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靜觀當下,心無掛礙

我是明叔

 《心經》雲:“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

  菩薩乃大修行人,無論自度度人,都如羚羊掛角,了無餘痕。其中三昧,全在“心無掛礙”四個字。

  何名為心

  “心無掛礙”之心,是我們每個人本來即有的清淨自心,只因為陋習太重,這個自心幻化出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的種種差別,致令我們顛倒是非。《金剛經》雲:“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由於沒有智慧,“三心”衍生出種種掛礙。

  何名為掛礙

  “掛礙”,是“顛倒夢想”出來的幻覺,是不必要的擔憂,是無來由的顧慮。

  心無掛礙,並不是魯迅批評的阿Q精神。阿Q連正事都不放在心上,心裡只裝下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他連心都沒用上。而現代許多人倒是用心,可是用錯力於掛礙之上,就像身體雖然在長,可是長的是癌細胞,那是萬萬要割除的。

  如何是心無掛礙

  過去心不可得。

  古人教導:“君子報仇,十年未晚”。其實每時每刻想著過去的不幸或幸,怎麼可以活在當下?古有趙氏孤兒,今有琅琊才子,復仇故事總有許多看客,似乎我們無論是當局者還是旁觀者,都喜歡躺在過去中或懷恨在心,或懷憂喪志。

  也許我們都該體會一下巴黎市民的做法。2015年11月,巴黎遭遇空前的恐怖襲擊,許多市民無辜遇難。幾日以後,一位妻子因恐襲喪生的普通市民,在社交網路發文稱:“我不會讓你們得到我的仇恨,也不會讓年幼的兒子成長在仇恨之下。”一位父親對他的兒子說:“他們有槍,我們有花。花和蠟燭,都是用來保護我們的。”

  無論過去遭遇多少不幸,放下過去,用花香點綴當下,用蠟燭照往未來。

  現在心不可得。

  對於當下,我們有時又過於執著,爭名奪利之心熾盛,思前想後,太渴望於將事情辦好,往往弄巧成拙。

  禪宗大德德山宣鑑禪師少年時去遊歷,路上餓了,要買點心。賣點心的老婆婆見他帶著《金剛經》,於是說:“我有一個問題,你能回答得上,我就免費送點心給你。《金剛經》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知道你點的是哪個心?”他一時語塞。

  開悟以後,他對弟子說:“無事於心,無心於事,則虛而靈,空而妙。”無事於心,是不被事所轉,患得患失;無心於事,是就事論事,靈活處理。

  以此觀之,他當時只需抓起一個點心,一口吃下,然後說:“點的就是這個心。我餓了,吃飽了再說。”

  這就是心無掛礙!老婆婆肯定再送他一個點心的。嘻!

  未來心不可得。

  未來日子還沒到;我們卻往往以現在的時間,妄想未來的時光。有時感到前路茫茫,焦躁難安,連現在的日子都不願意過了。

  詩詞學家葉嘉瑩先生一生多難。可是她一次一次在絕望中,拼出一條出路。勉勵她前行的法寶,是她一生摯愛的中國古典詩詞。葉先生曾說過:“要以無生之覺悟,為有生之事業;以悲觀之心態,過樂觀之生活。”認清人不免歷劫重重,這就是無生之覺悟。

  守住自己可以做的事,安靜地面對未知的困厄,這就是樂觀的生活。

  每個人自性清淨,但心上免不了還是掛礙重重,其實都不過是顛倒夢想。胡思亂想,這是人的天性,也許無可避免。但是當掛礙達到令人“恐怖”的程度,甚至令我們喪失了當下生活的體驗,難道不值得我們反思與警醒嗎?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當心無掛礙之時,看什麼都是美好的。

8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挽救婚姻的路上,最難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