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一直以來,人類對天空、宇宙的探索與幻想,從未停止過。

腦洞大開的神話故事和藉助不斷精進的儀器進行科學觀測一起,我們對宇宙的認知越來越多,對宇宙的暢想也逐漸豐富。

19世紀,火星上發現了運河?

1877年火星衝日期間,時任米蘭布雷拉天文臺臺長斯基亞帕雷利(Schiaparelli)繪製了一幅火星全球地圖。他在發表的同時,宣佈他在火星上看到了貫穿大陸的纖維狀“海灣”,或者說,他在火星上發現了 “運河”!

1877年斯基亞帕雷利繪製的火星地圖

1882年,他再次宣佈了自己的發現,他說:“在某些季節裡,運河變成了雙行線……地球上沒有類似的結構,因此這是火星上的特殊結構。”並強調:“這種特殊結構是火星人為農業灌溉修築的水利工程。”

由於他此前對火星地貌的命名廣為人們接受,他的地圖和“河道”主張也很快被當時的人們所接受,並在歐洲興起“火星熱”。

(當然,事實上,這些不過是大氣抖動導致的成像不佳、望遠鏡倍率過大造成成像過暗,再加上觀測者意識中對於“運河”的主觀想法導致的。)

《星際戰爭》的誕生

於是,歐洲人對火星興趣高漲之時,1898年,一本引起群眾恐慌的小說《星際戰爭》面世了

作者威爾斯在小說中描繪了一場火星人對地球的侵略戰爭:因火星環境變化而面臨滅絕的火星人開始入侵地球,他們憑藉先進的武器輕而易舉地擊敗了軍隊,所向無敵。正當火星人準備向全世界展開攻擊時,地球上的病菌卻輕易地攻破了火星人的免疫系統,使他們全部染病身亡。

這本書開創了“外星人入侵”題材的先河,乃科幻小說開山之作。

知名電影人奧遜·威爾斯將小說改為廣播劇,有部分觀眾信以為真,認為外星人真的入侵地球,在當時甚至產生了—定程度的恐慌。

作者成就

這本書的作者赫伯特·喬治·威爾斯是英國科幻小說的奠基人,被譽為“科幻界的莎士比亞”,與法國科幻作家凡爾納並稱為“科幻小說之父”, 4次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

他的作品最為人知的是:《時間機器》(1895)、《隱身人》(1897) 和《星際戰爭》(1898)。

在《星際戰爭》一書中,他不僅探討了“可能是什麼”,並且對“應該是什麼”也提出了質疑。對當代和後世而言,威爾斯的影響力是無可置疑的。

他的作品成功預言了飛機、坦克、太空旅行、核武器、類似全球資訊網等事物的出現,直到今天還影響著人類對科學、文學和社會問題的思考方式。

小說帶給我們的,不只是故事

21世紀的我們,對於太空、病毒、微生物、生態平衡等等有了比百年前更深的認知。儘管如此,書中展現出的超前性還是震撼了我。

我想,模里西斯的渡渡鳥當時也一定雄踞自己的窩大,大談那一船來搜尋野味的水手。“親愛的,我們明天就啄死他們。”

火星人注意到這種訊號,無異於人類注意到牛的一聲叫喚。

作者描述火星人的進食:

火星人從活的動物身上吸血,血液透過小小的輸液管直接注入他們的器官。

一想到這我就噁心……但人類也別忘了自己是怎麼吃兔子肉的,兔子也有智力。

最後,火星人沒有死於人類的抵抗,卻死於地球的微生物:

病菌殺了他們,像殺死紅草一樣。對於病菌來說,他們的生理系統赤手空拳。火星人在摧毀了人類最強大的武器之後,他們被英明的上帝創造的、地球上最卑微渺小的東西殺死了。

《星際戰爭》展現給我們的,不僅有人類對文明關係的思考,還有火星人入侵帶來的社會變革和秩序變化。在極端的末日環境下,人類原本怡然自得的禮讓、謙遜、階層,變成了搶劫、掠奪、生死麵前各安天命……

如果火星人佔領了地球,那麼人類唯一的出路,就是“傳承和增長知識”。

“在這場大戰中,人類……一定學到了憐憫,憐憫那些被我們主宰,受我們折磨沒有智慧的生物。”

5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邊城浪子》八個天下第一,李尋歡成不敗神話,阿飛成第一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