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來襲,一個不小心陸地就成了水上威尼斯,嚴重的,就演變成勞民傷財的洪澇災害。除了搶險抗災,有沒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呢?
別說,島國還真想出了一個妙招。
上世紀50、60年代,日本常因下水道系統的孱弱,飽受洪澇之苦。每次面對突如其來的強降,東京十有八九會 “水漫金山”。
於是,1992年起,日本開始大興土木,斥資24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00億元),耗時14年,建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排水系統——首都圈外郭放水路,又稱 “G-Cans計劃”。
整個系統位於地下50米,是一條總長為6300米,直徑10.6米的巨型隧道。
“G-Cans計劃”被譽為世界最先進的排水系統,排水全過程都是利用計算機遙控完成。
排水系統是通過五個約70米深、直徑約30米的立坑,連通地面的河流、河溝,作為分洪入口。
立坑大到什麼程度呢?每個坑可以放得下一座美國的自由女神像,或是一艘太空梭。
隧道的末端是一個大型蓄水池,這個蓄水池有四臺大型水泵。地面上的水流入小河溝之後,會排入立坑中。
當立坑中的水儲存到一定程度,就會排到調壓水槽中,調壓水槽內部高18米、寬78米、深177米,擁有商用寫字樓的高度和足球場的寬度,從頂層至底層,需要下116層樓梯,深不見底!
支撐調壓水槽的59根石柱,與天井高度同為18米,重約500噸,它們不單支撐著天井,同時還能防止匯入的水流過多時,設施自身“屈服”於水的浮力而產生的意外
由59個巨大的水泥柱支撐的,大容積地下宮殿很有異次元的風格,被稱之為日本的“地下神殿”。
調壓水槽儲存一定水量後,水泵會被開啟,將水以200立方米/秒的速度排入江戶川。
只有當水儲存到一定量才會被排出去,所以一般情況下還能儲水,能有效避免旱災,為旱災做準備。
平時這些地方都是空著,一旦暴雨來襲,便成為了調節水量的空間。這個排水工程還是個旅遊景點,定期開放參觀。
裡面設有地下探險博物館“龍Q館”,可以讓大家了解更多關於防洪的知識。
自從排水系統建成後,日本暴雨季節受洪災影響的房屋從以前的41544家減少到了245家,浸水面積也從以前的27840公頃減少到65公頃。
這也是把下水道建設到極致了。我們不能左右自然,能做到的,只有儘可能減少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你們說呢?
-
1 #
-
2 #
我就是給排水設計工程師,這個工程是給排水設計中典型的典型,他把排水和儲水工程結合在了一起,雨季排水加蓄水,旱季供水,這個是我這個專業可以理解的。這個工程還有不是給排水專業的範疇,大學老師說這個還特麼是個防空洞,中型運輸車輛都可以開下來運送物資
-
3 #
這玩意兒是不是可以在戰爭爆發的時候充當防空洞?藏兵洞?
-
4 #
國外的下水管道都能開車,我們的下水道只能跑豬
-
5 #
隨著社會發展,主要問題一個個解決,這些我們都會有的
-
6 #
我們鎮下水道修了三年了,而且每次下雨都澇,記住是每次,上面發一千萬,工程用五十萬,修的更奇葩,四面高,鎮裡低,下雨再用抽水機座標保定蠡縣留史鎮
-
7 #
看下水道體現一個國家的責任
-
8 #
人家的城市街道颱風天暴雨天 不會積水 這就夠了
-
9 #
中國是不可能這麼修的,因為不賺錢
-
10 #
國情不同,一次修完,後面上來的怎麼找藉口要錢
-
11 #
日本的思維確實厲害,我們應該像日本虛心學習
-
12 #
別人下水道可開車進去,我們的只夠尿尿用
-
13 #
弱弱的問句中國首都的排水系統與日本的相比,誰更先進?
-
14 #
建這麼好,我們的市政維修工程的人不得失業。
-
15 #
這才是應該學習的地方
-
16 #
值得我們學習嗎?打臉不
-
17 #
這樣的大智慧人物多少年才能出一個?看看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能為國為民的有幾個?鳳毛麟角,麼太奢望太多,自己過好就行了
-
18 #
中國應重視這個大問題,在中國,大中小城市至今連一個真正的排水溝都沒有,新城區開發也是各就各位,與其他無關
-
19 #
下水道是一座城市的良心啊!
有用嗎?一個海水倒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