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嚴歌苓,美籍華人女作家,代表作有《金陵十三釵》《芳華》等。

原生家庭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嚴歌苓的母親叫演員俞平,但是她的生母卻很少被人提起。嚴歌苓的生母叫賈琳。

嚴歌苓的母親賈琳與父親蕭馬相識於歌劇團。那年賈琳18歲,在天真爛漫年紀,愛上了她的父親。

嚴歌苓的母親,張揚大方,在那樣的年代大膽地向蕭馬錶白了自己的心意。後來嚴歌苓的母親與蕭馬結婚後,有了一兒一女,那就是嚴歌苓和他的弟弟。

在嚴歌苓的回憶中,母親深愛著自己的父親,像一個小女孩一樣。然而,與嚴歌苓母親的熱愛形成對比的是父親蕭馬的冷漠。

在《母親與小魚》中,嚴歌苓講述了她的父母相識、結婚再到離婚的過程。在這段婚姻中,賈琳是那樣地自卑與小心地來經營這段婚姻,可即使這樣,仍然抵不過蕭馬所追求的真愛。

嚴歌苓說:父親總是在很多方面忽視自己的母親

只有一個人支撐與付出的家庭終究是不會圓滿。最終,嚴歌苓的父親還是選擇了與賈琳離婚。

在這段以失敗告終的感情中,賈琳放過了蕭馬,卻始終沒能放過自己。

後來,在嚴歌苓的勸說下賈琳同意了再婚,但是,賈琳對他的另一半隻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必須讀過蕭馬的小說。

在第二次婚姻中,賈琳並不幸福。因為這個與他一同生活的男人,並不是她一生的摯愛。

為了彌補母親的遺憾,嚴歌苓曾為他的母親寫過一篇小說,叫做《一個女人的史詩》這篇小說中的主人公田蘇菲就是以嚴歌苓的母親為原型。

這篇小說講述了,活潑純淨的天真少女田蘇菲始終如一地愛著為尋找紅顏知己而不斷出軌的丈夫歐陽萸,最終歐陽萸被自己的妻子打動的故事。

在現實中,蕭馬與賈琳的故事最終以悲劇結尾。但在小說中,嚴歌苓卻給了女主人公田蘇菲一個圓滿的結局......

嚴歌苓的母親因胃癌去世,遺憾的是,從國外趕回來的她並未見到母親的最後一面。

在《失落的版圖》中,嚴歌苓說,在黑夜中,為了在母親的葬禮上哭出來,我吞了三倍劑量的安眠藥,等待著眼淚追上來。

哭泣一般被我們認為是懦弱的表現,殊不知,哭泣有時候也是勇氣的體現。

然而,母親的去世對於嚴歌苓來說,太過沉重。在殘忍的現實面前,她選擇了逃避。

嚴歌苓把紀念母親的文章命名為《失落的版圖》。因為在她的心目中,祖國的版圖,有一塊是由母親組成的。

婚姻與愛情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少年的嚴歌苓繼承了母親熱情真摯、大膽追愛的性格。

在1970年,十二歲的嚴歌苓,成功考入成都軍區,成為了一名文藝兵

在軍隊中,她愛上了一名軍官,當時的嚴歌苓天真、熱情,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就已經為他寫了一百多封情書。然而,這份真摯的情感,並沒有得到一個圓滿的結局。在那樣一個時代,他們二人的感情是不被允許的。

他們二人的事情被人舉報,那個軍官最終選擇了背叛。因為他的背叛,嚴歌苓一夜之間成為了所有人的唾棄的物件,不斷地檢討、批判,令她幾近崩潰。

當時的嚴歌苓只有15歲,在那樣純真的年紀,毫無防備地被人性的醜惡撕裂開來。初戀的美好被殘酷的現實所磨滅,後來,嚴歌苓寫成了小說《灰舞鞋》,來回憶這樣一段不美好的歲月。

在這本書中,嚴歌苓並未沉浸在控訴與表達初戀背叛的傷痛之中,而是放眼於整個社會,透過小穗子和排長邵東俊的愛情悲劇,去反映那樣一個病態的時代,這也正是嚴歌苓小說的魅力所在。

回國之後,嚴歌苓專注於寫作。在這期間,她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任丈夫李克威,二人家境相同,熱愛寫作,一拍即合便走進了婚禮的殿堂。一時間二人成為了文學界的金童玉女。後來,嚴歌苓到美國留學,李克威去了澳大利亞。

“異地戀,熬得過時間,我們就贏了”。但是,在美國留學期間,嚴歌苓還是收到了丈夫寄來的離婚協議書。最終她們的感情還是敗給了距離,而距離敗給了時間,就這樣,二人結束了長達八年的婚姻。

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同樣也會為你開啟一扇窗。在美國,嚴歌苓遇到了自己的第二任丈夫--美國外交官勞倫斯.沃克。

由於當時中美關係的特殊性,她與丈夫的相戀引起了FBI的注意。嚴歌苓被懷疑是中國派來美女間諜,監視、審訊、測謊等等,這些似乎只有在諜戰大片中才能見到的情節,出現在了嚴歌苓的身上。

當時,勞倫斯是美國政府重點培養的物件,但是為了嚴歌苓,勞倫斯毅然放棄了大好的前程,選擇了與嚴歌苓結婚。

後來,嚴歌苓與丈夫勞倫斯這段傳奇的愛情故事,被嚴歌苓寫成了《無出路咖啡館》。這部長篇小說中,不僅包含了一些嚴歌苓在美國留學的經歷,還涉及了一些有關他的母親賈琳與他父親結婚之前的故事。

《失眠人的豔遇》

嚴歌苓把寫作當成自律並堅持的日常生活。然而,長期高強度的寫作生活,也為她帶來極大的傷害。

嚴歌苓有家族遺傳的失眠症,他的爺爺便是因為不堪其擾而自殺的。而失眠症這條鎖鏈猶如魔咒一般也降臨到了她的身上。嚴歌苓高強度的工作與家族的遺傳,使她的失眠症全面爆發。

因為失眠症的困擾,她甚至經歷過連續三十天都未曾睡眠的經歷。在被失眠症所困擾的那段時間,她寫下了《失眠人的豔遇》,來記錄自己失眠的經歷。在治療失眠症的過程中,醫生告訴他,如果你選擇藥物治療的話,這很有可能會使你喪失創作的能力。

嚴歌苓說:我只是想做一個正常的人,我不想讓家人再因為失眠而為我擔心。所幸,藥物的治療並沒有抹殺她的創作力,但是卻令她失去了做母親的權利。

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嚴歌苓是一個高產作家,她善於在生活中發現故事、尋找故事。她除了寫別人的故事,還善於寫自己的故事。無論是上面提到的《母親和小魚》《灰舞鞋》還是《一個女人的史詩》等等,都對映著她現實生活的痕跡。

很多導演都說嚴歌苓的小說具有畫面感,她的作品可以直接拿來拍。也是因為這樣,嚴歌苓的許多小說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

我想,近年來嚴歌苓較為令人熟知的作品就是電影《芳華》了。嚴歌苓曾有過八年的文工團經歷,對文工團有著特殊的情感。導演馮小剛也有過在文工團的經歷,這也啟發嚴歌苓對《芳華》的創作。

在《芳華》中何小萍、劉峰、蕭穗子這些人物,都透露著嚴歌苓當年在文工團時的影子,她將自己當年的經歷融入其中,對舞蹈的熱愛、懵懂的愛戀、殘酷的戰爭,一 一展現其中。

嚴歌苓作品的動人之處不在於她那精煉的寫作技巧,更在於她作品中所傳遞真實情感。她豐富的經歷與堅毅又善於發現的性格,為她的創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支援。

對於嚴歌苓來說,寫小說才是她熱愛的本行。為了力求小說刻畫得真實生動,在寫《小姨多鶴》時,她親自到日本鄉下去體驗日本婦女的真實生活;為寫好《媽閣是座城》,她親自去賭場,體驗賭徒的心理等等。

嚴歌苓作品的真正魅力,不在於她所虛構的故事,而在於這些故事都是她所經歷過的,在於她的作品中所蘊含的真實情感。

1
最新評論
  • 1 #
    病態的時代?十五歲談戀愛,放在哪個時代允許!
  • 2 #
    《一個女人的史詩》裡田蘇菲與歐陽萸最終相濡以沫的結局,是嚴歌苓對父親蕭馬委婉的譴責
  • 3 #
    女人不能太主動去求婚,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容易得來的東西,男人是不會珍惜的。
  • 4 #
    個人的、家庭的所謂悲劇一定要牽扯到時代和社會!不能認同。
  • 5 #
    我最喜歡的女作家。她的小說太太太好看了。
  • 6 #
    確實,這隻能說明他父親的冷漠和冷酷!並不是說15歲女孩追求的婚姻是錯的,也不是說女追男的婚姻是不幸的!她母親遇人不淑,與年代無關!!!
  • 7 #
    很想知道她的第二段婚姻完滿嗎?
  • 8 #
    一般情況下對媽媽沒感情的人,敢交嗎!
  • 9 #
    她的小說幾乎收集全了!喜歡的文筆!
  • 10 #
    3倍安眠藥沒睡過去。反而哭出來?啥意思看不懂
  • 11 #
    痛苦的經歷是創作的源泉和動力!沒有痛苦就沒有好故事!任何形式的作品都如此!
  • 12 #
    有故事的人才能寫出傳世之作。
  • 13 #
    嚴歌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作家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②⑧款輿情資料來源網站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