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姻緣是什麼?初始之時,兩情相悅,絢爛之極,在我們憧憬一個美好的結局之時,潮起潮落,未曾想到,故事已然落下了帷幕,無疾而終,不是結局,也是結局。古人講: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不惘然又能如何,緣聚緣散,雖曰人事,豈非天命!求個明白不容易,糊里糊塗不甘心,難難難!此即以心為形役,無法自脫。

人們慣於將緣分與姻緣混用,實際上姻緣特指人與人之間婚姻上的緣分。此姻是終,此姻是始。說它是終,是我們慣於將婚姻作為男女關係的一個階段性結果,婚姻是我們的傳統。說它是始,婚姻是一段新生活的開始,伴隨著婚姻的到來,人生開啟了新的階段。方始方終,方終方始。今天的幸福或許開啟了明天的不幸,明天的不幸或許又為後天的幸福埋下了種子。姻起緣空,緣起姻空,大抵如此。

遙想當年,郎情妾意,卻是有緣無分。緣是一場相遇,風花雪月,浪漫之至,姻是柴米油鹽,雞毛蒜皮,瑣碎之至。

花自飄零水自流

老話講:婚姻不是兩個人的事,是兩個家庭的事。年齡稍長之人常以此規勸年輕人,年輕人多嗤之以鼻。待真正步入婚姻殿堂,面對三姑六婆複雜的人倫關係,卻又將此話奉為圭旨。待成為了所謂的過來人以後,看到愛情至上的年輕人,又開始了新一輪苦口婆心的說教。

我們在大街上看到一朵鮮花,會覺得賞心悅目,然將此花采下來,帶回家沒多久,多半會枯萎。因為人們只看到了這朵花的明豔,而忽略了明豔背後,是滋養它的土壤。當你有條件提供相近的土壤時,或許能夠保留它原有的光澤。當你沒有與之配套的土壤,只能眼看著花朵一天天凋零。往往越漂亮的花,越嬌嫩,對外部環境的要求越高。把這個問題研究透了,就會明白為什麼古人講門當戶對。我國的國情決定了當你對一個人心生愛慕時,所面對的不僅僅是這個人,還有這個人背後龐大的家庭背景。

古人的婚姻先考慮土壤,各方面條件差不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事就成了。亦有娃娃親,雙方父母為世交,給孩子結個娃娃親,小時候是玩伴,長大了是夫妻。好處在於規避了雙方家庭的磨合,一步到位,直接以親人相處。這在現代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今人追求愛情,崇尚感覺。

古人未必不懂情愛之事,在人的世界裡,無非是精神和物質,無非是古人覺得人們憑藉感情在一起,是虛無縹緲的,尚且不如物質來的穩定,牢固,故而先考慮門當戶對。門當戶對不僅是物質儲備多少,更是家庭背景與階層的匹配程度。

門當戶對以外,亦有女攀高門之說,主張女孩嫁到一個比自己家階層稍高的家庭。為什麼呢?人都是就高不就低。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中國人是不主張下嫁的,比如說女孩未出嫁前在孃家頓頓大魚大肉,嫁過去以後頓頓是青菜白飯,心理自然覺得委屈,而女孩的婆家已經傾盡全力,就是這個生活標準。雙方心理上有意無意會產生落差感,本是件無關對錯之事,然長此以往,矛盾就產生了。

這是本俗帳,然人吃五穀雜糧,生活在俗世,沒有一個俗字,如何生活呢?我們捫心自問,覺得自個委屈嗎?也挺委屈,可委屈了自己也未必能成全他人。我只有一個饅頭,我可以不吃都給你,但你想吃的是包子,勉強吃了饅頭,就不會覺得委屈嗎?人們講,有情飲水飽,到底飽不飽,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現代人的婚戀觀打破了中國幾千年來的婚姻制度,無須批判古人,亦無意苛責今人。古人封建,卻有跡可循,按照社會約定俗成的規則執行即可。今人自主,卻無跡可尋,雖破而未立,從而造就了許多的新問題。

這些新時代中的新問題,需要當下的年輕人以智慧和包容去化解,智慧是思索問題時的格局和眼界,包容是解決問題時的心態和境界。只有智慧,沒有包容,就成了狹隘的小聰明;只有包容,沒有智慧,則會被生活打的節節敗退。

無常為常

現在有一類文章很受未婚青年推崇,內容大抵是以過來人的口吻告誡年輕人,在婚前需考察配偶哪些方面,並配以標準答案,按圖索驥,即可覓得如意郎君。

我很能理解為什麼這類文章受到推崇,因為婚姻的確是人一生中的大事,每個人都希望有人指條明路。但往往這種文章起到了反面作用,加深了人們對婚姻的焦慮感。原因大抵有二:一是人的行為不可量化,同一種行為所對應的是不同的心理,不去以心換心,而倡導人們模式化,套路化,可謂謬矣。二是人生具有不可控的一面,這不可控的一面又集中表現在人性的不可控。一個完美的結婚物件,符合所有的標準答案,也未必能求仁得仁。經常有已婚人士控訴自己的愛人婚前婚後判若兩人,簡直大跌眼鏡,可見婚前偽裝的太好了。與其說偽裝,不如說是變化。這個世界每時每刻都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心的變化實在不足為奇。

這種變化不僅發生在對方身上,同樣伴隨著時間空間的變化,自身的狀態情感認知也在悄無聲息的發生著變化。做戀人時的海枯石爛是發自肺腑的,婚後的相互厭棄也是客觀的。人們喜歡拿後者否認前者,兩者有一定關係,但也可以同時成立,不矛盾。

失敗的婚戀中人們大都喜歡強調主觀原因,諸如移情別戀,諸如物質原因。歸根結底,是變化產生了,這只是世間萬物變化中極其微小的一部分。任何事物有成就會有敗,這是一種必然,你接受了成的一面,就必然要承受敗的可能。太陽東昇西落,花開花謝,緣分亦然,緣聚緣散,緣盡成空。千頭萬緒的原因,不過一句話,緣分盡了。僅此而已。

道是規律,接受變化,順應變化,看開放下,便是緣道而行。什麼是修行?這就是修行!

爾卜爾筮

面對未知的婚姻,人們總想抓住點什麼,亦有人將希望寄託於占卜玄學之上。每個來算命的人都會聲稱自己信命,試圖透過窺探命運以趨吉避凶。 話雖如此,我知道,這些人並不信命,而是在絕望之際尋求一個僥倖。譬如問能否複合的人,從來不會因為卦象顯示覆合不忘而接受命運,這種情況不用勸,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裡,這個人會再找許多人占卜,看能否複合,緊接著是做和合法事,姻緣符之類的。會走許多彎路,有許多波折,最終接受現實。

曾經有位朋友請我占卦能否跟女朋友複合,卦象一出,我說機會不大,他想爭取一下,問我的意見,我鼓勵他去試試。大約過了一個月,他說上次女友並未答應複合,女朋友馬上去別的城市,仍想試一試,於是又佔了一卦,卦象依舊。我說知天命,盡人事,隨你吧。這次隔了半個月,他說已經買了女朋友城市的火車票,臨行前,想問卜一下結果。眾所周知,《易經》有言: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不過事有權變,於是又卜了一卦,結果依舊。大約在當年的年底,他告訴我,女友不願見他,大約是天意吧。自己已經慢慢放下了。

人都是這樣,過程總是免不了的,生活的學費總是要教的,什麼都不必說,該盡的人事總是要盡的,兜兜轉轉,再繞回來,方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否則會留有遺憾的,這種遺憾可能是終生的。卦歸卦,事歸事,情歸情。占卜算命固然可以參考,想做的事不妨大膽去做。有人對正緣很感興趣,大抵人們認為,到了某個合適的年紀,在某個合適的地方,有某個合適的人,與自己一拍即合,兩情相悅,這個人叫做正緣。這是種比較理想化的認知,也是非常主觀的一種認知。

一個人跟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你會認為這是正緣,跟自己不喜歡的人在一起,無論如何,也不會認為是正緣,甚至覺得是孽緣。但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跟自己不喜歡的人生活了一輩子,你說是不是正緣呢?再換個角度講,熱戀的時候卿卿我我,彼此認為是正緣,結婚以後柴米油鹽出現分歧,又認為不是正緣。

問正緣,看似問什麼時候有物件能結婚,實質上問的是什麼時候有合適的物件能結婚。兩字之差,意思千差萬別,兩條腿的人好找,合適的不容易。正緣幾戶是無解的,又要花容月貌,又要兩情相依,又要天長地久。這種婚姻,現實生活中近乎絕跡,人們又憑什麼相信存在這麼一個正緣呢。

從心理上講,人會不由自主地尋求一份安全感,尤其是對於美滿的婚姻生活的嚮往。只有抓住點什麼,才能暫且安心。婚姻的本質就是一種賭博行為,賭博的角度而言,無論你如何精確運算,如何算命占卜,都有著人算不如天算的一面,不如將心安下,以靜制動。

卡夫卡說:戰爭中你流盡鮮血,和平時你寸步難行。現代人的婚戀觀多來源於影視劇、小說等文藝作品。藝術的創作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為了吸引讀者,創造了許多藝術衝突,讓人目不暇接。在這種婚戀觀薰陶下的年輕人,往往都看到了婚戀中頗為絢爛的哪一面,可以為了愛情不顧一切,亦可以粉身碎骨,這都不是問題。但絢爛是短暫的,平淡才是恆常的。這就產生了一個現象,在外部空間十分惡劣的情況下,兩個人可以相濡以沫,緊緊的抱成團,一旦度過難關,進入平淡的生活之中,反而寸步難行。人們只看到了煙花電光火石的絢爛,卻忽視了現實的生活中,充滿了平淡與平凡。

這是《姻緣雜談》的最後一篇,可能許多朋友希冀於文章中可以透漏出什麼尋求好姻緣的秘籍,或者學到什麼方法。結果整篇洋洋灑灑下來,既無秘籍,亦無方法,盡是些粗淺的感悟而已。天下本無秘,有了智慧方能化解生活中的困惑,有了包容方能接納他人亦是接納自己。智慧和包容是現代社會的稀缺品,所謂稀缺,並非不可知,不可得。但沒有看開,智慧便不可得,沒有放下,包容便不可及。普願大家用包容和智慧,在生活中尋求一份屬於自己的,平平淡淡的幸福!

6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情商高,善於結交朋友的三大星座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