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這兩天不知道怎麼了,每天回到家裡面也不跟我們說話,總是會把房門關住。你叫他去吃飯,他也會瞬間將自己的房間關住,過一會兒再出來。
也不知道他在屋子裡面幹什麼,詢問他,他也非常嚴厲的說“你別管我”,看到這樣的情況我真的要氣炸了。
誰說不是呢?我家孩子也是一樣的,明明之前還和家裡人相處的比較好,有些時候我們進他房間也沒有任何的問題,但是現在不知道為什麼總是越來越叛逆。
回到家裡面總是把自己一個人鎖在屋子裡,而不願意和父母進行交談。我們要是想進孩子屋,也必須經過他所設立的敲門、詢問等方式。要是不詢問,必然會吵一架。
現在孩子都有自己的獨立空間,和爸爸媽媽相處的過程之中一定會隱藏自己,而所謂的鎖門,其實就是他們應對父母的一種方式。
或許孩子是想要自由,想要空間感吧。這難道不是非常正常的狀態嗎?我家孩子從他慢慢懂事起,基本上我進房間都要敲門,或許孩子也需要這種自我隱私。
之前有一次不小心闖進去,孩子立馬炸毛,甚至我們的親子關係已經到了冰點。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明明是在自己家裡,想要和自己孩子交談卻是難上加難。
特別是在孩子慢慢長大之後,他們想要有自己的空間感,就不太願意和父母說話,在這個過程之中,如果爸爸以一種較為嚴厲的態度去要求孩子,就有可能遭受到他們的白眼。
這些孩子甚至還會和爸爸媽媽吵架,表現出來極其叛逆的狀態,讓父母感嘆:“這豈不是一個刺蝟?”。
孩子本身也有他們的正常發展規律,慢慢長大之後身體發育成熟,心理也就應該逐漸的趨向於完善的狀態。
在孩子有了自我意識之後,對外界事物自我判斷、自我分析、自我思考的結果也會使得他們面對父母知識選擇不同的態度。
就像我們上面分析的,孩子不再願意和爸爸媽媽學習、玩樂,而是一個人把自己鎖在家裡。一旦爸爸媽媽表現出來極其關心的態度,就會讓孩子咒罵?這其實就是孩子在和父母相處階段變化的過程。
當然面對這樣的孩子,爸爸媽媽也是十分的心酸,有些時候就會感嘆說“自己是造了什麼孽啊。怎麼生下了這樣一個不聽話的孩子?”
實際上,這樣的說法也是極其錯誤的。孩子本身的成長與他們的心理狀況有關。孩子上表現出來稍稍叛逆的情況,也許是孩子進入了空間敏感期或者叛逆期。
在這個過程之中,孩子會表現出來以下比較明顯的特徵:
1、想要有自己的空間
我現在就想一個人待著,你們能不能出去?還有不要再來煩我了,以後要是進門的話請敲門可以嗎?
如果孩子表現出來這樣極其極端的言語,爸爸媽媽就應該認識了自己是否侵犯了孩子的空間?
當孩子慢慢長大之後。空間感覺逐漸的明顯。如果父母不給予孩子一定的空間,就會讓孩子異常憤怒生氣。
2、和父母唱反調
父母總是對孩子說“我是為你好”,但實際上孩子總是唱反調,不願意聽從爸爸媽媽的要求,這其實就表現出了孩子自我思想的建立。
在這個過程之中,孩子必然而然會選擇爸爸媽媽不願意看到的方式行事。
出現上面所說的空間感以及唱反調的形式,很多寶媽會感到異常的傷心。比較嚴重的情況,還有可能對孩子進行棍棒教育、訓斥、打罵。
實際上,這樣的方式只會讓孩子更加叛逆,而不能帶來教育意義。為什麼這樣說呢?當孩子表現出來這樣明顯特徵之時其實就已經暗示他們進入了“刺蝟效應”的怪圈。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刺蝟基本上是不能擁抱太緊的,畢竟他們身上所存在的刺有可能扎到對方,那麼如何讓刺蝟擁抱的更舒服呢?
實際上,就應該具有一定的距離,不會讓對方的刺扎到自己。父母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之中,雖然在嬰幼兒階段是親密無間的,但是孩子慢慢長大之後,父母就應該思考到給予孩子一定的空間感,讓孩子成為一個自由人,這裡所說的其實就是刺蝟與刺蝟之間的距離感。
心理學上的“刺蝟效應”也和我們上面所說的存在一定的關聯。
也就是說,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之中應該存在一定的距離。最重要的是,心理距離也應該進行一定的把控。
如果身體距離和心理距離都無法掌控,自然而然會陷入“刺蝟效應”之中將兩個人都傷害。
親子相處也是如此,雖然父母願意為孩子付出,但是孩子真的就願意接受嗎?我們也可以發現。
當孩子陷入刺蝟效應之中,他們身上會存在這些特徵:
1)不願意和父母過多的接觸
現在一些父母喜歡照顧孩子,希望自己能夠盡所有的力讓孩子變得更加舒適,但是這樣的想法並不會被孩子接受,他們渴望自己變得更加自由。自己去探索,自己去飛翔。
2)隱私感秩序感比較明顯
正常情況下,孩子在三歲左右的時候,自我意識已經比較明顯。在這個過程之中,他們會進入秩序敏感期、動作敏感期、執拗敏感期。而我們上面所說的空間敏感期以及叛逆的情況,其實也是以此為基礎的。
在父母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之中,一旦父母觸犯了孩子在敏感期內的要求,自然而然就會影響到他們本身的成長。
所以我們也可以發現,在這個階段父母和孩子的相處,應該是以一種平等的交流而不是壓制。
孩子也特別討厭父母對於自己的控制,希望父母能夠尊重自己,所以他們也會選擇隱藏自己。
3)渴望逃脫父母的庇護
我們也會發現:在叛逆期的孩子,他們很有可能突然離家出走,甚至不顧自己身上並不具備離家出走的條件。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就已經暗示孩子想要逃脫父母。
我們上面所說的孩子將房門關上,僅僅只是一種較為正常的狀態。只是一涉及孩子離家出走,就已經暗示他們內心對於父母的憤恨。
父母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之中,到底應該如何避免“刺蝟效應”,讓親子關係更融洽、孩子更優秀呢?
我們應該清楚的是,爸爸媽媽是這個世界上和孩子相處時間較長的人群。在相處的過程之中,必然而然也會出現一定的摩擦。
只是我們如果能夠把控和親子之間的距離變化,也會讓親子關係更融洽。
我們上面介紹了刺蝟效應帶來的影響,所以父母也應該清楚人際交往心理距離的設立,避免相互影響刺痛對方。
尊重孩子的選擇
媽媽我以後想要有自己的空間,所以不管任何時候,你要是來我房間的時候可以敲一下門嗎?我不喜歡有突如其來的打擾。
媽媽希望你以後翻我東西的時候,能不能提前知會我一聲,這樣侵犯隱私權空間感都是極其錯誤的。
當孩子已經在爸爸媽媽面前抱怨之時,我們一定要了解到自己的行為對於他們的影響。
想要讓親子關係更融洽,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平等交流是較為重要的,而這之後必然會產生相互尊重的感覺。我們也希望,父母和孩子的相處在尊重的前提之下不斷地親密。
交流溝通是愛的新增劑
正所謂“三歲一代溝”,所以很多父母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之中,總是以一種命令的態度去要求孩子,從來不告訴孩子為什麼要這樣做?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自然而然也不願意直接被支配,所以就會選擇極其強硬的方式應對父母。長時間如此,親子關係越來越不融洽,父母和孩子也是遍體鱗傷。
所以我們應該清楚,良好的交流溝通是愛的新增劑。我們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之中,一定要了解清楚他們語言的表達,避免過分暴躁。
適當地讓孩子自己飛
我家孩子這麼小,他能決定什麼事情?等到慢慢長大之後才能自己做主,現在要是讓他做主,以後估計要上天。
爸爸媽媽的經驗比較豐富,所以什麼事情還是以爸媽的建議為主,自己做主可能未來就要吃虧。
如果爸爸媽媽長期以這樣的態度和孩子相處,只會讓孩子越來越鬱悶憤怒生氣,不願意和父母交流。
因為孩子並不是爸爸媽媽能夠控制的個體,他們會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選擇。父母應該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之下讓他們有所依靠,而不是隨意地干涉孩子本身的決定。
爸爸媽媽和孩子的相處都是極其微妙的,我們也希望每一位父母在和孩子相處過程之中避免以強硬的態度讓雙方都受傷。
而我們上面所說的刺蝟效應,也是大部分家庭都可能存在的。作為父母,就應該思考如何去避免?和孩子平等的交流、尊重孩子的選擇、給予孩子的依靠,相信親子關係會越來越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