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文丨趙靈敏

美國設廠有可能嗎?

除了東南亞之外,非洲、印度、美國也是經常被提及的中國製造轉移產能的地點。

在這其中,美國的條件最好,水、電、天然氣等都比國內便宜很多,比如工業電價,國內普遍在0.8元左右,而美國一般不超過0.2 元;美國營商環境也更為透明規範,近年來一些州招商引資的力度也很大,達到一定的僱傭人數會有很可觀的稅收減免。

比如2017年7月,富士康宣佈四年內在美國威斯康辛州投資100億美元建造最先進的LCD面板廠,為當地創造最多1.3萬個工作崗位,威斯康辛州給以的回饋是為期15年、高達30億美元的免稅和補貼激勵。

不過美國的人力成本要比中國貴很多,目前美國各州的最低工資普遍在每小時10美元左右,這樣算下來,工人的月薪肯定在2000美元以上,至少是國內沿海地區的4倍。而且由於服務業高度發達,製造業很難僱到人。

更麻煩的是,此前多年的去工業化導致美國的產業鏈已經很不完整。最近蘋果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設廠,就發現連螺絲釘都要從中國運來。因此,美國適合那些自動化程度高、用工少、能源消耗大、供應鏈短的製造企業。福耀玻璃、巨石玻璃纖維在美國設廠,正是基於這些原因。

非洲

非洲也是經常被提及的產能轉移目的地,不過非洲的情況千差萬別,很難一概而論。有在全球營商環境排名中相當靠前的國家,也有治安奇差、出門必須帶保鏢的混亂之地。

而大部分非洲國家處在中間的不同位置,它們共有的優勢在於離美國和歐洲近,普遍受到關稅方面的照顧,做出口的話在海運費、關稅方面有優勢;人口年輕,不會缺工;工業基礎薄弱,內需市場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劣勢同時也很明顯:人口雖然多,但教育程度低,紀律性和吃苦耐勞的意識薄弱;交通等基礎設施落後,腐敗橫行,電力短缺,供應鏈很不完整。這些在短期裡很難得到改善。

印度

印度和中國一樣,人口眾多,勞動力充足,市場廣闊,因此被認為有望成為中國之後新的“世界工廠”,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事實上,印度的人多隻是表面現象,因為種姓制度和女性地位的低下,大部分人根本不可能自由地外出打工,因此,也有一種說法是印度可用的勞工其實只有一億人,而且印度的文盲率在30%以上,這樣算下來,真正高素質的產業工人並不多。

另外,東南亞、非洲共有的供應鏈、基礎設施、腐敗、市場不統一、缺電等問題,印度幾乎一樣不少。

況且,自去年6月以來,美國和印度之間也爆發了貿-易-戰,雙方互加關稅,情形和中美差不多,最近,美國又取消了給予印度的普惠制關稅待遇。這些都註定了印度成不了“世界工廠”,也無法成為中國企業產業轉移的重要目的地。

印度孟買工業區一角

讓內需支撐中國製造

通過以上的分析就可以看到,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有能力承接起中國製造的全面轉移。而中國本土的優勢仍然很明顯:完整的產業鏈,優質的基礎設施,吃苦耐勞價效比高的勞工,政府強烈的重商主義傾向和對招商引資的熱情。

這最終會讓中國製造產生分化:一部分為規避關稅和成本在海外設廠,或出口或主攻當地市場;一部分留在國內,開拓中國的內需市場;還有一部分升級到產業鏈的高階,頂著高關稅繼續從中國出口到美國和其他發達市場,但規模會減少。

這裡面至關重要的是後兩者:大量企業要轉移產能,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美國是中國製造的最大買主,為了不失去這個重要市場,企業才要千辛萬苦去海外設廠。而美國不過3億人,中國有13億人,13億人內需的迸發完全能支撐起高品質的中國製造。

然而,提振內需的話說了很多年,卻一直效果不彰;企業要從出口轉做內銷,同樣困難重重。這其中的主要障礙包括:企業家安全感的缺乏、巨集觀環境的不確定、房地產對消費的擠壓、抄襲模仿的盛行、居高不下的流通費用、高昂的租金等等。

而這些同樣也是中國製造轉型升級的障礙。轉型升級並不是逼企業一下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必然就能成功。

沒有一系列深層次改革的配合,在一部分產能轉移出去之後,中國製造的萎縮和空心化,是最讓人擔心的。

本文節選自趙靈敏老師《中國製造,無處可去》一文,原文首發於FT中文網。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64歲巴西爺爺DIY“醜娃娃”火遍全網背後的故事令上萬人潸然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