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的臺灣金馬獎電影不再曲高和寡,透過小人物的故事打動人心,平凡又真實。有陽光底下無處可躲的家庭陰影;有不能啟齒的同志關係;也有千絲萬縷的女人經,透過驚悚式寓言、爭議性案件、八點檔劇情、各式各樣的手法展現出來,效果相當可觀。
《陽光普照》
這是去年最好看的華語電影,情節一開始難以集中,但是一旦故事脈絡出來後,每個角色都變得有血有肉,芝麻綠豆的細節也關鍵起來。教駕駛的父親只承認一個兒子,結果一語成讖,鍾愛的大兒子突然自殺,剩下一個他從來不在意的小兒子也被關進感化院。看似一條死衚衕的命運,最後竟然柳暗花明,當中過程猶如一碗苦到出汁的良藥。那個司馬光砸缸的黑暗童話以漫畫呈現,讓人不寒而慄,完全帶出陽光普照對大兒子的諷刺。
本片最難得的地方是用了典型的社會人物和格局,上演了最不典型的戲碼,出獄後的小兒子與父親不斷衝突,又被昔日同夥找上門,所有設計都指向一個無法挽回的結局,結果觀眾以為會爆發的畫面沒有出現,但那股劍拔弩張的戲劇張力已經徹底內化在角色身上。飾演小兒子同夥的劉冠廷那雙眼神一直讓我內心發毛,到處瀰漫不安的氛圍;飾演父親的陳以文的每一個表情都帶有難以言喻的訊息,豐富的演技直達內心。真相的轉折讓人倒抽一口涼氣,電影因此昇華成一部警世寓言,餘韻久久不能散去。
《親愛的房客》
對於房客與房東,以及孩子之間的關係,“親愛”這兩個字可圈可點。電影透過一宗房客被起訴謀財害命的案件,曲折地披露一段男同志戀情,房東的同性戀人以房客的名義搬進來同居,在他過世後幫他照顧病重的母親和前妻所生的兒子。如果他是女生的話,一切可以視為美談,但現在成了難以被理解的付出,還因此在愛人母親病故後惹來官非。
莫子儀的演出比劇情還要精彩,那種用心不用力度的演繹叫人折服,說著對白之際眼淚不著痕跡地流了出來,比嚎啕大哭更有說服力。你可以從他的眼神看到不同層次的愛意,對戀人、對孩子、對老人家都有不同的處理。這樣一個隱忍的角色,情緒不會隨便發作,那份壓抑和關懷不斷透過做家務、接受盤查、回憶舊事來傳遞,整體上收發自如。
陳淑芳每一回喊痛,聲音都直戳內心深處,幾個畫面已經把這個關鍵角色交代得綽綽有餘;小孩雖然長得一張厭世臉,但勝在自然不造作。案情雖然憑小孩一句話而逆轉,但結局淡化的處理剛好為電影留下想象的空間,不多也不少。
《孤味》
“把一件事情做好,那孤獨又有什麼關係”,電影沒有說出這句話,但用了兩個小時帶出這種老一輩的生活哲學。全片就是一群女人的戲,卻圍繞著一個已經去世的男人展開,裡面有很多精彩的群戲,飯桌上的、葬禮上的、房間裡的,角色越演越出彩,多得那些瑣碎無章的對白。
因為氛圍掌控得當,每一位女角都發揮不俗(尤其是大女兒謝盈萱),籍著閒話家常把角色刻畫得入木三分。陳淑芳不動聲色地帶動全場,句裡行間都是化不開的怨恨,但始終保留一份昔日情感,讓最後籤離婚書燒掉那一刻的放下順理成章。與第三者的相遇竟然如此平和過渡,場面一點也不突兀,全片不少情節看似八點檔,但處理衝突的手法一點也不八點檔。
三姐妹的題外話都是現代女性面對事業、家庭、疾病的困境寫照,對比母親當年一路走來的艱辛,分外有意思。從抱怨、同理、諒解到釋懷,整個過程極其細膩,一部因為男人而起,最終卻保留了女性尊嚴的電影,從哪一個角度來看,都是不可多得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