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自媒體網站只讓作者發一些自戀的文章,算是提高安全係數了。只不過,這些文章大多大同小異,讓人們看多了就會產生審美疲勞,逐漸厭倦了。
所謂自戀的文章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心理學方面說的自戀,而是寫一些無關緊要的事的文章,還都是自己的事,寫來寫去也就那麼回事,還不惜用一些好詞好句,算是文學一點了。其實不過寫一些小碎光陰,沒什麼大的意義,甚至連諷刺一下的勇氣都沒有,整天自怨自艾,顧影自憐,還要組建一些所謂的文學小圈子,其實不過搭草臺子唱戲而已,並不是真的弄文學。
當然,自媒體不是純文學的天地,都是一些網路文學的始發地,或者叫做批發集散地,而不是真的文學始發地。即便作者想要探討一些家國大事,也會被刪稿的。自媒體平臺要求作者具備一定的資質,不具備資質的不能談,那麼,古代“修齊治平”的理想都不能談了,還怎麼真的去“修齊治平”呢?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限制,諸如關鍵字審查、不能隨便議論一些領域的東西,對政治和歷史也不能隨便議論,如此一來,除了教科書上的是對的,別的似乎都不是對的了,也不能過了稽核那一關。剔除所有不合時宜的文章,就剩下自戀的文章了。自媒體作者們不寫這些文章真的就沒飯吃了,於是很自然地學會了批次複製,批次改寫,也就批量出現大量自戀的文章了。
自戀有什麼不好?當然不是不好,而是一切外部的東西都不能寫的時候,就只能自戀了。當然,自戀可以進一步發現人性的弱點,寫出來供大家鑑賞。但更多的作者連這個也不敢寫了,因為寫了之後也要面臨刪稿的命運。
記得魯迅曾經看過一本對他很有影響的書叫做《中國人的性格》,是一位外國人寫的,現在已經不發行了。以前新版的還能看,要是放到現在,也早就不能出版了。要是放到自媒體網站上,連發出來都不行,就更別提整成書了。
除了自戀的所謂作品還有自戀的電影,自戀的戲劇等等,大多沒什麼深意,算是淺薄無聊的東西了。即便這樣,自媒體網站還要定期推出作品評選,得了獎的作品得是什麼樣子?也就只能讓人呵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