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發生過一件令人嘖嘖稱奇的事,這件事的關鍵就在於一個人的內心是否真正釋懷。
有一位家境十分豐厚的女施主,不管是個人條件還是家庭背景,都無人能及,而她本人卻不開心,周遭也沒有知心好友。為此她向無德禪師請教,該怎樣才能讓自己更具有吸引力,從而獲得他人的欣賞。
無德禪師告訴她:“真心對待各式各樣的人,寬懷對待所有人,注意多說、多聽、多做、多用禪話禪音禪事、禪心,那你的魅力便越來越”聽完這話,女施主又問:“什麼樣的話才是禪話呢?”無德禪師道:“禪話,即令人高興的話,真誠的話,謙遜的話,對別人有益的話。”
女施主接著發問:“我該如何辨別禪音呢?”無德禪師回答:“所謂禪音,就是不去計較一切不好的聲音,當別人辱罵自己時慈悲以待,把別人的誹謗等各種不好的話語當作是對自己的激勵。”女施主再問道:“該如何踐行禪事呢?”無德禪師:將自己的錢財等施捨給他人,幫助與自己無關的人,為別人服務,只要是不違背佛法真諦的事就是禪事。
女施主更進一步問道:“又該如何理解禪心呢?”無德禪師道:“禪心即眾生平等,有一顆願意包容他人,願意為他人服務的心。”聽完禪師的指示,女施主改正了以往一切不好的行為,不再驕奢難處,不再自恃家世與美麗,而是謙遜待人,體貼關懷家人與同事,一段時間後便得到了周圍人的廣泛認可。
經過禪師開導後的這位女士,心態發生了變化,相由心生,很快地,魅力就體現出來,由此也收穫了她想要的幸福。不是隻有她才可收穫這奇妙的魅力,倘若我們願意更加包容他人,學會寬懷待人,不去過分計較細枝末節,幸福也會在不遠處等著我們。
天涯離我們有多遠?答案是不遠。岸並非遠在天邊,只要你學會放棄與割捨,所在地即岸之所在。參照本如禪師有一首《領悟偈》是這樣說的:“處處逢歸路,頭頭達故鄉。本來現成事,何必待思量。”面對是是非非,不要錙銖必較,過於偏執。你費盡心思想到達的地方,可能就在你身邊。盲目往前走,並非正確之道。
通往幸福之道的鑰匙,便是堅持平心靜氣,努力讓自己做一個更釋懷的人。學會不斤斤計較不東張西望,堅定向前走,那這時候的你便身處幸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