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他們的疑問是:蒙古和印度相隔萬里,為啥關係還這麼好?

談這個話題,還是應該先看蒙古的對外政策。

小國的長久之策一般是平衡外交。

當然也有不少國家選擇具有很明顯傾向性的結盟外交,但這是受到了極大的外在壓力下才做出的選擇,有些是被迫的,不是自願的。

如果沒有這種壓力,通常都會採取的是平衡外交的方式,避免刺激任何一方,在其中游刃有餘地穿梭。

蒙古當然也不例外。

2015年的時候,當時的蒙古總統曾提出永久中立國的概念,這就是把平衡外交發揮到極致了。都中立了,還不夠平衡麼?

因此蒙古這種外交風格是正確的,雖然不一定是成為永久中立國,但是隻要不損害到本國利益,就不用選邊站,這個態度還是值得稱讚的。

4年後的2019年蒙古確實不怎麼提永久中立國了,因為換了總統,風格有了變化,不過平衡外交這一點蒙古沒有忘記。

最近看到蒙古總統還是在平衡外交上挺猛的。

對美國、對俄羅斯、甚至對印度外交都不錯。

8月份這位總統訪問了華盛頓,和特朗普晤面。此後不久美國新任防長埃斯帕在亞太地區巡訪盟友的時候,還能把蒙古給加上,算是訪問中的一個亮點,也能說明美國對蒙古很重視。

9月份蒙古總統參加了俄羅斯東方論壇,和普京見面,與同時參加論壇的印度總理莫迪也見面。

一週多前,蒙古總統又到了新德里,開始對印度進行5天的正式訪問。而其實更早些時候,印度總理莫迪也訪問過蒙古,可見這兩個千里之外的國家,關係還挺熱絡呢!

由此也可見,在1個多月裡蒙古的“平衡外交”玩的還是不錯的。

不僅和美俄之間保持了必要的平衡,甚至都將觸角伸到了南亞的印度,這也說明蒙古的朋友還是遍天下。

其實1000多年前,蒙古對歐亞大陸幾乎每個國家都產生了影響,現在雖然衰落成一個內陸小國,但是每個國家的歷史中都不會忘記蒙古,這也是他們能和蒙古交往的一個有趣的歷史註解。

比如印度也一樣。

印度歷史上最強大王朝之一的莫臥兒王朝的建立者,其實就是蒙古帖木兒的後裔。

所謂“莫臥兒”這個詞,其實就是“蒙古”的當地語言音譯。換句話說,印度歷史上最強大的王朝,本質是人家蒙古人打下來的。

從這個歷史意義上講,蒙古有理由和印度發展友好關係。

如果是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非洲小國,估計莫迪也沒興趣和他們搞什麼平衡外交。

俄羅斯和蒙古的歷史更是久遠,現在很多俄羅斯人還帶有明顯的蒙古血統。比如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他就是典型的蒙古混血長相。因為他來自之前靠近蒙古的唐努烏梁海。

很多史學家甚至有一句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話——“剝開一個俄國人的皮,就會看到皮下蒙古人的血脈”。

以至於俄羅斯始終不被一些西歐國家承認為歐洲人,說他們是“白色蒙古人”。

這都要得益於當年成吉思汗的子孫在歐亞大陸征服俄羅斯和周邊國家,並且與之繁衍生息後代的歷史。

甚至普京知遇之恩的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也有明顯的蒙古血統。

所以蒙古和很多亞歐國家搞關係,都會提到這段歷史,算是套近乎吧,也算是沒有忘記祖先。

所以,明白了這段“歷史佳話”,對蒙古和印度走近就不用特別吃驚了吧!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關閉300家門店,申請破產保護,那個來中國撈金的韓國人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