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但是,並不是所有在家學佛的人,都如人們所預期的那樣。他們雖然口頭標榜自己是信眾,修行卻沒有落在心性上。

只是把佛理當成苛求他人的工具,給人的感覺是,不修行還好,學佛修法反而學出問題來了。

其實,學佛參禪沒有錯,佛理和哲學道理有異曲同工之妙,能夠給人以警醒,讓人明心見性。但如果自己不懂得真正的修行之道,內心總是不清淨,那麼就很容易被煩惱纏身。

所以,在家學佛的人,最容易犯這2個毛病,希望你沒有。

01不要把厭煩當作出離心‍

在佛家看來“修佛就是修心。”也就是說,透過修行去除內心深處的“貪嗔痴”,讓自己心無掛礙。

佛學常講“身在俗世心出離”,是人生之大境界。這裡的“出離”,並不是離開現實生活,而是培養一種自在灑脫的心境。

然而,許多人在學佛時,並不是以一顆出離心去修行,而是抱有明顯的功利和目的,希望佛能夠庇佑自己,滿足自己的各種願望。這是錯誤的觀點。

當下,很多人拼命追求地位、名聲,就算擁有這一切,他們內心也仍然不會知足,這種貪得無厭的追求終將毀了自己。

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甚至挫折失敗,有人痛不欲生,難免會產生悲觀厭世的念頭,想一走了之。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厭煩歸厭煩,真下決心跟人生做個了斷的人並不多。

一位名叫 “伊人淚滿面”的網友發貼訴苦說,她痴愛多年的男朋友被閨蜜搶走了,成了別人的新郎。她陷於感情的迷網中,無力自拔,對家裡的大情小事不管不問,只知道躺床上玩手機。

在父母的影響下,“伊人淚滿面”一心求佛,將自己關在臥室裡苦苦悟禪。她心裡煩躁,經常半夜三更起來唸經打坐,嘴裡還反覆唸叨,幻想去西方極樂世界。

煩惱天天有,不撿自然無。這位網友原本想透過修行悟道減輕壓力,化解痛苦,卻不曾料到,從一種苦又陷到另一種苦中。

佛學強調:戒除貪嗔痴,保持和諧與內心清靜,是修佛之道。但是,“伊人淚滿面”把厭煩當作出離心,表面上放下了那段感情,但內心深處對閨蜜還抱有不忿,是典型的“嘴在學佛,心在學魔”。

心的境界決定了人的境界,心的修為決定人的修為。想要解決自己的難題,向佛求不如向自己的心求。

佛不能代替我們修行,也不能代替我們成佛,真正的解脫需要我們去除內心深處一切陰暗的東西,也就是佛陀所說的“自淨其意”。

求佛不如求己,在家學佛要懂得按照佛法潛心修行感悟,莫把厭煩當作出離心,方能獲得正果。

02心裡放下才是真放下

佛說:苦非苦,樂非樂,只是一時的執念而已。執於一念,將受困於一念;一念放下,會自在於心間。

佛學常講“放下”,強調“放下身心世界”。 什麼時刻放下,什麼時刻就沒有煩惱。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最難做到的無疑就是放下。比如,有了名利,就對名利放不下;有了愛情,就對愛情放不下;有了事業,就對事業放不下……這些煩惱與壓力,讓我們生活得非常艱苦。

其實,大多數時候,我們總是擁有得越多,追求得越多,放不下的也就越多,以至於這些東西都壓在了我們肩上,讓自己喘不過氣來,人生也因此變得無比沉重。

在佛家看來,一個人之所以會執著於自我,究其根底,那就是一切為了“我”,最放不下的也是這個“我”。

在這裡與大家分享我在佛經上讀過的一個故事。

佛陀在世時,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羅門,兩手拿了兩個花瓶,來到佛陀的座前,想把這兩個花瓶獻給佛陀。

佛陀對黑指婆羅門說:“放下!”

黑指婆羅門把他左手拿的那個花瓶放下。

佛陀又說:“放下!”

黑指婆羅門又把他右手拿的那花瓶放下。

然而,佛陀還是對他說:“放下!”

這時黑指婆羅門說:“我已經兩手空空,沒有什麼可以再放下了,現在你還要我放下什麼?”

佛陀說:“我並沒有叫你放下你的花瓶,我要你放下心中的一切貪慾、憤恨和妄想,才能真正得解脫。”

學佛本是一件大好事,只是別過了頭,不要太執著了。就像故事中的黑指婆羅門,表面看似放下了,其實心裡還是有很大的不捨。

我們惟有去除 “我執”,放下心頭的掛礙,放下那些頑固的堅持,才能一身輕鬆,快樂地面對生活。

朋友們,千萬記住:在家學佛,要做到“莫把厭煩當作出離心 ”,懂得“心裡放下才是真放下”的竅訣,把修行落在實處,方能得到真實受用的加持。

家事國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煩心憂心玻璃心,開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永珍,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湧動的真實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1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這樣的時尚你喜歡嗎?連體泳衣都懶得換,穿條牛仔褲就上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