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這門藝術中,有一部分電影拍出來就是奔著拿獎去的,票房資料反倒沒那麼重要。這類電影大多是文藝片,他們追逐的主要是歐洲三大電影獎,分別為戛納的金棕櫚獎,柏林的金熊獎和威尼斯的金獅獎。
這三座獎項的含金量是很高的,對於導演來說,這是對他們藝術成就的肯定。在國內,隨著電影的商業化,文藝片這種嚴肅主題的電影只能落個“叫好不叫座”。排片和票房都低得可憐。
反觀歐洲,文藝片的土壤就好很多,人們對於文藝片的喜愛程度也更高。但是,當我看了很多歐洲文藝片後發現,其中很多都喜歡錶現倫理、“性”和慾望這三個主題,越極端的故事越能得獎。那麼,這類片子到底是真文藝還是噱頭?
首先要定義什麼是文藝片,它是文學性和藝術性的結合。那麼就要求文藝片同時具有文學的嚴肅性、現實意義和電影藝術的畫面感以及戲劇衝突。然後,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麼文藝電影要表現上述三個主題。
倫理:用心靈衝擊代替畫面衝擊商業電影一般是以大場面的畫面衝突或者是劇情衝突來製造矛盾,文藝片則不同,導演要做的是要給觀眾心靈衝擊的。
比如很多大片看好幾遍都覺得爽,但就是記不住講了一個什麼故事。文藝片只看一遍,觀眾就會很長時間都記得這個故事,這就是心靈衝擊帶來的效果。
如何做到心靈衝擊,“倫理道德”就是一個很好的手段。道德是沒有約定成文但早已深入人心的規則,一旦打破它,就會直衝心靈。
如《洛麗塔》中,繼父和繼女之間的愛情。再比如《鋼琴教師》中老師和學生之間的糾纏。他們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是在道德層面是被禁止的,一旦情慾和道德產生衝突,故事也就隨之而來。
美國著名的劇作家羅伯特·麥基在他的《故事》一書中說過,一則故事必須要有思想,情感和靈魂的衝突。沒有衝突和矛盾的故事也就不叫故事。
慾望:透過電影讓觀眾看到“慾望”本身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不要刻意的放縱慾望,也不要刻意的壓制慾望,而是看到慾望本身,直視慾望。
我個人是認同這種說法的,什麼叫看到慾望本身,我用我自己的理解舉個例子。
比如你在學習的時候想打遊戲,那麼打遊戲就是你的慾望,但它不是慾望本身,你要弄明白你想打遊戲的真實目的是什麼?如果出去打籃球或者看電視同樣能得到滿足,那麼慾望本身就是不想學習。
接下來你就要審視這件事情,為什麼不想學習,如果是這段時間狀態不好,學不進去,那就去放鬆一段時間。如果是討厭學習,是不是學習方法不對,或者興趣激發得不夠好,找到原因從而改進。而不是想打遊戲就去打,或者壓抑自己打遊戲的心情繼續學習。不要被操控或試著操控慾望。
我把這種理解為看到慾望本身,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理解。再把它放回到電影中去,觀眾看到劇中人的慾望也不是慾望本身,那麼自然而然地就很跟著導演的節奏和劇情的推進來尋找人物的真正慾望,這樣觀眾就被帶到故事中去了。
“性”:慾望之花,或美好,或罪惡很多觀眾不喜歡錶現“性”的電影,認為文藝電影應該是用藝術的手法表現一個嚴肅的故事,如《海上鋼琴師》一般。這種說法當然是對的,但藝術是多元化的,在電影中,“性”往往是慾望開出的花。
如果一部電影製造了衝突,展現了慾望,最後沒有開出花來,就會覺得缺了點什麼。它本身並不低俗,它是慾望導致的行為。如果故事到最後都只是心理衝突和慾望,那不成了一場空想,也便沒有現實意義可言。
總結:像歐洲,包括韓國都很喜歡這類題材的電影,中國也有不少類似的文藝片,比較著名的有《色戒》,《菊豆》,《紅高粱》都是這樣的表現手法。
表現情慾的電影雖然不能說是文藝片的主流,但確實足夠震撼人心。所以我認為這並不是為了吸引觀眾的噱頭,而是藝術的表現方式。
更多好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