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微博之夜的雛形。

是一個年度的人物、新聞評選。

從2000年開始,由網路媒體新浪和線下媒體南方週末聯合舉辦,連續搞了四年。

到2004年,新華網加入,三大媒體聯合舉辦。

這也被稱作第一屆的微博之夜。

仍然保留了早期的媒體特色,各種年度十大新聞佔主流。

但此後就一概取消新聞評選,以人物評選為主。

而其實“微博之夜”這個名字直到2012年才正式啟用。

但在資料介紹中一直追溯前面數年為第X屆。

有點像今天很多大學追根溯源,一定要把自己搞成“百年名校”才肯罷休一樣。

當然,兩者之間的聯絡還是很密切的,

並非胡編亂造。

而從其變遷軌跡。

可以看到。

剛開始的幾年,港臺演員的比重較大。

隨便翻翻,可以看到一長串名字。

比如首屆,年度魅力男性五個提名香港就佔去三個名額,女性提名港臺合計佔兩個。

又比如次屆,年度男演員38個提名。

港臺演員佔去17個,日韓合計9個,剩下12個是內地演員。

再如第三屆,年度男歌手及男演員均為劉德華,女歌手是容祖兒,專輯是謝霆鋒的《釋放》。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

內地娛樂圈逐步崛起,漸漸佔據了榜上的絕大多數位置。

比如2011正式更名“微博之夜”這一屆,除了李敖、林青霞和李開復,其他上榜者盡數內地。

這個脈絡走向其實非常正常。

微博之夜的初期。

港臺明星都正值盛年,影響力正熾。

內地明星尚在成長中。

到後來港臺尤其香港人員斷層。

內地卻一浪接一浪的洶湧。

此消彼長之下,港臺盛況自然消逝無蹤。

於是,演變為內地娛樂界的狂歡。

比如剛剛過去的2020微博之夜。

所有登場人員,幾乎無一不符合“熱度”一詞的定義。

肖戰、時代少年團、李佳琦、李子柒、王一博、鹿晗、吳亦凡、丁真、張藝興、蔡徐坤、王俊凱、易烊千璽、王源、華晨宇,這些人裡面隨便拉一個出來,熱度都不是港臺尤其香港那批動輒超過五十歲的明星藝人可比的,儘管前不久“偶像之王”劉德華抖音粉絲才突破了五千萬。

當然熱度並不與實力劃等號,年輕人總歸需要歷練。

老明星們數十年累加的作品與個人能力、魅力,也非一時當紅就可抵消。

但至少能說明內地娛樂已經全面崛起。

新人輩出,可謂盛世。

翻看了一些新聞。

多數把目光盯在造型和顏值的爭奇鬥豔上。

誰失措、誰又得體,種種零碎花邊。

其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新浪之夜的評選,算是一種年度表彰。

不管你是憑人氣,還是憑作品。

上得臺來,都是實力。

起碼符合“熱度”標準。

當然從長遠角度而論,始終會是作品為王。

比如易烊千璽。

以《少年的你》聲名大噪,年僅二十,即提名金雞、金像影帝。

後續電影作品不斷。

《送你一朵小紅花》剛上映罷,接下來《世間有她》即將來襲。

正在拍攝中的《長津湖》亦有極大機率爆發。

比他年齡更大一些的鹿晗、吳亦凡。

之前也是片約不斷。

但他們並沒有很好地抓住機會。

尤其沒有將演技打磨出來。

對個人職業生涯而言,其實特別可惜。

新一代的共同特點,是外型出色、極具個性。

這是一個極好的基礎。

若能專注於個人技能磨礪與成長。

前途不可限量。

這一點可以參看周杰倫。

他以音樂崛起的同時,電影資源亦迅速集中。

雖然收穫了一些肯定。

但後期在演技這塊始終薄弱。

不然其聲望還能更上一個臺階。

再回推遠一點看。

香港四大天王的屹立不倒。

其根本是自身能力以及各個領域作品的過硬和紮實。

各自數十年前的歌,今天還在傳唱。

郭富城兩三年內即實現唱功的大幅躍進。

更於後期於演技層面不斷突破。

張學友專心耕耘歌壇,卻也曾六度提名金像。

黎明中期電影作品極其強悍。

劉德華一直長紅。

直到今天。

劉郭二人,仍領銜香港影壇。

奮力爭先。

前浪的意義。

除了可以用來仰望和回顧。

還可資後浪借鑑。

5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林心如和偶像劇女王聚餐!私下全是素顏認不出,45歲林心如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