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任何交通工具來說,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最主要的就是速度,有了速度就有了時間和空間的主動權,就能做更多的事。要探尋蔚藍的天空和浩瀚的太空中的奧秘,各種航空航天器飛行過程中,在與空氣氣流和地球引力以及太陽系引力的抗爭中,航空航天器的速度是至關重要的。月球距離地球有38萬公里,地球距離火星距離在 5500至4億公里之間,按照現在的技術水平,航天器要到達火星就得500多天。“神舟六號”載人飛船在飛行中,飛船軌道調整控制難度係數相當大,在調控過程中不僅要確保宇航員生理不受影響,而且要設計出最佳點火方案,最大限度地減少飛船燃料的消耗,讓飛船精確返回落點,這一切都依靠飛船總部的測控,為飛船精確返回提供可靠的技術依據。這些都與航空航天工程專業息息相關。
航空航天工程主要研究、設計與開發飛機、飛行器、航天器、宇宙飛船、導彈、航天站、登月交通工具等高速交通工具,包含固體力學、空氣動力學、熱力學、動力學、導航、自動控制、儀表學、通訊、天體力學、和製造等領域。
依據飛行環境和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將飛行器分為航空器和航天器兩類。在大氣層內飛行的飛行器稱為航空器,航空器靠空氣的靜浮力或靠與空氣相對運動產生的空氣動力升空飛行,像人們乘坐的飛機、慶典用的熱氣球等都是航空器。而在大氣層外空間飛行的飛行器稱為航天器,航天器在運載火箭的推動下獲得必要的速度進入大氣層外空間,然後在引力作用下完成類似天體的軌道運動,像衛星、人造飛船以及火箭、導彈等,都屬於航天器。
主要課程:
“工程熱力學”研究熱現象中,物質系統在平衡時的性質和建立能量的平衡關係,以及狀態發生變化時,系統與外界相互作用。
“空氣動力學”主要研究物體在同氣體作相對運動情況下的受力特性、氣體流動規律和伴隨發生的物理化學變化。
“流體力學”主要研究在各種力的作用下,流體本身的狀態,以及流體和固體壁面、流體和流體間、流體與其他運動形態之間的相互作用的力學分支。
“自動控制原理”研究沒有人直接參與的情況下,利用外加的裝置或裝置〈稱控制裝置或控制器),使機器,裝置或生產過程(統稱被控物件)的某個工作狀態或引數(即被控制量)自動地按照預定執行的規律。
“航天器控制原理”在介紹航天器運動學和動力學的基礎上,系統地講述了各類航天器的導航、制導與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常用控制裝置的硬體原理和技術。“航空電子”研究通訊、導航和顯示管理等系統。
“航空儀表”研究為飛行人員提供有關飛行器及其分系統資訊的裝置。
“飛行器結構設計”介紹飛行器結構各主要組成部分的傳力分析、飛行器的結構動態設計、複合材料結構設計、結構的最佳化沒計與可靠性設計、結構數字化設計。
“電子對抗技術”包括電子對抗偵察技術、電子千擾技術、電子防禦技術和反輻射摧毀技術等。
相近專業: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飛行器製造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飛行器環境與生命保障工程,飛行器質量與可靠性,飛行器適航技術,飛行器控制與信.息工程,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
代表院校:
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大學、中南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瀋陽航空航天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
考研導讀:
航天航空工程專業的研究方向:航天器動力學分析與控制、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飛行器製造工程、飛行器環境與生命保障工程等。
1.航天器動力學分析與控制,研究跨航天器動力學與控制,航天器系統級動力學與振動控制、航天器都件級動力學與振動控制等航天領域中的若干基礎問題。
2.飛行器動力工程,培養具備飛行器動力裝置或飛行器動力裝置控制系統等方面的知識,能在航空、航天、交通、能源、環境等部門從事飛行器動力裝置及其它熱動力機械的設計、研究、生產、實驗、執行維護和技術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階工程技術人才。
3.飛行器製造工程,培養從事飛行器製造領域內的設計、製造、研究、開發與管理的高階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4.飛行器環境與生命保障工程,該專業方向的畢業生可在航空航天等領域航天環境模擬及控制、生命保障系統設計與研究及飛行器機構/結構動力學設計與模擬、航天器振動機理、空問碎片防護技術研究,在民用領域從事熱能利用、工程試驗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設計工作。
就業解析:
航空航天工程工業極具發展前景,對人才的需求源源不斷。據統計,航空航天經營管理,航空太空梭總體設計與研發、發動機研發與製造,零部件研發與設計,航空航天新材料研發、製造及總裝技術、計量檢測技術、航空航天電子電器裝置設計開發、資訊及測控技術,航空航天生物技術、航空適航管理、航空維修改裝,以及航空航天產品光電通俏技術、能源系統設計、力學及環境工程、計算機、模擬、可靠性技術等領域的專業人才缺口巨大。
航空航天工程專業的學生畢業以後的對口就業主要有三大類:研究所(一般要求具備研究生學歷)、飛機制造公司和機場。
除了面向航空航天系統內就業外,畢業生也可以到電子、機械、汽車,通訊、氣象、能源、探測等領域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