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佛在樹下為眾人說法,許多人都學到了高深的佛學道理。

弟子卻看到佛憂慮的樣子,便問他原因。

佛說:“我千辛萬苦地經歷各種劫數以修持佛道,目的是度化人們讓他們成佛。現在的

雖然已經成佛,但其他人的功德都不足以度化他人,這也是我不快樂的原因。”

阿難問:“現在您的弟子都有高深的境界,他們濟度他人不是可以靠功德嗎?

佛問:“如果有一個生了十幾個女兒的老夫妻,這樣能稱為一個大家庭嗎?

阿難說:“不可以。”

佛說:“我們這裡雖然有很多因我的佛法而境界高深弟子,但還不是我的兒子,因為度

他人的功德他們還不具備。所以我比方為就如生女兒,嫁人後老夫妻還是沒有依靠,我如此。”

佛怎麼會憂愁呢?又怎麼會哭呢?因為他普度眾生的望沒難實現。雖然他現在已經成了而且弟子也修為高深,但他最終的目的不是這個,他最大的理想是使眾生完全接受他的主張,而脫離苦海。

普度眾生的觀念,有兩個基本前提:一是生活本來就是苦難的,二是世界上的生命都是平等的沒有苦難的生活,就不用去“度”;不能眾生平等,也就說不上是“普”。普遍就是普遍,就是把眾生全部從苦難中解救出來。可以說普度眾生具體體現了佛家的平等觀念。

普度眾生是不分時間地點的,也不受界域限制。三界和六道是眾生所生存的地方。三界根據慾望的引發程度,分為欲界、色界和無色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就是六道承受的苦難三界與六道是重在一起的。無論是有誘惑的欲界還是純粹的無色界,或是黑暗的地域,還是幸福的天堂,佛關注著每一界。

只要是生命,就是救度的物件。《金剛經》說:“所有一切眾生,像由卵殼而出生的生命、像在母胎中受形而後出生的生命像因潮溼孕育而成的生命、像由業力推動而形成的生命像有形體的生命像無形體的生命、像有心識活動的生命、像無心識活動的生命、像既不好說有心識活動也不好說無心識活動的生命,我都會使他們進入解脫境界,熄滅他們的煩惱,救度他們脫離苦海。”佛不會放棄任何一種生命,不論是螻蟻、人,還是鬼、神

普度眾生是佛家的主張,是對平等的敬畏。



8
  • 美國"TikTok難民"湧入小紅書,背後的故事與挑戰
  • 和你分享,喜歡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