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五峰習聖罷,乾竺化身歸。帝子傳真印,門人哭寶衣。一囊窮海沒,三藏故園稀。無復天花落,悲風滿鐵圍。”這是唐朝詩人陳陶寫的詩,其題為《哭寶月三藏大禪師》。三藏禪師就是唐三藏,又稱玄奘,他本來姓陳,是我國唐朝人氏,一生專門從事於佛學的探索與研究,在我國民間,唐三藏的名聲至今還廣為流傳。

有的人可能執迷於《西遊記》裡的故事片段,認為唐三藏是金禪子轉世,道深緣廣,所以才能建不世功業,受萬世膜拜,殊不知唐三藏在歷史上還真有其人,而且西天取經也確有其事,他一生所受磨難也並不比神話裡的唐三僧好多少,但是他仍然堅持一心向佛、一心為佛、榮辱不驚,為我國的佛教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且不說唐三藏取經路上的辛苦,單單就從他取經歸來所受磨難,就是常人無法忍受的。據說三藏晚年遭皇帝軟禁,疾病纏身跌倒後圓寂,後來大唐百萬子民痛哭送葬。雖然死後享無上榮光,但在軟禁期間,有病不能醫,行動無自由,讓病魔活活地折磨而死,這對於一個在當時已經是我國宗教界唯一的領袖人物而言,得受多大的煎熬呢!

所以我國有位名人曾說過這樣的話: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腹,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唐三藏作為我國佛教界裡的聖人之所以能有那麼大的成就,並不是因為他是金禪子轉世,而是因為他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一心求佛才終有所成的。

說到唐三藏晚年的悲慘生活,其實比起他去西天取經所受磨難來,還真是不可同日而語。唐三藏13歲出家,21歲持齋受戒。這期間他遍遊大川南北,直到公元627年才決心去西天取經,當時的唐三藏並不是像《西遊記》裡那樣,作為唐王李世民的御弟被派往西天取經的,而是被朝廷拒絕出境,進行“偷渡”出境的。

這在當時的唐朝得要多大的膽魄呀。據史料記載:唐三藏採取“晝伏夜行”最終才出了玉門關。一路上唐三藏途經數百個國家,歷時17年。像沿途的高昌國、庫車、塔什卡、撒彌罕城、蔥嶺、阿富汗、巴基斯坦、迦溼彌羅國等。直到貞觀五年,也就是公元631年,唐三藏才抵達相當於佛門的最高學府――那爛陀寺。

特別是在曲女城召開的5年一度的“無遮大會”上,他受到戒日王的特別禮遇。讓他有機會參加此會併成為會上的主論師。當時參會有18位國王,3000多位頂尖學僧,2000多位外道精英,唐三藏高座講壇之上,面對四面八方僧侶們的提問,他都能一一作出回答。會後他被大乘僧眾尊為“大乘天”,被小乘僧眾尊為“解脫天”。一時佛音遠播,名震異域!

唐三藏動身取經時不到30歲,直到公元645年他才回國。這時的他已經40多歲了。但是當他重新踏上故國之際,他迎來了我國唐朝官民的舉國歡迎。當時的史料是這樣描寫的:“道俗相迎,傾都罷市”。可以想象當時的場面有多大,比皇帝出巡可氣派多了。但是俗話說“槍打出頭鳥”。唐三藏也因自己的名聲而被捲入政治漩渦,使得自己晚年遭到皇帝軟禁,疾病纏身不能醫治,終究因病圓寂。讓百萬大唐子民痛苦送葬。

其實作為僧人,唐三藏本就已遠離塵世,更別說染指政治了。但是作為唐朝的皇權統治者,對他的名頭太忌諱了,或許是害怕他在民間或朝臣之間興風作浪吧!因此皇上將他招到身邊,名為聽他講道參禪,實在是將他軟禁於皇宮之內,防止他借佛教生變。

9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盛勢》美人出演盛世美人攻,我對妖兒的《山河令》真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