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疫情形勢正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從國內來看,新增病例連續下滑,連續多天本土新增病例為0。
從國際來看,全球新增病例也連續下降,也許拐點已經出現。
累計確診數第一的美國,單日新增確診自2020年11月以來,首次降到10萬例以下。
雖然美國佬當初對我們的疫情有些幸災樂禍,但時至今日,也許大家更能深刻體會到如今已是地球村,災難降臨,誰也不能獨善其身。
所以翼哥認為,無論是美國也好,英國也罷,趕快拋棄意識形態的偏見,攜手方能共同抗疫。
在累計確診第二的印度,單日新增確診病例也在持續下降。
雖然我們不能絲毫大意,但疫情也許正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在這種情況下,今年春節讓人感覺很魔幻。
一方面個人消費已出現明顯復甦。
如果我們到每個景點、餐館,久違的人山人海現象幾乎隨處可見。
電影院也出現爆滿現象,多個影片創下了票房記錄。
另一方面高鐵站飛機場冷冷清清。
航班沒幾個,客座率異常之低。
旅客運輸公司創下了有史以來最差春節運輸記錄。
這是翼哥在2月18日早晨拍下的高鐵車廂情景。
高鐵情況不好,民航形勢只會更差。
因為疫情對長途運輸衝擊更大。
如果回顧2020年春運,1月23日武漢封城前的十天裡,民航還是呈現出增長,航空公司每天幾乎以日進斗金的方式搶收。
但自武漢封城後,民航的盈利歲月幾乎一去不復返了。
即便是7、8月暑運旺季,絕大多數航空公司也未能盈利。
本來,民航業就指望著2021年春運能賺回一點,沒想到進入冬季以來, 多地出現疫情散發現象,意味著2021年的春運旺季已基本泡湯。
緊接著,多地密集釋出通知,要求“非必要不返鄉,非必要不出行”,倡導“就地過節”。
對於民航業來說,等待了一年的一個全年旺季高峰,也是賺錢的時刻,轉眼就成了虧損的日子了。
即便2020年的春節是在武漢封城之後,正處於疫情最為嚴峻的時期;而2021年的春節期間國內已連續多日零新增病例,疫情形勢明顯向好,但2021年的春節,民航依然比2020年更慘。
根據交通運輸部公佈的相關資料,春節7天假期裡:
2019年運送1259萬人次
2020年運送656萬人次
2021年運送357萬人次
2021年民航累計傳送旅客量
比2020年同期減少298萬人次,下降45.5%。
比2019年同期減少905萬人次,下降71.7%,
從春秋7天的運輸資料來看,喜憂交加:
憂的一面:
一是7天僅運輸357萬人次,可謂是史上最慘春節運輸。
二是平均每天僅運輸51萬人次,相當於2007年民航日均旅客運輸量。
三是大年初一當天運輸16萬人次,創下自2020年2月15日以來的最低運輸量紀錄。
四是全民航大概3700架飛機,初一當天每架飛機大概只運送43人,可以想象大年初一,全民航要有7、8成的飛機在趴著。
五是飛機也休起年假來,這恐怕是民航史上很罕見的事情。
喜的一面:
一是在大年初一見底之後,民航運輸量出現快速回升態勢。
二是初六之後,今年已開始超過去年同期水平(中間有去年春節假期延長的情況)
前一段時間,翼哥寫過民航周損失36億元的文章,現在這個判斷基本沒有變。
以三大航每天虧損1億元來計算的話,全民航所有的航空公司大概每天虧損5個億,春節7天至少虧掉35、6億元。
與此同時,其他幾個方面的壓力在逐漸加大:
一是航油成本。
現如今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已連漲4個月,比2020年平均油價水平要高出50%以上,意味著航空公司的用油成本至少比2020年高出50%。
二是民航發展基金。
從1月1日起恢復徵收民航發展基金,所有航空公司要多支出100億元以上。
三是財務費用。
2020年航空公司鉅額虧損,大多數是靠借錢度日,財務槓桿越來越高,今年的財務費用肯定要過於去年。
四是機隊規模擴大。
雖然2020年各公司放緩了飛機引進速度,但整體上還是持續引進飛機,機隊規模擴大必然帶來剛性成本的提高。
所以,當下我們既要過好緊日子,更要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
一是攜起手來爭取政府的財政扶持。
二是抱起團來做好長期過冬的準備。
三是動起身來練內功,強身健體,增強自身肌體抗寒的能力。
當然,我們已經看到民航在恢復的曙光,這一點至關重要。
只要有希望,就有未來!
希望待到盛夏來臨之時,暑運旺季再度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