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宇航員是人類邁向太空的先行者,要成為一名宇航員,不僅要有過人的專業素質,還要具有非凡的膽量,因為從運載火箭點火升空的那一刻起,宇航員就要面對各種未知的風險。

在人類的航天史上,有很多宇航員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遭遇了危險,甚至有人為此而獻出了生命,比如在1967年搭載聯盟一號升空的前蘇聯宇航員科馬羅夫就因返回艙在返回過程中失去控制,在與地面發生碰撞的瞬間失去了生命。還有1986年升空的挑戰者號太空梭,在升空後僅73秒就發生了爆炸,這導致了太空梭內的7名宇航員喪生。這些事故充分說明了宇航員這一職業的危險性。雖然我國並未發生過如此嚴重的航天事故,但並不意味著宇航員就沒有遭遇過突發狀況,比如我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楊利偉,他在火箭升空到距地面三十多公里的位置時,由於火箭與飛船的抖動,而經歷了長達26秒的共振,這種共振會給身體帶來極大的不適與損傷,而更多的則是心理上的恐懼。所以要成為一名宇航員,沒有過硬的心理素質是不行的。

宇航員這一職業具有極高的危險性,而其主要的危險來自於升空、返回和執行太空任務的過程。

那麼除了眾所周知的這些危險,太空中是否還存在著什麼潛在危險呢?比如會突然跑過來一個外星人,鑽進飛船中?這聽起來就有些異想天開了,在近乎於真空的宇宙之中怎麼會有外星人呢,而且迄今為止人類也沒有發現外星文明存在的蛛絲馬跡。

那麼既然不會有外星人突然來敲門,那麼宇航員為什麼都要配備一把手槍呢?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手槍是宇航員生存用品中的必備專案,任何國家都沒有例外,而且自從人類第一次踏入太空,手槍這個配備就存在了,而且第一次帶還就真用上了。

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完成太空行走的人是前蘇聯宇航員阿列克謝·阿爾希波維奇·列昂諾夫,當時列昂諾夫出艙活動了12分鐘,並在返回的過程中由於宇航服膨脹而無法回到艙內,最終他設法打開了宇航服的閥門放掉了一部分氣體才得以返回飛船。

不過這一次並不是列昂諾夫此次太空之行的唯一一道坎,在飛船返回地球的過程中,由於技術上的原因,返回艙的落地位置距離預定位置偏離了300多公里。當列昂諾夫和他的搭檔別列亞耶夫開啟艙門的一刻,兩人傻了眼,迎接他們的並不是宇航局的工作人員,而是被冰雪覆蓋的一望無際的原始針葉林。

這個時候,手槍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如果兩個人沒有任何的防身武器,那麼在被冰雪覆蓋的原始針葉林裡可以說是寸步難行,因為你隨時都有可能碰上兇猛的野獸和未知的危險。

如果沒有手槍,那麼兩個宇航員就只能在返回艙內等待救援,那麼是否能夠及時獲救就尚未可知了。但有了手槍就不同了,兩個宇航員可以積極自救,在熬了兩天之後,兩個人透過滑雪的方式跑出了森林,隨後遭遇了救援隊,最終成功獲救。所以,宇航員配備手槍並不是為了打外星人的,而是為了打地球上的猛獸。況且真的遭遇外星人,開槍也不是明智的選擇,在失重的真空環境下,開槍會讓你急速後退。返回艙偏離畢竟是意外,用得著每次都配備手槍嗎?雖說是意外,但很常見,因為一點點的控制失誤都可能導致大幅度的距離偏差,特別是蘇俄,這種偏差的發生機率最多,最大的一次降落點偏差接近了500公里。

嚐到了列昂諾夫事件的甜頭,後來蘇聯又給宇航員們更新了裝備,所配備的武器直接由警用手槍換成了既能打步槍彈又能打散彈的雙槍管手槍。

有了如此剛猛的武器,只要返回艙能夠安全降落,落在哪也就無大所謂了。當然,列昂諾夫事件不僅給蘇俄提了醒,從此手槍也成為了全世界宇航員的標準配置,我國自然也不例外。

當年楊利偉升空的時候,配備的就是一把7.62毫米口徑的自動手槍,這把手槍的殺傷力雖然不大,有效殺傷距離也只有50米,但勝在便於攜帶。為什麼沒有配備前蘇聯那種火力剛猛的武器呢?因為沒有必要,現在的搜救能力已經比以前強大得多了,並不會讓宇航員在野外呆太長的時間,一把小口徑的自衛手槍完全夠用了。

7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歡樂頌》:樊勝美拒絕鑽石王老五,又遭男友拋棄,為何不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