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日內瓦時間4月2日,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賽在代表團通報會上曾表示,未來一至兩天內,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將超過一百萬例,死亡五萬例。一語成讖,據Worldometer世界實時統計資料顯示,北京時間4月3日凌晨2時03分,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超過100萬例,達到1000168例,累計死亡51354例,累計治癒210191例。這一資料,和譚德賽的預言不謀而合。

這意味著,按照目前的全球人口算,平均每8000人中,就有一名是新冠肺炎患者。於是乎,本來不提倡民眾戴口罩的各個國家,紛紛開始慌了。日本眾議院、菲律賓衛生部都發布了強制戴口罩的規定,德國疾控機構也改口建議民眾戴口罩,就連一向固執的特朗普都表示,美國聯邦層面關於口罩的新準則即將出臺。此前還想將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鍋"甩給中國的各個國家,現在正在嚥下輕視疫情的惡果。

截至目前,在全球超百萬例的新冠肺炎患者中,美國以24.6萬例的總量位居第一,義大利和西班牙分別是11.5萬例和11.2萬例,德國8.5萬例,被指責要對新冠疫情負責的中國,則以8.2萬例位居第五。"甩鍋"給中國,認為中國瞞報資料,指責中國應該對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負責,卻不實施任何有效的防疫措施,這樣的做法,顯然是導致他們面臨現在這種窘境的重要原因。

他們一方面經受著新冠肺炎患者日益增多的醫療壓力,另一方面,社會生匯的方方面面也開始受到衝擊。4月2日,據美國媒體報道,威斯康星州的奶農正在被迫傾倒數十萬加侖的牛奶。因為受疫情影響,很多家庭早已囤積了牛奶,現在沒有購買的需要,而且超市為了防止囤積居奇,也在實行限購政策,於是奶農們本應該在24小時前就上架的牛奶,由於沒有地方存放只能倒掉。目前相關部門正在敦促農業部購買剩餘的牛奶,重新分配到慈善組織的"食品銀行"和"兒童營養計劃"。在這之前,奶農們的牛奶只能繼續流向下水道。

相似的場景,我們其實早就在歷史課本上見到過。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經歷了一段較長時間的經濟大蕭條,期間也曾出現"奶農賣不掉,民眾買不到"的尷尬局面,有的奶農甚至會倒掉其他奶農的牛奶,防止有人低價出售。發展到後期,還有的奶農會選擇殺掉自家的奶牛。有人會有疑問,既然賣不掉,為什麼要倒掉?這不是極大的浪費嗎?這是由於牛奶屬於生鮮食品,長時間存放會變質,降價出售連成本都回不來,如果不想浪費,將牛奶送給貧窮的老百姓,人家手裡有了牛奶,反而會加劇牛奶沒人買的現狀。所以,無路可退的奶農只能將牛奶倒掉。

奶農倒奶,窮苦人家只能站在旁邊眼睜睜地看著,使"倒牛奶"成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一大象徵。現在,正在經歷疫情的美國奶農開始倒牛奶,是不是意味著經濟大蕭條又要來了呢?其實不然,雖然現在的美國,企業停產停工,失業的人越來越多,有的人連房租都交不上,消費市場也開始出現頹態。一個明顯的表現就是,領取失業救濟金的人數達到了302.9萬,約等於一箇中國大城市的人口數量。而美國財政部為美國人民推出的2萬億經濟提振禮包,究竟能不能沖淡疫情的負面影響,現在還是個未知數。

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這次美國奶農的倒牛奶,很可能是銷售渠道不暢所致。因為在大蕭條時期,美國的牛奶是供大於求的,資本家將生產資料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不願意降價出售,白白損放棄自己本來可以拿到的利潤。而現在,由於限購的原因,很多想要購買牛奶的美國人民,在超市的貨架上卻找不到牛奶。如果能打通銷售渠道,將奶農手中的積壓的大量牛奶,送到消費者手上,那麼牛奶不就不用倒掉了嗎?問題是,美國不像中國,有著發達的物流系統。像鮮奶這種存放時間不長的生鮮,消費者在網上下單,有的當天就可以送貨上門,這樣的物流速度,美國目前還做不到,也沒有短時間內組織人力物力運送的條件。

其實,上月底,印度卡納塔克邦貝拉戈維地區的一個村莊裡,一位送奶工也將1500升牛奶倒掉,因為疫情期間他們的牛奶無法按時售出。而中國的牛奶供應雖然在疫情期間沒有出現問題,但在2015年也鬧出過"倒奶殺牛"的事件,那時中國也沒有出現大蕭條。所以,這次美國奶農的遭遇,很可能就是銷售渠道受阻。如果不盡快將這次疫情遏制住,很難說這一類似現象還會不會蔓延到其他產業。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曾為中國捱過打的兄弟,第一個向中國免籤,白本護照都可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