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常有人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Mr./Mrs.Right,尋找自己的另一半。這一說法,很大可能出自於哲學家柏拉圖所著的《會飲篇》中的一個故事。

《會飲篇》是一部文字優美、哲理深刻的經典之作,不同於柏拉圖常見的對話體。這部著作是主要由幾段關於愛神的頌歌或者演講構成。蘇格拉底去朋友家喝酒,有人提議,每人作一段關於愛神的頌歌,接下來有6位發言人都作了關於愛的頌歌。當然,壓軸的是最後一段由蘇格拉底本人所作的演講。而關於愛人是自己的另一半的說法,則出自其中第三位發言的喜劇家阿里斯托芬的說法。

阿里斯托芬(約前446一前385),是古希臘最有名的喜劇作家之一。他與蘇格拉底大體上是同時代人。據說他生前共寫了44部喜劇,留存至今的有11部,其中的一部劇作《雲》的主角是蘇格拉底,對哲學家極盡諷刺之事。

(阿里斯托芬)

阿里斯托蘇為了說明愛情,為人們講了一個充滿喜劇感的神話故事。相傳從前的人,都有四隻手、四隻腳、兩個頭、兩副面孔,兩個胸、兩個肚子,分為三種性別,即男人,女人,以及陰陽人。因為前後都有臉和眼睛,所以走路可以向前也可以向後。而在跑步時,則手腳並用一起翻滾,跑得飛快。雖然不是三頭六臂,兩頭四臂的這些人本領也相當強大,因此想要與神靈一比高低。宙斯對他們極為不滿,於是用他的武器閃電,將這些人全都一劈為二。這樣人類仍然活著,但力量削弱了。在此之後,人就變成只有一個頭、雙手雙腳,並且就只剩下兩個性別。人類被剖成兩半之後,這一半總是想念著另一半。所以,自古以來,人與人相愛的慾望就植根於人心,是為著恢復人的原初的整體狀態,把兩個人合成一個,治好人的剖開的傷口。而人的幸福,就在於找到恰好和自己配合的愛人,與從合二為一,從而還原到他的本來面目。愛神就是成就這種功德的神,讓人可以找到與之恰好能夠完美地配合的另一半,從而還原到其原初的整體狀態,於是就能夠進入永遠幸福的生活。

(《柏拉圖對話集》王太慶譯)

2

這個故事非常有名,相信不少人也都聽過。值得我們思考的是,這個喜劇感的神話故事背後,關於人的本性以及關於愛情的看法,這些看法背後的理論預設,以及由這一理論可以得出的推論。這裡實際上涉及到三個命題:一,人是不完整的,所以人有欲求;二,透過與另一個人的結合,人就可以恢復到原本具有的完整性;三,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與之最為匹配的另一半。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故事背後,隱藏著關於人性的深刻洞見。人本身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所以才渴望和追求另一半。人性本身,並非一個自給自足的整體,但也並非全無是處的虛無,因此人實際上處在有和無之間,處在智慧與無知之間,這種中間狀態,在《會飲篇》中將透過蘇格拉底的話而得到進一步的揭示。如果一個人就能夠過得上自足的生活,不需要依賴其他人,那麼他就不需要友情,也不需要愛情,甚至不需要親情,這將是一種神仙般的生活,但同時也是一種孤獨的、冷清的生活。但是,正因為人本身就是不完整的,就是有缺陷的,所以人才追求更完整的狀態,追求更為完美的生活,而這正是植根於每個人的本性之中的欲求的本質。人之為人,在於人的欲求不同於動物。動物的欲求最終可以歸結為兩個方面:一是個體的自我儲存;二是個體所屬的生物物種的儲存。此所謂,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飲食者,儲存自我。男女者,生育後代,儲存物種。然而,正如盧梭所曾說過的,人有一種自我完善化的傾向,即追求更完美的生活、更完整的狀態的衝動。

對於這樣一種欲求,這個故事給了一個似乎不難實現的解決方法:只要你與另一個人結合,你的人生就變得更豐富、更完美、更完整,你就返回到了原初的整體狀態。與另一個人的結合,使得你不再是你,而是透過這種結合,變成更大更好更完整的自己,或者說獲得一種嶄新的人生。

但是,根據這個故事,並非與隨意的一個人的結合都有這種效果,而只能是與某個特定的人,即所謂的你的另一半,或者是人們所謂的Mrs./Mr.Right。似乎每個人都可以期望,一個與自己最為匹配的人將會出現,這個人完全地符合自己關於配偶的想象,或者說與自己的性格等能夠配合得天衣無縫。

3

然而,一位冷靜地觀察者或者思考者,將會敏銳而尖刻地指出,這三個命題,也許只是美好的理念,一旦將它們放在現實之中,就會被殘酷無情地現實擊得粉碎。

首先,根本不存在那個與自己完美匹配的另一半或者Mrs./Mr.Right。或者,雖然存在,但是茫茫人海,無處尋找。再或者,雖然有緣相見相愛,卻無緣相知相守共渡白頭,最終失之失臂,抱憾終生。再或者,雖然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自己與對方都變了,於是不象以前那麼契合,感覺對方不再是自己的另一半。

其次,即使找到了另一半,或者找到另一人與之結合,這樣的生活也未必比單身的生活更為美滿、更為幸福,反而可能會因為不斷地磨合、爭吵,而使得生活質量每況愈下。也許,正因為任憑一紙婚約將兩個自由的人綁在一起,其向心力是不夠的,所以家庭中需要添一個或者幾個娃。

最後,人性是否如同故事所說是不完滿的、不完整的,這也是值得商量和討論的。實際上,中西方許多哲學家,都強調人性、人心之中至少有一部分是完整的、獨立的、不依賴於他人的,即西方人所說的理性,中國人所說的良知良能、良心等。返回到你的本心,就你會發現心靈之中自有天地,自有其尊嚴和幸福,如果能夠將其不斷推擴,就能夠擴充套件到自己的全部生活,從而不依賴於他人就可以獲得內心的幸福。

4

在筆者看來,從理性主義本身出發,可以破除這種懷疑主義。在此,簡單歸結為以下幾條:

1, 人是理性的存在者,但卻是有限的存在者,其理性是有限的理性,因此個人無法把握全部真理,而總是從自己的視角來觀察和體驗世界與人生。

2, 人作為理性的存在者,與其他的理性存在者共同地生活在同一個世界,因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視角。不同視角的交流,並不減少我的理性,而是豐富我的理性。當我持續地與另一個人進行交流時,我將收穫友誼。

3, 人不僅是理性的存在者,也是感性的存在者。人不僅屬於理性的世界,也屬於物質界和生命界。人的感性和理性的總和構成人的人格。每個人的人格有其獨特的魅力。

4, 當一個人格與另一個人格相遇時,這種邂逅可能產生愛的火花,使得其中的一方或者雙言墜入愛河。

5, 相愛的兩個人,將把這種火花結晶為愛情,他們將對方視作自己的另一半,不是將對方視作與自己完全匹配的Mrs./Mr.Right,而是將自己的生命的另一半視作對方。

6, 相愛是一種修行,這意味著雙方應當努力地改進自己,從而用更好的自己來面對更好的對方。

4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我見猶憐的星座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