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2020年7月23日中午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五號遙四火箭,將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隨後,“天問一號”探測器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截止到目前“天問一號”已經飛行了205天,而就在2月5日地球上接收了“天問一號”拍攝的首張火星近照,那是它在距離火星220萬公里之外拍攝的,大約是6倍地月距離。

天問一號所拍攝的火星照片

因為圖片是黑白的,可能不少朋友有疑問,但其實天問一號本次成像模式採用黑白成像,所以這都是屬於正常的情況。

當然,火星太遠了,所以之後天問一號探測器會邊環繞邊完成拍照任務,然後計劃於2021年5月至6月擇機實施火星著陸,開展巡視探測。

(關於這點,我們文末聊一聊今年航空方面的機會。)

當下世界航天發展現狀

2020年,人類共計發射火箭114次,中美兩國分別發射了39次和44次,佔到了七成以上,兩股勢力引領世界航天的格局明顯。

目前整個世界上,中、美、俄依然是僅有的三個全面獨立掌握各項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航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據相關資料顯示,2021年的春天,我們的載人航天工程將開始實施最重要的第三步,全面建造天宮空間站。

計劃上,未來兩年內長征二號F(神箭,發射神舟載人飛船)、長征七號(發射天舟貨運飛船)和長征五號B(發射天宮最重要的核心艙和實驗艙等)這三大主力火箭將陸續進行11次任務,以期順利建成中國天宮空間站。

除此之外,那就是火星探測陣容。

火星梯隊

由於從地球出發去火星,理想探測視窗每26個月才出現一次。所以在2020年7月的火星探測視窗,阿聯酋首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中國的“天問一號”、美國的“毅力號”將在2月展開同臺競技。

人類對於航天的探索,目前在行業上最為領先的,還是以下探測器:

【1】帕克太陽探測器和太陽軌道器依然在透過異常複雜的行星引力助推之旅前往太陽。

【2】貝皮·科隆博號繼續飛在探索水星的旅途中。

【3】旅行者一號和二號已經在太陽系外旅行了43年,並且依然在工作。

【4】新視野號還在太陽系的邊緣尋找下一個探測目標。

【5】NASA朱諾號木星探測器將迎來重要時刻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9年之久,原計劃在2021年7月30日完成第34次接近木星後受控墜入木星。

【6】NASA冥王號(OSIRIS-REx)小行星探測器將會從貝努出發,將耗時三年返回地球。

所以,2021年,也許是整個航天行業的大年。

航天行業的現狀

我們知道,當下航天還是一個國家力量主導的行業,所以它很多技術都是一個保密狀態。而這幾年,商業航天也開始逐步展開。

這裡,又是不得不提到馬斯克這個男人。

馬斯克

作為商業航天勢力的引領者,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成為了攪動世界航天的超級“鯰魚”。

僅在2020年,Space X進行了26次火箭發射,100%成功,總髮射次數突破100,發射的載荷數量和重量都為世界之最。

在2020年的26次發射任務中,5次為新火箭、21次為複用火箭,突破了火箭7次發射複用技術。其中2次為載人任務,讓美國重新獲得本土出發的載人航天能力;3次為軍方載荷,獲得了不菲的利潤;14次為星鏈任務,共計部署了800餘顆衛星,使得Space X躍居為世界最大衛星運營商。

除Space X以外,國外的商用航天其實還發展比較火:

【1】太空探索公司打算在2021年為休斯敦公理空間公司執行一次任務,把幾名私人航天員送往國際空間站。

【2】休斯敦直覺機器公司計劃在2021年用其“新星”C無人著陸器執行由NASA CLPS計劃出資的一項任務。

【3】太空探索公司可能會在2021年首次利用“星船”來運送商業有效載荷。

當然,打算2021年發射新火箭的不只有聯合發射聯盟公司、藍源和太空探索公司,還有螢火蟲宇航公司、相對論空間公司和維珍軌道公司。

00後造火箭

在我國,拍攝上述影片的UP主叫劉上,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一名00後學生,也是一名火箭愛好者,這條影片記錄了他設計、製作、發射以及回收火箭的全過程。

他的厲害之處在於自己研究發生了一枚高約96cm、直徑9.5cm、重3.1kg的火箭,敬佩。

2019年6月10日,國防科工局、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釋出《關於促進商業運載火箭規範有序發展的通知》〔2019〕647號(下稱“《通知》”)。這是中國商業航天開放後,首個對商業運載火箭進行細則指導的官方檔案,中國的商業航天也由此迎來了春天。

提到中國商業火箭的發展史,我們繞不開一個人,那就是胡振宇

2014年1月,一家名為翎客航天的公司成立,這是中國最早完成工商註冊的民營航天公司。公司創始人是21歲的華南理工大學生胡振宇。2013年,他和同伴一起在內蒙古科左後旗的空地上發射了一枚代號為“YT-4”的火箭,瞬間爆紅網路。

不過後來由於一些黑料:翎客航天的工作人員們還經常一邊抽菸一邊工作,完全無視散落在地面上一點即爆的火箭燃料。科創航天局也公開發表宣告,稱此前胡振宇曾被科創航天局開除,原因是多次不遵守紀律。中國第一代“馬斯克”,以這樣哭笑不得的方式收場了。

而後,畢業於清華大學的張昌武,拉來了他的岳父,王建蒙先生,以及吳樹範先生,張龍先生,組成了一個團隊藍箭空間科技,研發了“朱雀一號”。

2018年10月27日,下午4點0分0秒,“朱雀一號”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飛向太空,伴隨著巨大的轟鳴,火箭成功實現了一二級火箭分離,升空380秒。

要知道,這次發射成為了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國內民營航天公司嘗試的運載火箭發射,而發射方是一家僅成立3年的民營火箭公司。

人類的火箭發展史,是一段“花式爆炸史”。

零壹空間,成立於2015年,創始人舒暢畢業於北航,曾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就職。和其他公司不同,零壹空間專注於低成本的固體小火箭,其主營業務是為商用微小衛星等小型航天器提供發射服務。而著名的“重慶·兩江之星”OS-M運載軌道級火箭就是他們發射的。

當然,國內當下著名的商業火箭公司,並不是只有藍箭和零壹空間,還有星際榮耀。

星際榮耀的總裁叫彭小波,被稱為“唯一純技術背景出身的民營航天公司創始人”,其來自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航天一院),從事航天飛行器技術研發長達25年,參加數次國家航天最高階工程。

2019年7月25日,中國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雙曲線一號遙一”長安歐尚號運載火箭騰空而起。這既是星際榮耀在商業航天舞臺上的首秀,也是國內第一枚真正意義上的民營火箭,堪稱中國航天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星際榮耀也因此成為世界第三個具備運載火箭研製及發射能力的民營公司。

到現在的話,整個國內的商業火箭已經基本定型。

而今年的話,我們可以期待的是藍箭的朱雀二號。按照目前的進度與資料,它不僅會是我們國家現役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也將是世界第三款、國內第一款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液氧甲烷運載火箭。要知道同樣的研發程序,SpaceX用了10年才完成。

值得驕傲的是,中國民營航天技術,已經能在全球市場開疆擴土。

航天行業的投資機會

航天行業本身和軍工有一定的關係,所以這一板塊的機會也是保密性較高。

但有些上市公司也在公告中提示了大家,機會在哪裡?

【1】福光股份:公司產品包括鐳射、紫外、可見光、紅外系列全光譜鏡頭及光電系統,其定製產品系列主要包含軍用特種光學鏡頭及光電系統,廣泛應用於“神舟系列”、“嫦娥探月”、“火星探測”等國家重大航天任務及尖端武器裝備,核心客戶涵蓋中國科學院及各大軍工集團下屬科研院所、企業。

【2】康拓紅外:透過收購北京軒宇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的方式,參與了北斗導航系列衛星、空間站和載人飛船、探月嫦娥工程以及火星探測任務等。

【3】ST電能(ST股不建議操作):其產品中有空間鋰離子電池,這個電池從結構上分類主要有圓柱形、方形和橢圓形三種,其中,方形空間離子電池的主要應用物件為高軌道衛星和火星探測器。

【4】天箭科技:公司產品在衛星通訊領域的應用主要為衛星地面固定站、移動站等設施裝備中的大功率發射系統。公司軍品客戶屬於保密資訊。

【5】中國衛星:公司是目前上市公司中唯一的衛星製造公司,以專業子公司為依託,著力建設北京、深圳等產業基地,逐步形成以小衛星和微小衛星兩大總體為牽引,專業產品公司為支撐的宇航產業發展格局。

【6】航天電器:公司為航天聯結器龍頭企業,受益於航天發射器數量快速增長。

【7】航天電子:長征三號乙/遠征一號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兩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8】北斗星通:公司專業從事衛星導航定位產品、基於位置的資訊系統應用和基於位置的運營服務業務,形成了產品系統應用運營服務的經營模式。

..............

當然,這些是給大家簡單梳理下,也是做一個拋磚引玉,這裡不做具體的薦股依據。

畢竟牛年配航天,賬戶牛上天。

12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第八大陸”漂浮研究站設計獲2020Grand Prix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