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是有明一朝的儒學大師,對中華文化有影響深遠。曾國藩是晚清時期的儒學大家,深深影響了晚清文壇甚至延及民國。兩位大師可以說成就斐然,後人莫及。除了學識與功績外,兩人還有一個共同點:心理上很追求健康,但都是五十多歲而終,都不算長壽。為什麼呢?因為健康的獲得,不是說說而已,要真正的去實踐。
王陽明從小身體虛弱,並且有可能在“格竹子”時,太過用力而患上了肺病。為治病,年輕時的王陽明四處尋訪高人,希望獲得養生秘方。我們推測,陽明先生該是找到一些“妙方”,因為,他的身體在慢慢好轉。但是由於“龍場悟道”後,繁忙的“學術工作”和“剿匪工作”使他沒時間去“踐行妙方”。同樣曾國藩在其著作中記載,他也有多項疾病,例如,肝病,牛皮癬、咳血等等。因此,他也很注重養生。他還提出了養生四字真決:“君逸臣勞”。其中,“君逸”主指養神;而“臣勞”主指讓身體每天運動,即讓身體處於勞累狀態。但是他也因忙於“練兵與剿匪”,而未能堅持自己“臣勞”的目標。
王陽明與曾國藩都對歷史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卻沒能踐行自己的“養生妙方”。不是因為他們不懂得如何養生,而是因為“繁忙”而疏於養生。當代的工作節奏可以說不比王陽明和曾國藩的工作時間短,例如,當前的“996”工作制。其實越是繁忙越要關注健康,因為弦繃緊時最容易斷。從成就與學問來看,我們都應當向王陽明和曾國藩學習,但從他們踐行健康理念上來著,他們又是我們所要批判的。因為健康不是說說而已,要“擼起袖子真幹”,讓自己身體每天出出汗,同時還要一如既往。尤其是經歷了2020年的“新冠疫情”,這讓我們明白:“健康就是陽光,而生命就是萬物。無陽光,萬物謝;無健康,生命終”。健康關乎你我生命,不可不察也!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