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濟危機快要來了
截止北京時間3月18日10時39分,國外累計確診人數達到115414例,累計死亡人數達到4680例,1國外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均超過了中國。
而且,各國的疑似、確診人數還在持續上升。
接下來,我們看看幾個國家的應對措施。
(1)德國
3月4日下令禁止出口口罩、手套、防護服等醫用防護物品。德國各州衛生部也對口罩等醫用物資進行了統一大宗採買和調配。在人員方面,德國已出動國防軍的醫療力量,並召集醫學院校的在讀學生參與醫療救助。
經濟支援方面,提供無上限的企業貸款;增加復興銀行資金;對聯邦教育和科研部撥款1.5億歐元用於研發疫苗經費;順延稅款債務;必要時考慮將企業國有化,對其進行扶持,度過危機之後再還歸私有。提出了對企業的資金援助、增加基礎設施和福利性投資、加快審批程式速度等政策。
(2)義大利
義大利的新冠肺炎累計確診人數已破3萬,繼續全國範圍內封城,在受Covid-19感染最嚴重的地區,採取避免旅行、隔離、停止各大賽事、關閉公共場所、限定餐廳和酒吧的營業時間、暫停葬禮和儀式、暫停衛生人員休普通假、遠端會議等主要措施。
經濟支援方面,政府將撥款250億歐元。企業防控方面,工會和公司之間按照戈韋諾協議達成的協議,必須確保所有公司都為工人採取有效的健康和安全措施,併發布了一系列要點措施。在醫療、醫療人員資源方面,義大利紅十字會與衛生部合作,緊急招募醫護人員,義大利政府已經開始動員退休醫生和醫學院學生投入防疫工作。
(3) 美國
政策方面,通過“家庭優先冠狀病毒應對法案”。包括免費檢測病毒、提升聯邦對各州醫療補助專案資金6.2%、設定臨時帶薪病假福利制度、向低收入孕婦及其幼年子女、老年公民和食品分發機構提供緊急食品援助、允許各州向停課學生髮放食品券、提高向失業者補助等。經濟支援方面,提供超過5.6億美元的撥款以應對疫情。
(4)英國
3月3日,英國曾公佈過一個四步防控計劃(抑制—拖延—研究—減輕),現今英國已經進入第二階段,防疫措施急劇升級。
經濟支援方面,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緊急的救助計劃,計劃包括撥款扶持、免徵營業稅、購房貸款延緩支付、救助弱勢群體等內容。在檢測和治療方面,英國政府改變了檢測方式,不再檢測輕症的人,將重點放在了症狀較重的患者上。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表示將堅持在幾天之內加強測試。
特別說明:3月16日,基於義大利患者入院後高達30%的重病率,英國首相鮑裡·約翰遜公佈了更為嚴格的防疫措施。這意味著,英國人基本上放棄了“群體免疫”的想法。
(5) 新加坡
3月16日零時開始,政府要求有過指定地區旅行史的入境旅客需要住宿隔離14天,並進行檢測。入境新加坡的外籍員工要事先向新加坡人力部申請,獲批准才能進入,且需居家隔離14天。人力部會通過電話、上門、視訊等方式隨機抽查,一旦抓到違反人員,外籍員工直接遣返,新加坡公民則坐牢六個月。
……
正是因為歐美、英國等國家的神操作,預測國外疫情(尤其是義大利、伊朗、西班牙、德國、美國等)在短期內全面爆發的可能性很大。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各國工廠停業、學校停課、封城閉市……經濟行為暫時停止就不可避免,經濟遭受重創就成了必然。
再看看股市,3月16日美聯儲宣佈降息100個基點,聯儲基礎利率降為0,並且啟動7000億美元的量化寬鬆計劃。
這麼大的力度可惜資本市場根本不買賬,美聯儲宣佈降息之後,美股股指期貨應聲大跌5%,第三次觸及熔斷機制,當晚美股暴跌3000點創1987年以來最大的跌幅。
美國的經濟發生了什麼事呢?
經濟危機可能已經在來美國的路上了,或者說已經到來了。
和2008年的經濟危機相比,這次全球經濟危機有哪些不一樣呢?
2008年的經濟危機是缺錢,印鈔機開足馬力就可以解決。但是這次卻是通縮危機——不是缺錢,而是缺貨——除了基本的生活物資,其他所有的消費、購物統統匱乏。
汽車、房地產行業同樣會遭受重創,然後酒吧、咖啡館、商場、餐館、酒店、影院等服務業也基本完蛋,這些是吸納就業最多的產業,這些產業完蛋了,直接就會導致大量人群失業,老百姓沒有工作反過來又會衝擊金融體系的安全。2008年經濟危機的時候,2007年度《財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一百三十二的的銀行雷曼兄弟就倒閉了。
歐洲其他國家可能更慘,消費領域所有的高階品牌全在歐洲,而且是歐洲各國的支柱產業,包括化妝品、包包、時裝、紅酒、鐘錶等等,這些高階消費在疫情衝擊下第一個就得倒!
發達國家面臨通縮型危機,發展中國家日子也不會好過。
全球股市持續暴跌
國際黃金價格持續下跌
原油持續下跌
股票、黃金、原油拋售後,美元不斷下跌,為啥美元指數還在不斷上漲呢?
美元指數大漲
現在全球可以自由兌換的國際貨幣就四種:美元、歐元、日元、英鎊。假如一個全球投資者必須在這四種貨幣做出選擇,他該選什麼?
(二) 金融界的冰與火之歌
目前,全球掌握現代製造業的只有不到20個國家。不掌握現代製造業,工業品基本都要依賴進口,進口所需的外匯主要就靠賣資源賣勞動力來換。
現在發達國家面臨通縮性危機,最有錢的人群消費銳減,不但拖累油價大跌,導致國際大宗產品價格低迷,而且勞務需求也會銳減。所以,現在不管是賣資源還是賣勞動力的國家本幣匯率都紛紛跳水。
依賴石油出口的俄羅斯從1月底到3月,盧布兌美元匯率貶值21.48%;
依賴鐵礦石出口的澳洲1月底到3月,本幣兌美元貶值10.02%;
依賴西歐勞務輸出換取外匯烏克蘭1月底到3月,本幣兌美元貶值7.89%;
……
跳水意味著進口銳減,也就是說自身不能生產的工業產品供應奇缺,推動這些產品的價格暴漲,接著通貨膨脹就來了。
那麼,誰會是救世主呢?
答案是:東方,中國。
(三)中國的壓力和機會
短期看,中國依然會出現比較嚴重的經濟局面。一是企業復工,二是勞動力就業。
首先是出口。2018年中國進出口最主要的貿易伙伴有美國、歐盟、東亞、東盟。這些國家都出現問題了,中國出口定然也會遭殃。
其次是消費。2020年疫情造成的經濟危機和2003年的不一樣,後者的前兩年是經濟發展動力十足,而2018-2019中國以及全球經濟下行,整體不行。所以,想著中國疫情結束後,文化旅遊、電影文娛、交通運輸、餐飲住宿等報復性增長的可能性會比較小——一是因為內心對病毒及輸入性病例的惶恐,二是因為現金為王,即便是消費也會更加節制。
所以,我們認為短期內中國經濟還是存在一定的壓力。從中長期來看,中國經濟會遠遠比國外經濟好得多。
為什麼呢?
首先是國策推動基礎建設。
中央財政牽頭準備在“新基建”發力,地方財政準備在“老基建”發力。
但是,在經過2018-2019經濟下行的地方政府,早就財政赤字突出,哪裡有錢來搞基建呢?於是,為了拉動內需,中央給地方發了一個政策大紅包。
過去我們各個省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審批權在國務院,現在這些許可權或全部,或部分下放給地方政府。於是:(1)非永久性基本農田轉建設用地審批權下放全國省級政府;(2)永久性基本農田轉建設用地審批權下放試點的省級政府——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廣東、重慶,試點期限1年,具體實施方案由試點省份人民政府制訂並報自然資源部備案。
對於獲得永久性基本農田轉建設用地審批權的試點地方政府,可以將更多的土地轉化為建設用地,獲得更多的賣地收入,保證地方的基建工程投入。
這條國策會帶來哪些影響呢?
其一是穩房價,更多的土地供應對於緩解一些發達地區房價上漲壓力是有明顯作用的。
其二是利好地方政府的基建投資,賣地收入多了基建投資就有保障。
其三是促進偏僻農村吸引投資。過去在偏僻地區你要搞一個酒店、休閒度假居所,最大的障礙就是土地問題。
由於基本農田轉建設用地審批限制,一般這些投資都是打土地的擦邊球,最後土地沒有土地證,房產自然就無法獲得金融機構貸款,現在這個框框解決了,自然能吸引更大的民間投資熱情。
3月16日,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領銜的科研團隊所研製的重組新冠疫苗獲批啟動臨床試驗,這是國內第一個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新冠疫苗。
疫苗能拯救患者,更有可能是拯救全球經濟危機的關鍵——沒有人和經濟活動的情況下,一切政策、措施都是廢話。
那麼,中國又會怎樣呢?
本月,除了國家推出全國普適的大國策之外,各地政府也先後出臺各種適合當地經濟發展的政策來保證生命和經濟活動的正常有序進行。
在過去,投資者追求的安全一個是政治穩定,一個是資本流動的自由。所以,雖然中國近幾十年經濟增長冠絕全球,但是由於我們為了金融安全,人民幣還不能自由兌換。
截止到2019年,全球吸引外資排名第一的是美國(2510億美元),中國大陸第二(1400億美元),中國大陸吸引外資低於美國。
首先,獲利的資本追求穩定和安全。和平年代投資才能獲利最大化,安全才能保證快速回本——資金的“安全”還有一個遭遇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應變能力的問題。這次全球性疫情已經證明,中國能快速的舉全國之力全力應對各種災難,而歐美等國家的公共安全事件防禦機制卻脆弱不堪。
其次,中國疫情的先發性也將領先全球的產業經濟發展。新冠疫情首發於湖北武漢,並在4個月內基本全部遏制。現在全球人人自危的新冠疫情卻存在經濟敗退、物質匱乏(尤其是醫療物質)、消費倒退、規模劇增等局面,這些情況一方面造成當地經濟的損失,另一方面也給我們中國更多時間,用於追趕和超越。
這兩點也將給更多投資人信心。加上中國的和平、穩定大環境,都將更大範圍內吸引全球各地投資人、企業負責人來中國投資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