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察氏去世後,封為孝賢皇后,後位空虛,嬪妃們都開始起了爭奪後位的心思。純貴妃被金玉妍一番諂媚,生出了上位的心思,積極籌辦孝賢皇后的葬禮,而這一切都被皇上看在眼裡。
其養子大阿哥永璜和兒子三阿哥永璋也爭當出頭鳥,希望藉此機會能夠給皇阿瑪留下好印象,然而結果卻適得其反。
大阿哥和三阿哥在孝賢皇后葬禮上沒有表現出哀痛傷心的樣子,最終惹得皇上大怒,宣佈從今往後大阿哥和三阿哥不可能成為太子。
這一番鬧劇,終是將純貴妃的念想化作了泡沫。
純貴妃失利後,金玉妍又想上位,於是陷害如懿與安吉大師有染,真相破了之後,金玉妍不僅失去機會,還將肚子裡的孩子給作沒了。
如懿本來就是皇上自己選的嫡福晉,只是因為其姑母烏拉那拉氏的原因,最終與嫡福晉失之交臂,成了側福晉。
孝賢皇后去世後,皇上心裡便屬意如懿為皇后。雖然如懿並沒有成為皇后的心思,但因為愛著皇上,所以答應了皇上成為皇后,與他一同站在無人之巔。
如懿的封后大典十分壯觀,如懿從宮中出來,一路上都有人朝拜,順著鋪好的地毯一步一步向皇后的寶座走去。
站在雲頂之巔的,是她心愛的男人,這世間的帝王,等著她,盼著她,與君同側。
如懿走著,鞭子便響著,聲音清冽。那麼為什麼會有人在封后大典上甩鞭子呢?
回看如懿傳,在第三集乾隆的登基大典上其實就有人甩鞭子(估計這兩次大典都是一塊拍的,甩鞭子的人鏡頭都一模一樣),而這甩鞭子也大有講究,它是朝廷舉行重大典禮時接受群臣朝拜時禮儀中的一個環節,而且早在清朝以前啊,就有了。
有關它的起源,宋代人高承《事物紀原》這樣寫道:"鳴鞭,唐及五代有之。"其實,他自己也沒弄清楚什麼時候開始的。
宋徽宗年間的《東京夢華錄》開始有明確記載,皇帝出行的時候,駕近,就會排列橫門十餘人一起擊鞭。
清朝自康熙八年以後,每次"朝會"都有兩次"鳴鞭":一次是皇帝從中和殿出來到達太極殿(金鑾殿)時,鑾儀衛官高喊“鳴鞭!”於是響三下淨鞭;還有一次是典禮完畢,又響三下淨鞭,皇帝起駕回宮,群臣才退下。
而這甩鞭子既叫"淨鞭",也叫"靜鞭",用黃絲編織而成,鞭梢塗蠟,打在地上很響,目的就是警告臣下:皇上即將駕到,重要典禮就要開始,大家要立即安靜,所以叫"淨鞭"或"靜鞭"。
皇上親自去做事,往往稱作“御”,比如“御駕親征”、“御臨”等。“御”在早期是駕駛馬車的意思。後來漸漸衍生為治理國家和統治的意義。
皇上治理國家就好比在駕駛一輛馬車,是拿著鞭子駕車的人,而甩鞭子就是在預示著皇帝是拿著鞭子掌控一切的人,也是皇權的象徵。
所以如懿的冊後大典上甩鞭子也就意味著她將成為統治後宮諸嬪妃的皇后。是榮譽,也是重任。如懿一步一步地朝著站在雲頂之巔的皇上走去,站在他身側。
END
本期看點:淨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