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執筆為劍,寫天寫地寫華年;落棋為子,點兵點將點江山。

01

在網上偶然間發現了一個新詞彙——“新型不孝”。

很多影片博主喜歡拿這個詞來當成文案,原句是這樣說的:

新型不孝正在蔓延,父母一無所知,孩子流淚滿面。

然後,引起了一大群人的共鳴,紛紛敲擊鍵盤,留下自己的故事。

那麼,何為“新型不孝”?

大概意思是這樣的:

父母庸庸碌碌一輩子,差點砸鍋賣鐵供兒女讀完大學,然後便覺得自己完成了任務,開始等著孩子事業有成,衣錦還鄉,坐享清福。

但實際上,這些寒門出來的兒女,剛畢業賺的錢,根本連自己都顧不上。

於是,矛盾就來了。

遠在農村的父母以為,孩子在城裡日進斗金,錢就像大風颳來的似的;身在城裡的兒女,還窩在出租房裡精打細算,處在職場鏈條的最底層。

有個網友說:

我月薪6000塊錢,租房1500塊錢,父母認為我吃飯頂多2000塊錢,再加上500塊錢零花錢,所以要我每個月往家裡打2000塊錢,補貼家用。

可事實上,6000塊錢才堪堪夠我每個月活下去。

這些,父母永遠不會明白。

所以,父母一無所知,孩子淚流滿面。

02

在中國,一個人最痛的傷疤和最深的牽掛,都是家。

可偏偏殘酷的是,得以擁有圓滿幸福家庭的人,太少太少。芸芸眾生裡,你所見到的人,其實,或多或少,都帶著些原生家庭的痛與不堪。

而那些你以為的“忘恩負義”背後,可能還藏著太多的“被逼無奈”。

還記得那個曾被無數人痛罵“忘恩負義”的北大博士後嗎?

他叫王永強,生於1969年,排行老三,典型的寒門貴子。

家裡一貧如洗,5張嘴全靠著父親一人過活,貧窮的滋味,壓得人幾乎窒息。

但是王永強爭氣,哪怕是窮到去垃圾桶裡撿廢鉛筆用,也硬生生憑藉著自己的聰慧和努力,一步一步從底層的寒門中掙扎出來,一舉考上蘇州大學。

研究生畢業後,又考取了中科院的博士,後來又在北京大學做了博士後。

99年,王永強博士後畢業,和妻子一同出國,並承諾儘快回來看望家裡的老父母。

可誰能料到,他這一走,便是整整20年。

剛開始,王永強尚且會定期給家裡報平安,後來就徹底聯絡不上了,宛如“人間蒸發”一般。

20年後,老母親病危,一心只想著再見兒子一面,感動了媒體,在“尋人訊息”的不斷傳播下,王永強被找到了。

他在美國的亞特蘭大工作。

但當他被問到,是否會回國和老人見最後一面時,他冷漠地拒絕了,並且留下了七個字:

清官難斷家務事。

家裡人收到這句轉述後,也留下了四個字:

失望至極。

然後,如你所料,網路上鋪天蓋地皆是謾罵之聲,有人痛斥他忘恩負義,有人指責他沒有良心……

但背後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王永強家窮,年幼上學期間,父母便無數次要求他輟學,外出打工補貼家用,但他從未妥協。

這也給王永強心裡蒙上了一層陰影,到了上大學時,哪怕再難再苦,也從未向家裡伸手要過一分錢。

那時,他每個月有4塊錢的補助,卻被父母盯上,要求他全部寄回家。

後來,他勤工儉學,省吃儉用,積攢下了一些錢,也全被父母索要而去。

父母在農村老家,窮且愛面子,四處向人吹噓自己的兒子有能耐,引來無數麻煩,提出了不少荒唐的要求,例如:

幫助患有小兒麻痺症的哥哥,在蘇州找一份錢多又不累的工作。

幫助親戚的兒子進入蘇州大學讀書……

這些,他哪能做得到?

他的無能為力,到了父母眼中卻成了“不想幫忙”,於是老兩口找到學校裡去鬧,這幾乎令王永強丟盡了顏面。

以至於後來,王永強千辛萬苦贏來去日本工作的機會,父母又要求王永強帶著他們和兩個哥哥一塊去。

這一家人,宛如一群溺水的人,拼了命似的抓住王永強這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哪怕將他也拖入水底,也在所不惜。

父母一無所知,王永強淚流滿面,有點“吸血鬼”的意思了。

對他而言,家不是避風港,而是一場災難。

所以,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你若經他苦,未必有他善,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

03

格子曾看過一檔調解欄目:

但孫女卻拒絕和老人見面,更拒絕贍養老人。

很多人看了老人的可憐樣子,便開始“匡扶正義”,痛斥孫女不孝。

可實際上呢?

28年前,老人的兒子去世,留下一套房產和一筆撫卹金,為了佔為己有,索性狠心將兒媳和孫女趕出家門,任由他們自生自滅。

28年來,母女倆相依為命,嚐盡了苦頭,但老人卻一次也沒有找過她們。

如今,年齡大了,生活無法自理了,便想到了那個曾被自己遺棄的孫女。

相信這事,發生到任何人頭上,都不會選擇原諒這個老人。

還有前些天,一舉衝上熱搜的“洛洛”。

生前,被父母不斷索要錢財;死後,父母鬧上公司索要賠償金,只為了給弟弟買房。

這些事情,看起來都很荒誕,但卻就活生生上演在人間。

你說他們逃得掉嗎?

逃不掉的,原生家庭,就像是冬天身上唯一的一件溼棉襖,脫也不是,不脫也不是。

身處其中,不管是親情還是血緣,都無法斬斷。

說句心裡話,我覺得親情,它不該是這樣的。

它不該是簡簡單單寫在戶口本上的親屬關係,也不該是一方對另一方的瘋狂索取,如一個無底洞一般,永遠填不滿。

它該是像《目光》裡的那句話一樣: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在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

然後,他用背影告訴你:

不必追。

10
最新評論
  • 1 #
    想孝總有理由,不孝也有一萬個理由
  • 2 #
    這類家庭瑣事不應公開宣傳報道,家庭之事確實複雜,你公開報道的僅一面之詞。你調查了嗎?你敢肯定這就是事情的全部、事情的真相嗎?不管父母千錯萬錯,子女不承擔贍養義務肯定是錯的。你們這樣不調查道聽途說搶新聞太可恥了!你知道你傷害到老人了嗎?!
  • 3 #
    父母完全不付出,他也上不了大學。父母有一萬個錯,他仍然值得回報父母!
  • 4 #
    不是每個父母都慈愛。今年過八月十五,好心把我媽接我家過節,她叨叨個沒完,誰誰多有福氣,孩子接他過節了。我大姨多有福,去我表哥家過節了,一輩子不用侍候任何人,老了還有福。說得我非常煩躁,發誓再也不喊她來過節了。今天除夕,我老早放話出來,我不過年,你們誰愛咋過誰咋過。消停了。
  • 5 #
    父母養育子女的辛苦付出不需要表白,責任擔當全部概括。能夠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也就是為社會做貢獻了。至於孝順父母最好別想的太多,你就當是完成了你該完成的任務圓滿結束。餘生如何走過就看命運的安排,坦然面對無怨無悔。
  • 6 #
    這樣的家庭就有好多,以前我就說,為什麼只有歌頌父愛母愛,可現實父愛母愛不是愛,是坑
  • 7 #
    沒有經歷過人家的事,別輕易勸人善良。
  • 8 #
    所以,這個世間,感情這個東西是最讓人溫暖的,也是最讓人心寒的
  • 9 #
    不一定每一個原生家庭的孩子都幸福
  • 10 #
    個人行為無可厚非;腳上的泡只有自己知道!
  • 11 #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 12 #
    不是說所有的父母都負責任,只能說自己遇到負責任的父母
  • 13 #
    總之耍無賴的那一方永遠有理的
  • 14 #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作為大眾就不要消耗人家的家事了……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婚內遇到真愛,該如何選擇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