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世界事物究竟是可知,還是不可知,這個問題人們爭辯了數千年,以此形成了可知論與不可知論。
什麼是可知論可知論認為人的主觀思維與客觀存在具有互相貫通滲透、互相聯結作用、互相轉化依存的性質,即人的主觀意識可以不斷反映修正認知的客觀規律並改造客觀世界的哲學論點。
人主觀的把主觀感覺精神與客觀物質物件性質對等是素樸唯物主義的原始可知論,如所見即所得、眼見為實等。人的認知來自於客觀世界的影響,客觀存在的真實與主觀知覺的真實是同一的,它們之間的差異很小,這也是在原始可知論基礎上的延伸論點。
人對世界的認知來自於自身精神意識世界的認知,故而認識了自我的心靈,也就認知了一切,這是極端唯心主義的可知論。
人的意識能夠透過不斷的實踐總結經驗來不斷修正認知,以此把握客觀世界的本質規律。只要人類在客觀世界不斷的探索實踐客觀事物,總結一系列經驗並相互傳遞資訊,就能把未知之物轉化為已知之物,故而沒有無法認知的事物,只有尚未認知的事物。
什麼是不可知論不可知論認為人的主觀思維與客觀存在不具有互相貫通滲透、互相聯結作用、互相轉化依存的性質,即人的主觀意識無法或不能徹底認知客觀世界與規律的哲學論點。
每個人的感官對外界的事物做出的反映是有差異的,有時還會產生錯覺,故而感官不可靠,因此客觀物件的真實狀況無法依靠人的感官認知確立,比如盲人摸象、杯弓蛇影、草木皆兵。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宇宙萬物的規律是無限的,人無法透過有限的生命去認知無限的宇宙萬物規律,故而宇宙萬物的真正規律是不可知的。
人透過感覺經驗總結的認知是主觀的,而人並不知道感覺之外的事物,也不知道引起感覺的元物質。人的主體感官和先驗自我之外存在不可認知的客觀物質本體,這種客觀物件雖與人的主體感官相互作用,但不具有同一性。
人的先驗感性具有時空感知的能力,事實上,時空並不能透過經驗實踐說明時空是時空,無形的時空感知是脫離於經驗的先天知覺。人的先驗知性具有判斷推理的元概念,因此人可以把分離散亂的現象整合為通用的本質規律。人的先驗理性具有對一切事物追本溯源、刨根問底的反思能力,從而想獲得形而上的物自體,比如,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宇宙是什麼樣的?奇點形成之前的宇宙是什麼樣的?黑洞是如何形成的?構成黑洞的物質是由什麼構成的?構成構成黑洞的物質是由什麼構成構成的?還有比中微子更小的嗎?還有比超弦更小的嗎?為什麼歸結的歸結可以歸結為為什麼?
現實聯絡人有時在學習過程中會陷入不可知論,從而放棄學習,成為不可知論的擁護者,甚至批判可知論,這就使人陷入一種巨大的虛無之中。不可知論割離了人的實踐感知與客觀事物本質的聯絡,忽視了已知存在的事實,否認人對客觀本質規律的把握。不可知論從問題的歸結來講,也不失為積極的求知論。
人在社會實踐過程中若是不參考已知的資訊規律,就會走很多彎路,就會做很多無用功,這是毋庸置疑的,畢竟閉門造車只會造出已有的樣式,閉關鎖國只會遠遠落後其他國家,這實際上就是資訊的傳遞被人為的中斷導致的。只有結合已知的資訊規律去探索發現未知的資訊規律,才能找到改造現實世界的新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