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在《知否》的前期劇情裡,賀弘文是最有可能娶到盛明蘭的那個人。

齊衡是盛明蘭接觸到的第一個外男,來到盛家書塾讀書的齊衡喜歡上了這個特別的小妹妹,一心想要跟她在一起。劇版做了改編,給了齊衡和盛明蘭一條清晰的感情線。然而,無論盛明蘭有沒有愛上齊衡,齊衡都不可能是她的歸宿。擋在他們中間的是門當戶對的婚姻觀,是世俗的偏見。

而賀弘文是祖母為盛明蘭千挑百選選中的人,優勢很明顯。

首先,賀弘文的祖母賀老太太跟盛老太太是閨中密友,知根知底,賀老太太很喜歡盛明蘭;

其次,賀弘文家世並不複雜,父親早逝,母親吊著一口氣,明蘭結婚之後,不用擔心婆媳矛盾;

最後,賀弘文作為一個大夫,能力出眾,能賺銀子,人品還算可以,是個可以託付終身的人。

然而,賀弘文的劣勢也很明顯,讓盛明蘭對這門婚事產生了猶豫,加上顧廷燁這匹黑馬突然攪局,他們的緣分走到了盡頭。

在面對曹家表妹糾纏自己這件事情上,賀弘文優柔寡斷,心腸太軟,不是一個可以果斷拿主意的人;賀弘文母親過於注重親情,多次拿錢補貼孃家,對糟糕的親戚下不了狠手。碰到這樣一個家庭,女人也會很難做。

雖然錯失了盛明蘭,但是賀弘文以後的日子過得並不差。他醫術高超,救死扶傷無數,經濟一直很富足;在祖母的安排下,他迎娶了一個武將的千金,生有一兒一女,夫妻和睦,兒女可愛,過著很安逸的日子。

賀弘文錯失明蘭,好在他婚後過得幸福,他的一生折射出了3個道理。

1、作為一個成年人,一定要拎得清,不要優柔寡斷;

兩邊長輩達成一致,女方已經預設婚事,等到國喪期一過就可以提親了,賀弘文已經看到了迎娶盛明蘭、過著幸福的婚姻生活的曙光,可是,這個曙光被他自己跟曹錦繡一家破壞掉了。

曹錦繡被灌上藥,失去了生育能力,除了拽著賀弘文這個有實力、有親戚關係的表哥,曹錦繡也想不到別的出路。

曹錦繡母女打著如意算盤,既想要傍上賀弘文這棵大樹不愁吃喝,又想在做姨娘的同時享受親戚待遇,不用在主母的手底下討生活。

盛明蘭遇到他們之後,明確說出了有曹錦繡沒她的話,態度十分堅決,將事情的發展交到了賀弘文的手上,藉此機會考驗賀弘文的心意。

賀弘文優柔寡斷,遲遲下不了決心,讓盛明蘭倍感失望。

一個人若是優柔寡斷,面對糟心的親戚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就容易被親情所左右,拒絕的話說不出口,違背心意的事情不想做又得去做,親戚損害了他們的利益,只需要一句“都是親戚”就可以遮掩過去。

長此以往下去,你便成為了這些喜歡佔便宜的人眼裡最好拿捏的柿子,當你滿足他們所需的時候,他們覺得這是你的本分,當你拒絕他們要求的時候,他們就會惱羞成怒,甚至做出對你不利的事情。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做事情的時候,你要遵守本心,要考慮好自己和愛人的利益,不要任由他們佔你便宜。

2、父母合理的要求要聽,不合理的要求要敢於拒絕;

賀弘文的母親跟現代的扶弟魔很像,是一個把孃家人看得要比自己兒子還要重的人。

在她的眼裡,自己的姐姐和外甥女很可憐,自己的親戚都很可憐,都是一家人,理應幫一把,然後,她就理直氣壯地跟盛明蘭提了接納曹錦繡的要求,毀了兒子的婚事。

之後,她多次拿錢給曹錦繡,讓曹錦繡接濟孃家人,孃家人拿到錢之後,不但沒有好好謀生,反而幹起了不齒的勾當,傷害了別人,賀老太太十分生氣,逼迫曹錦繡與自己回老家,分開了她們兩個。

在原著裡,賀弘文的母親是被曹錦繡這個外甥女給氣死的。曹錦繡為了更好地在賀家生存下去,有更多的話語權,便想抓住賀弘文的把柄。於是,她故意灌醉了賀弘文,找了一個懷有身孕的丫鬟,試圖混淆賀家血脈。賀母知道之後,驚怒交加,去世了。

面對母親扶貧孃家、甚至要求自己提供幫助的要求,賀弘文根本說不了拒絕的話,只能在痛苦中順著母親。

孝敬父母,是為人子女的本分,然而,孝敬和盲從不是一個概念。父母合理的要求要聽,不合理的要求要敢於拒絕,要讓父母知道你的難處,要跟父母分析利害。如果父母不顧及你的感受,你的態度需要更加強硬一點,否則,父母永遠都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3、對待惡人,你的態度比他還要強硬,是對付他最好的辦法。

惡人自有惡人磨,這句話用在曹錦繡身上特別合適。曹錦繡做了賀弘文妾室之後,仗著親戚身份和賀母的寵愛,絲毫沒有妾室該有的樣子,讓賀老太太恨之入骨。

在賀老太太的精挑細選下,一位武將家的千金做了賀弘文的妻子。

賀弘文夫妻嫉惡如仇,脾氣火爆,收拾起曹錦繡來毫不手軟,該打就打,該罵就罵,讓曹錦繡吃足了苦頭,失去了惹是生非的能力。

對待惡人,對待有理說不通的人,你對他們再好,都沒有任何用處。這樣的人擅長欺軟怕硬,懂得見風使舵。

當對方不講理的時候,你的態度可以強硬一點,讓他們啃到硬骨頭。只有這樣,他們才會投鼠忌器,才會對你心存畏懼,不敢再觸碰你的底線。

不得不說,賀老太太也是人生的一大贏家,經驗老到,為子孫留住了福氣。

END.

16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風起霓裳》:李治為何選擇在五年後,將琉璃放出宮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