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我們處於戰爭之中,真正意義上的戰爭。我們正與看不見的敵人作戰……”3月22日上午,在白宮西廂走廊邊的新聞釋出室,面對著已被要求按照“棋盤格”交錯就坐的記者們,特朗普三言兩語地快速應付著關於新冠疫情的提問。

這位謀求連任的總統,不忘抓住這個至少數千萬電視觀眾收看直播的機會,為自己拉票。“我們正在經歷一場國家審判,我們將證明我們能夠度過難關。”可能是怕仿效林肯在南北戰爭時關於“國家審判”的表達還不夠清楚,同為共和黨總統的特朗普索性直接強調:“我是戰時總統!這就是一場戰爭!”

頗令人玩味的是,最新民調顯示,美國民眾對於特朗普應對疫情不滿意度的漲勢,竟然得到了控制。對其在應對疫情上的滿意度與不滿意度,再次與過去三年多的滿意度與不滿意度基本持平,甚至蓋洛普還調查出了49%這一特朗普執政以來的最高滿意度。

揹負歷史壓力的連任競選

一般認為,在任總統往往具有天然的執政優勢,連任的可能性應該不小。

回顧美國總統政治史,上一次出現在任總統連任失敗,還是1992年老布什總統不敵克林頓。不過,在特朗普之前的43位總統中,其實只有27位有機會並有意願謀求連任,其中無法如願者也有10位之多。這就意味著,特朗普的連任面對著約2/3勝算的歷史概率。

如果再細分的話,特朗普的歷史壓力或許大些。不要忘記,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是以選舉人團票“糾正”選民票的扭曲結果落幕的,即特朗普雖然贏得了選舉人團票,但並未獲得最多的選民支援。這是美國曆史上第五次出現類似情況,前四次中只有小布什得以成功連任,且這一例外極可能與“9·11事件”以及其後反恐戰爭實現的動員存在關聯。

如果進行對比,現在的特朗普到底要如何效仿小布什的“戰時動員”呢?戲劇性的是,新冠疫情會否成為特朗普的“9·11”,從而幫助他越過選民支援票不足的歷史障礙?目前看,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

不過,也正是因為首次當選總統“選民票不足”的問題,目前按照各州民調對各州選舉人團歸屬進行逐一預測時,不太容易得出特朗普會連任的判斷。

(2月3日,在美國華盛頓,正在審理美國總統特朗普彈劾案的美國國會參議院聽取控辯雙方總結陳述時,一名抗議者在國會大廈前展示標語)

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拉里·薩巴托(Larry Sabato)教授的老牌專案“水晶球”給出的相對保守預測顯示,在20票的賓夕法尼亞、11票的亞利桑那、10票的威斯康星以及分割槽計算下的內布拉斯加的1票未定的情況下,特朗普與民主黨對手分別得到248張選舉人團票。這也意味著,特朗普最終會否連任,將完全取決於兩三個州的歸屬。

當然,在這個預測模型中,29票的佛羅里達州被歸入了特朗普的麾下。反過來看,如果共和黨無法穩住佛羅里達,就根本不可能保留白宮的鑰匙。這應該也就是特朗普將自己的戶籍註冊地從紐約市遷到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的動機所在了。

如果最後的制勝戰場縮小到關鍵州佛羅里達以及上述搖擺三州的話,雖然似乎特朗普需要守住的州更多,作為攻方的民主黨可以選擇的餘地更大,但按照目前的政治態勢看,特朗普完成更復雜、更困難動作的可能性,其實也不算太小。

如果說拿下佛羅里達和亞利桑那的最基本邏輯是“移民與族裔政治”的話,拿下賓州和威斯康星的邏輯應該就是“經濟與就業”。在平衡這兩個邏輯,特別是讓中下層白人群體徹底接受方面,特朗普及其“本土主義”政策議程的吸引力,仍強於受困於黨內整合難題的民主黨。

另外一個——或者也是最關鍵的——導致目前難以預判的原因,是特朗普歷史罕見的民調錶現。

隨著民主黨選情的明朗化,越來越多的民調顯示拜登將“完勝”特朗普。至少從2020年第一季度看,多家民調結果很少出現特朗普領先於拜登的情況,大多為拜登以2%到10%的不等幅度戰勝特朗普。

雖然很多民調存在著5%~10%的未表態者可能會最終決定勝負,但如果與歷史同期(即2004年和2012年在任總統謀其連任年)小布什和奧巴馬的表現對比的話,特朗普長期以不小幅度落後於對手的現實,不免給人以所謂“敗相已露”之感。

問題在於,自上臺以來,特朗普長期保持著35%~45%的滿意度區間,以及50%~55%的不滿意度區間。這種“低迷”卻超級穩定的狀態,是自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大規模總統滿意度民調以來,從未見過的奇景。

如此罕見表現背後,可能是美國政黨政治的長期極化,以及隨之而來的共和黨所謂“特朗普化”相互交織的結果。而基於這種“不求過半、只求獨大”的在任總統特殊選情,源自以往選舉經驗的很多判斷都可能不奏效。於是,2020年大選完全可能是一次再度脫軌的大選。

好在3月3日首個“超級星期二”(14個州同日初選)之後,民主黨選情突然明朗,前副總統拜登的領先優勢隨後持續擴大,最終獲得提名應該只是時間問題。相應地,代表著黨內激進派立場的參議員伯尼·桑德斯,雖然仍在統計上具有最終獲得提名的可能性,但基本上大勢已去,懸念只剩下何時退選了。

拜登迴歸大選舞臺中心,源自2月29日南卡羅來納州初選的一戰逆轉,這應該得益於他作為首位非洲裔總統奧巴馬的前副手,受到非洲裔選民“愛屋及烏”式的堅定支援。

此後,民主黨高層呈現出“一邊倒”支援拜登的風向突變。不僅是布蒂吉格、科洛布查等民主黨參選人快速退選並支援拜登,而且還有密歇根州州長惠特默等建制派對拜登的背書,甚至還有不同階層、代際和族裔的民主黨選民對拜登的聲援。

實際上,混跡於華盛頓政壇將近半個世紀,77歲的拜登本身並沒有脫胎換骨,民主黨選情的快速明朗化,完全可以理解為民主黨主流意見不贊同桑德斯的偏激政見,並就拜登在完成“戰勝特朗普”任務上明顯強於桑德斯這一點,達成了共識。

作為“任務型競選”產生的“任務型候選人”,拜登的政策議程、動員能力乃至領導魅力,都沒有得到初選本應實現的測試。甚至,如果在大選中,共和黨陣營再次反覆炒作有關拜登兒子在烏克蘭的海外利益的爭議,甚至以此渲染特朗普“被彈劾”的所謂“政黨政治迫害”的話,對於拜登而言,無疑就是“2016年希拉里郵件門”的翻版。

3月17日第三個“超級星期二”結束之後,民主黨初選日程進入長達三週的空檔,加上媒體焦點全部轉向美國疫情,繼續保持領先的拜登,也只好選擇坐在特拉華州威爾明頓的家裡,透過視訊連線的方式在媒體上批評特朗普政府應對不力,從而保持曝光度。

當然,拜登陣營還是花心思策劃了一份應對疫情的“影子方案”,貼在了自己的競選網站上。但由於內容過長,甚至有觀點被認為是拜登口述的版本,這個方案暫未得到主流輿論的熱切關注。

於是,有自由派建議,拜登或者民主黨陣營現在儘快行動起來,讓拜登網站上那封枯燥的政策檔案“活”起來——要求前政要、專業人士、普通民眾一起討論應對疫情的相關話題和政策建議,並在網路上播放,與特朗普在線上展開對決。

於是,3月27日晚,拜登在CNN的電視節目中,首次舉行了與民眾互動的網上“市政會議”。而這時,且不論拜登在電視節目中言必稱“一二三四”的老派,以及時不時不知所云的尷尬,在特朗普已經完成了連續兩週“每日個人秀”之後才開始線上反擊,如此力道又如何挽回被邊緣化的窘境呢?

在《華盛頓郵報》3月22日到25日進行的民調中,拜登雖然勉強以49%比47%保持領先,但在“應對經濟”和“應對疫情”兩項上,拜登竟然分別以42%比52%和43%比47%落後於特朗普。在美國總統政治進入所謂“話語權總統”階段後,被困在威爾明頓家裡的拜登得快點想出一些奇招了,至少得儘快適應以充當直播主播為主要任務的總統競選。

經濟滑坡,當“戰時總統”

“是經濟,傻瓜!”1992年克林頓送給大選對手的這句話,後來成為了凸顯經濟議題地位的至理名言。

在2020年大選中,“久經商場”的特朗普自然很清楚這一點。本來,經濟是特朗普最值得標榜的政績,但在疫情暴發後,市場波動與經濟前景堪憂。所以特朗普在民調相對穩定之後,馬上丟擲希望儘快“重啟”美國經濟與社會這一冒進想法,以防疫情長期化對經濟產生顯著的負面拖累。

特朗普自詡的“戰時總統”,其實充滿了政治隱喻,意味著將召喚出所謂的“聚旗效應”。事實上,自3月13日特朗普在白宮玫瑰園宣佈了其上臺以來的第六個國家緊急狀態之後,他每天都出席大概一小時左右的新冠疫情白宮記者會,“綁架”著因關注疫情而不得不直播的主流媒體,儼然足不出戶就完成了每天高強度的競選造勢活動。

3月13日,特朗普在華盛頓白宮的記者會上講話,正式宣佈“國家緊急狀態”

面對新的不確定性,如果民主黨無法拿出具有吸引力的替代法案,也就不太容易將擔憂經濟的情緒轉化為投給自己的選票。

反過來說,即便經濟出現震盪,特朗普也可以強調在疫情暴發之前自己執政的所謂“經濟業績”,將所有問題“甩鍋”給疫情,甚至“甩鍋”給民主黨、自由派媒體乃至美國之外的因素,從而未必不能在穩住基本盤和關鍵盤的同時,贏得足以勝出的支援票。

此外,也有觀點在討論投票率受到疫情拖累的情形。目前看,在美國疫情延續到11月選舉日的假設下,普通選民的投票率勢必會受到抑制。一般認為,受抑制影響較小的年輕選民如果更多參與投票的話,當然是對民主黨有利。但如果屆時多個州採取提前網上或信件投票的方式來取代親自投票的話,這種對某一黨有利的趨勢就不復存在。

距離大選投票日還有半年,現在就做出所謂“選舉結束了”“特朗普無法連任”“拜登躺贏”等判斷,都是站不住腳的。當然,其原因並不僅僅是特朗普的行為難以判斷,或者疫情本身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更在於當前美國政治自身的變化已超出、至少先於我們對其認知的變化了。

作者 |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刁大明

編輯 | 謝奕秋

排版 | 湊湊

南風窗新媒體出品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伊萬卡少女照曝光,嘴凸下巴短顏值差太多,大街上吸菸穿著很邋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