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緬甸民主轉型10年後,軍方再次以一場血腥的政變了結束了緬甸的民主制度,軍隊切斷了網際網路,實施了長期的宵禁,並逮捕了緬甸的民選總統昂山素季,在公眾有所反應之前,軍方就乾淨利落的結束了戰鬥。

軍隊政變成功後,緬甸全國爆發了大規模示威遊行,無論是律師、醫生、教師、學生、產業工人還是無業遊民,他們都參與到了公民不合作運動中,由於軍方遭到了公眾大規模的抵抗,政府運轉陷入了癱瘓。

正如一個在臉書上發帖的緬甸青年所說:我們知道軍方的醫院可以繼續運轉,他們可以用軍人代替文官,可以有人代替工程師,但他們沒法替代工人和教師。緬甸示威遊行的主力是90後、00後,即Z世代,他們不像老一輩那樣習慣於軍方的政治宣傳,他們會瀏覽國外媒體並善於利用網際網路組織力量,他們成了這次反抗運動最積極的一群人。

如果所有緬甸民眾都對軍方採取不合作態度,確實會對軍方的統治造成極大的困難,但我不認為依靠大規模示威,緬甸的民主力量就能翻盤,因為天時地利都不在緬甸民眾一邊。

為了更好探討這個問題,我把緬甸的局勢和韓國民主轉型進行對比,對於軍人威權國家來說,他能否還政於民取決於三個因素,軍隊內部的態度、外部勢力干預和軍隊-民間力量對比。相對於韓國民主轉型,緬甸這三點時機都不成熟。

一、軍隊內部的分歧

軍人威權政府最大的軟肋就是合法性,軍人政府往往得不到民眾由衷的支援,因此他只能依靠暴力和政績進行統治,其中 暴力是政權的基礎。要想維持暴力,軍隊內部必須鐵板一塊,不能出現重大的政治分歧。

縱觀韓國現代史,軍人政府在奪取政權前往往會擺平軍隊內部的反對者,朴正熙在發動516政變時已經贏得了大批軍官的支援,全斗煥在發動1212政變前已經在軍隊中建立一心會這一秘密組織,透過一心會,全斗煥籠絡了大批的精銳士官,這成為他政變的核心力量。

(全斗煥依靠一心會在短時間內清除了軍隊中的反對派,鞏固了軍隊的忠誠)

朴正熙死後,全斗煥在一心會成員的支援下透過突襲先後除掉了陸軍參謀總長鄭升和和首都警備司令張泰玩,在完全掌控軍隊後,全斗煥才逮捕了金大中、金鐘泌等民主領袖,並鎮壓了光州市民的大規模反抗。

朴正熙、全斗煥的成功都離不開對於軍隊內部的統合。而1988年韓國民主轉型成功也離不開軍隊內部的異見,當時盧泰愚急於就任總統,和全斗煥已經有了衝突,而軍隊內部在內外的重壓下也對鎮壓產生了分歧,這種分歧讓全斗煥不得不三思而後行,為了防止內部生變,全斗煥最終選擇了同意直選而非再次利用軍隊進行全國鎮壓。

與此相似的例子還有蘇聯,當時蘇聯由於軍隊長期欠餉,士氣低落,很多退伍老兵甚至投到了葉利欽麾下,軍隊內部的動盪讓蘇聯的鎮壓機器無法順利執行。而羅馬尼亞獨裁者齊奧塞斯庫的垮臺也和軍隊的叛變有關。

可以說,軍隊內部的分歧是民主轉型的必備要素,但如今的緬甸軍隊仍然看不到內部分歧的跡象。相對於韓國軍隊、蘇聯軍隊或羅馬尼亞軍隊,緬甸軍隊更加獨立,更加與社會相脫節,是一個獨立的利益群體。

一個很簡單的標誌,就是緬甸軍隊普遍經商,掌握著緬甸的經濟命脈,即使不與社會合作,軍隊也可以獨立供養軍隊,這使得緬甸軍隊成為超脫於社會的存在,他的決策往往不易受到民意的影響。

二、外部勢力的干預

外部勢力也是民主轉型的關鍵一環,外部勢力尤其是美國的干預往往促成軍政府的倒臺,就拿韓國來講,韓國是走向軍政還是民政往往取決於美國的態度。

在80年代前,出於對抗蘇聯的需要,美國往往容忍專制的軍政府,將其作為對抗蘇聯的前線。

朴正熙發動516政變趕走了民選領導人張勉,但在朴正熙保證維護美國利益後,美國對朴正熙的獨裁表示了默許。在之後民主勢力反抗朴正熙的遊行中,美國更是親自到青瓦臺為朴正熙助威,當時美國極力組成韓日和解,從而鞏固美日韓三足同盟,以對抗中蘇,而民主勢力無視了美國的國家利益,反對韓日和解,最終美國選擇了國家利益而非民主自由,在關鍵時刻投向了朴正熙,美國的態度直接導致了在野黨的崩潰。

1979年全斗煥發動1212政變時,美國最初也表示反對,但在伊朗人質危機後,美國對全斗煥的統治表示了默許,伊朗革命中,卡特秉持人權外交,拋棄了原本親美的國王政府,轉而支援霍梅尼,最終,號稱民主的霍梅尼最為反美並引發了伊朗人質危機,多名美國公民被扣押,卡特由於救援不力支援率大跌。由於伊朗的教訓,卡特不再以民主人權作為外交方針,反而強調美國的現實利益。

因此在1980年的518光州事件,美國不但不支援起義的光州市民,反而派出航母替全斗煥助威。這次事件直接導致光州起義的失敗,讓全斗煥政權得以鞏固,韓國民主派就此和美國反目成仇。

(美國出於現實利益考量,往往支援軍政府而不是民主勢力,光州事件中美國派出艦隊替全斗煥撐腰,導致光州起義軍全軍覆沒)

韓國1988年民主轉型成功取決於美國的態度和國際大形勢,1988年,蘇聯大為衰弱,美國遏制蘇聯的慾望下降,因此政治上不再依賴軍政府,美國重新撿起價值觀外交,要求韓國進行民主轉型,當時美國以切斷經濟援助和制裁要挾全斗煥,令其不要採取過激行為。

同時1988年也是奧運年,韓國第一次舉辦奧運會不得不考慮國際形象,而且1988年脫冷戰的氛圍濃厚,民意大勢就是冷戰結束,走向和平、民主,在國內外的壓力下,全斗煥被迫同意直選。

(美國的態度和國際形勢非常重要)

可見很多發展中國家的民主轉型都離不開美國,但緬甸恰恰是美國影響力的末端,美國在韓國有駐軍,無論是韓國軍隊還是民主勢力都和美國有千絲萬縷的聯絡,但是緬甸並非如此,美國要想對緬甸施加影響必須採取大規模的制裁。但是目前來看,拜登並無此等意願。

雖然拜登嘴上說要制裁軍政府,但是由於拜登的總體策略是戰略忍耐,修復特朗普造成的創傷,因此美國這兩年的主要活動是休養生息,恢復經濟,激進外交併不符合拜登目前的方針,加上中國與緬甸的經濟交流,緬甸軍政府被外部勢力趕下臺的機率很低。

三、軍方-民間的實力對比

最後一個因素是軍方-民間的實力對比,軍隊作為一個專業化組織一般是不能脫離社會存在的,軍隊的供給、工資、運營、維護都要依靠社會的援助,軍隊同樣需要一個文官政府為其提供保障,因此在大多數國家,軍人在奪權成功後往往致力於建立文官政府,由軍政轉為民政。

如朴正熙奪權後立即脫下軍裝參加總統選舉,並建立自己的執政黨共和黨。全斗煥奪權成功後立即任命大量專業人士管理經濟,並組建民正黨。治理國家畢竟是一門學問,往往需要專業政客和文官體系來管理,因此韓國軍人在奪權後會立即轉向坐天下的模式,軍人會穿上西裝成為職業政客。

但是緬甸軍隊不同,緬甸軍隊最大的問題是軍隊大量經商,擁有自己獨立的產業,在緬甸,軍事工業、採礦、啤酒、菸草、服裝、銀行、酒店、房地產、航空等諸多領域都由軍隊掌控,雖然對外宣稱是民營企業,但背後的鼓動是緬甸軍方,管理者多是退伍老兵,企業的收入直接流入軍方的腰包,這種對於經濟的壟斷讓緬甸軍隊完全成了一個獨立王國,即使沒有社會的支援也可以生存。

(軍隊是個獨立王國)

這點也說明了為何韓國軍政府帶動了經濟發展,而緬甸軍政府讓國家經濟大幅倒退,因為韓國軍人完成了轉型,而緬甸軍人仍是軍人,仍用非專業的方式管理經濟,對國家經濟命脈的直接掌控助長了他們的怠惰思維,成為了國家的蛀蟲。

緬甸軍隊是一支擁有國家的軍隊,軍隊的力量無孔不入,遠不是民間可比,這種懸殊的力量對比讓緬甸公眾幾乎難以和軍隊抗衡。

這點在昂山素季執政的八年中已經有所顯現 ,昂山素季奪取政權後,軍方仍然擁有很大權力,軍方壟斷國會兩院1/4的席位,壟斷政府內閣多個重要職位,軍方議員對新立法有否決權,軍方高階官員還享有司法豁免權等一系列特權。對於軍方的干政,昂山素季幾乎毫無辦法,這和韓國民主轉型後軍方勢力的退出形成了鮮明對比。

1993年金泳三上臺後以反腐之名清除了大量軍方勢力,解散了軍隊中的政治組織一心會,金泳三還建立了文官掌控軍隊的制度,從此韓國軍隊被徹底逐出了政界。

(韓國的軍方勢力受到了清算,而緬甸的轉型非常不徹底)

與韓國對軍方勢力的驅逐相比,緬甸的民主轉型顯得不痛不癢,主動權仍然在軍方手裡。

基於這三點因素,我對於緬甸民間的反抗並不看好,因為軍方的勢力實在過於強大,除非美國這樣的外部勢力大舉干預,否則軍方的統治還將穩如泰山。

緬甸的亂局顯露出一個真理,那就是軍隊一律不許經商,軍隊已經掌握了槍桿子,如果再掌控了錢袋子,那就真是為所欲為了。

13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至尊紅顏》都說徐盈盈壞,可誰知道她心裡有多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