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究竟是客觀實在的,抑或只是人類的主觀感受?這不僅是個科學問題,而且還是哲學問題。牛頓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中區分了兩種時空,第一種是“絕對的、真實的和數學”的時空,“它的本性與任何外在的東西無關”,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另一種則是“持續的、相對的、表面的和普遍的”時空,它是對前者的度量,以小時、日、月、年、立方米為單位,隨著人類認識水平的發展而改變。
在牛頓看來,絕對時空是客觀實在的,而相對時空只是人類對前者的主觀認識。例如地球的自轉與公轉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現實運動,人類則用“日”和“年”來計量這種轉動的週期。因為人的認識不可能完全反映現實運動,計量的標準也不唯一,所以才會出現“日差”、“歲差”等時間差。人類的歷法經過無數次改進才形成現在的樣子,而改進的目的無非就是為了準確測量那個絕對的時空。
所以,在牛頓看來,存在絕對的、真實的時空,它的本性與人類無關,在人類出現之前就一直存在著;另一方面,又存在相對的、表面的時空,它是人類的測量成果,在人類社會出現之後才存在,因為沒有人類就不會有曆法與度量。
這個事實被大多數有常識的人所接受,但卻遭到一些哲學家的質疑。這些哲學家沉溺於抽象思維,乃至於忽視了經驗事實;他們試圖證明時空只是人的主觀感受,並不真實存在——其中,德國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牛頓從自然科學的角度承認存在不依賴於人的現實時空
康德的主觀唯心主義時空觀在《純粹理性批判》的開頭,康德系統地闡述了自己的時空觀,他認為空間和時間只是“感性直觀形式”,不能離開人類而存在。因此,黑格爾在《自然哲學·力學》中說康德的時空觀“屬於主觀唯心論”。
對於時空的主觀性,康德的論證方法是斷言式的,而非實驗式;也就是說,康德並沒有拿出事實依據來證明自己的觀點,而是採用了下定義的做法。他先是說人的一切知識要以直觀為基礎,因為人具有感性,能夠接受物件的刺激,所以當物件刺激我們的內心時,就產生了直觀;直觀再透過知性而被思維,形成概念,這是認識的一般過程。
那麼,我們究竟是怎麼認識時間與空間的呢?事實上,我們從來就沒有接觸過這兩樣東西——試問有誰能夠看見時間,嗅到空間呢?我們從沒觸控過“一秒鐘”,也沒有撕咬過“一立方米”,只是根據鐘錶的跳動以及直尺的長度來間接地感受時間與空間而已——因此,康德認為時空並不是真實存在的東西,關於時空的知識不可能是物件給予我們的,它們只能本來就存在於人的意識之中,不屬於“經驗性的直觀”而是“先驗性的純直觀”。
當我們在思考時空的時候,要把一切透過感覺而得來的東西全部抽象掉——把不可入性、顏色、氣味、硬度等除開,這樣就只剩下“廣延”和“形狀”這兩種形式,即使在沒有外物刺激的情況下,“廣延”和“形狀”依然先天就存在於我們的內心中,所以它們是先驗的,“作為一個單純的感性直觀形式”而存在著。空間與時間就是建立在這種形式之上的先天直觀,它們就像舞臺一樣,是一部劇所能展開的先行條件。而各種經驗性知識就像角色一樣,在舞臺上進行表演,從而形成人的意識世界。人的意識就好比一幅山水畫,時空便是現成的畫布與背景,由外物刺激而得來的直觀、知識則構成了這幅畫的輪廓、色彩等內容。
因此,即使康德用晦澀的哲學語言來講述,但其核心內容無非就是這兩條:
時間與空間不是客觀實在的,它們只是人類內心中的“感性直觀形式”,不能脫離人而獨立存在;作為“感性直觀形式”,時間與空間並非外物刺激人的內心而產生的感覺性、經驗性的觀念,而是先天就存在於人的內心之中,比其他一切知識、觀念都要早;時空不能離開人而獨立存在
康德的邏輯存在怎樣的問題?到了19世紀,德國庸人歐根·杜林將康德的時空觀裝扮成“定數律”,大談時間的開端以及主觀性。對此,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說:
“什麼概念在杜林先生的腦子裡變化著,這和我們毫不相干。這裡所說的,不是時間概念,而是杜林先生決不可能這樣輕易地擺脫掉的現實的時間。”
杜林延續康德的邏輯,把時空僅僅看做依賴於人心的一種觀念,但在很多時候他又把這種觀念與現實存在的時空混為一談。這種毛病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就已經存在了,康德曾經發問說:“空間與時間是什麼呢?它們是現實的存在物嗎?或者它們......是這樣一些僅僅依附於直觀形式、因而依附於我們內心的主觀形式的東西?”在這裡,他沒有區分“現實的時空”與“時空概念”的關係,而是全部籠統地稱為“時空”,導致出現了這種二選一的難題。
在唯物主義者看來,《純粹理性批判》中所說的都只是“時空概念”,而非“現實的時空”,前者是人們對後者的認識成果。所以,“時空概念”確實不是客觀實在的,它不能脫離人而獨立存在;但是“現實的時空”卻與人的主觀思維毫不相干,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唯心論者卻不做這種區分,他們籠統地使用“時空”這兩個字,大言不慚地說“時空只是人的一種主觀感受,並不真實存在”。
“時空”分為“時空概念”與“現實的時空”
要分清時空觀的兩個基本問題在康德的誤導下,後世的許多哲學家都沒有區別“時空概念”和“現實的時空”,而是將二者混為一談,以至於得出唯心主義的結論。
例如馬赫聲稱“空間和時間是感覺系列的調整了的體系”;畢爾生說“我們不能斷定空間和時間是真實存在的,它們不是存在於物中,而是存在於我們感知物的方式中”;萊爾驕傲地說“與康德的名字聯絡在一起的時空學說,是從貝克萊主教以來關於人類認識的唯心主義理論的最重要的肯定的成就,這是不容置疑的。”——貝克萊聲稱“存在就是被感知”,而這些唯心論者也說“時間與空間的存在依賴於人類的感覺。”——其實,依賴於人類的感覺的應是時間與空間的概念、是人類的時空觀念,而非那個被牛頓稱為“絕對的、真實的”時空。唯心論者把時空觀念與現實時空混為一談,然後再聲稱現實時空也離不開人類的感覺,這是他們的一失足之處。
第一條、“絕對的、真實的”時空能不能離開人類而獨立存在?
第二條、我們對“絕對的、真實的”時空進行認識而形成的時空觀念,究竟是靜止不變的還是在不斷髮展與完善之中?
唯物論者認為“絕對的、真實的”時空不依賴人的意志而存在,因為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太陽、宇宙就已經在運行了,而在人類滅亡之後,它們照樣還在執行著;其次,人們的時空觀念是在不斷髮展與完善之中,從刻漏到秒錶,從經典力學的時空觀到相對立的時空觀,人類對現實時空的認識在不斷的發展與完善,並且在未來還將永久的發展下去。
時空觀念並不是先天就存在的至於康德所說的時空概念只是“感性直觀形式”,先天地就存在於人的內心之中,這也是沒有依據的。人一生下來根本就談不上方位感與時間觀,根據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論,兩歲的兒童不能理解客體的永恆性,只要事物離開他們的視線,就會被當做已經變滅;七歲以下的幼童不懂得守恆,兩杯同樣體積的水,只要把一杯倒入細長的管子裡,他們便認為水量增加了,因為其空間感還非常薄弱。
康德的時空觀還存在另一個問題,他把時空與事物分離開,時空只是知識的背景、表演的舞臺,與事物全不相干。然而,廣延和形狀又怎麼能離開事物呢?它們只是事物的屬性,並不是獨立存在的東西——空間是事物所佔據的位置,時間是事物的運動變化,所以恩格斯才說:“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間和時間,時間以外的存在像空間以外的存在一樣,是非常荒誕的事情。”
對於康德把時空與物質分離的做法,愛因斯坦也進行了否定,他說:康德哲學把作為容器的空間和時間,同作為內容的物質和力分隔開來,結果引起了二律背反。只有以容器同內容的不可分割性作為特徵,才能使我們擺脫二律背反。因此,愛因斯坦說:“我不認為我的理論合乎康德的思想,即不合乎我所瞭解的康德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