這樣,他開啟了老年學霸模式,花費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勤學苦讀。

最終,在91歲那年,拿下了本科文憑。

讀書學習的日子忙碌又充實,讓年老的趙慕鶴一天天都更有活力了。

腰不疼腿不酸,渾身都是使不完的勁。他非常享受這種狀態。

98歲,又花3個月的時間全心準備,考上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

兩年後,在101歲的高齡,順利拿下碩士學位。

生命不息,折騰不止。

除了修文憑,他還研習書法,學習電腦,騎單車去醫院做義工,照顧那些比他年紀還小的病人。

現在,106歲的他正在臺灣清華大學旁聽中國文學史,為攻讀博士做準備。

趙慕鶴從未想過要如何延年益壽,他只是覺得,人活著,就不能閒著。

他說,人生唯一的幸福,是不斷前進。

04

羅曼·羅蘭說:“生活最沉重的負擔不是工作,而是無聊。”

在電影《白毛女》中扮演過“喜兒”一角的老藝術家田華,今年90歲。

她一頭銀髮,滿口沒有一顆假牙,總是喜笑顏開。

在旁人向她討教養生之道時,她說要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

其中,老有所為是最重要的。

而如何真正的做到“老有所為”,以下是幾點小建議:

1. 心態健康平和。

心態好了,心情就好了;心情好了,身體就好了。

要保持一個健康平和的心態,接受年老的事實,不拘泥不抗拒。

同時也要保持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敢於去嘗試,去學習,去探索未知。

做到退休不退縮,退休不退步。

2. 培養新的愛好。

記得有一位名人說過,60歲以後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年輕的時候,要為孩子付出,要為家庭奮鬥。等到老了,生命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

英國有很多老人,兢兢業業工作了幾十年,退休後也並不是安享清閒。

他們會開始“第二次創業”,找到自己最想做的事情,讓日子過得更精彩。

3. 多跟有活力的年輕人交流。

如果身邊都是些老來無所事事的同伴,那不妨走出去,多跟有活力的年輕人交流。

年輕人永遠是走在時代的前沿的,多跟他們交流,這樣才不會跟時代脫軌。

而他們的青春活力,更能感染你。

4. 做到“四勤”。

腦勤,手勤,腿勤,口勤。

人老腦先老,生命在於腦運動。

手腿常動,頭腦多用,百病難生。

5. 千萬不要閒著。

有事身方健,無為壽難長。

人老了,千萬不要閒著。

閒著懶著,身體會倦怠,心也容易生病。

忙一點,充實一點,心情才能晴朗。

以上,與所有老年人共勉。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三大運營商攜號轉網只需簡單幾步!發簡訊即可,辦理流程非常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