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抽出時間,查資料,找資訊,看影片,
“惡補”了關於慈善公益事業的若干基礎知識,
學完這些知識,產生一些聯想,
零零星星,記錄於後。
一、關於慈善與公益
什麼叫慈善,什麼叫公益?
中國主流輿論,大抵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慈善是慈善,公益是公益,
二者不是一回事,主要區別有三:
一是主導不同。
慈善以社民間組織為主導。
公益事業則以政府為主導。
二是物件不同。
慈善面向個體,解決個體問題。
公益面向大眾,解決社會問題。
三是動因不同。
慈善是公民自救和自治行動。
公益是公民自覺的責任履行。
以上說法,仔細琢磨,好像講得比較模糊,似是而非,
最終還是沒有弄懂,到底什麼是慈善,什麼是公益?
第二種說法:慈善與公益,就是一回事,
二者內容差不多,沒什麼本質區別。
以上兩種說法,老詹認同第二種,
因為,我信奉“大道至簡,通俗易懂”。
原本簡單的事情,切莫人為地給弄複雜了。
從本質講,慈善與公益,原本就是一回事,
說去說來,八個字可以概括:
自己掏錢,幫助別人。
這就是慈善,也就是公益。
何必分得那麼清楚,搞得那麼複雜呢?
二、人們為何產生慈善行為
人們為何產生慈善行為?
我以為,這可以從兩個維度去尋找根源。
維度一:人們需要幸福感。
俗雲:給予也是幸福。
這是很多人的切身體會。
自己掏錢,幫助別人。
在旁人看來,這是自己給予別人幸福,物質的幸福。
在自己看來,內心因為給予、因為助人而得到一種滿足,
這也是幸福,精神的幸福。
維度二:社會需要三次分配。
人類財富,可以分為三次分配。
第一次分配,勞動。
即,市場按照效率原則,按勞分配,
有能力者,就掙得多。
第二次分配,稅收。
即,政府按照公平原則,稅收調節,
收入愈高,繳稅愈多。
第三次分配,慈善。
即,個人按照心理需求,捐出錢財,
損出愈多,愈感幸福。
一般說來,個人財富愈多,愈會有慈善的衝動,
因為,錢再多,到了一定極限,全都是紙。
高樓千幢,夜眠七尺。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當此時也,慈善捐贈,便成為一個極好的選擇,
它對於增強個人的幸福感,大有好處。
這也是人們產生慈善行為的心理依據。
三、慈善的需求與供給
當今中國,慈善的需求,相當強烈。
越是貧窮的地方,越是兩極分化、人們日子過得艱難的地方,
越是需要慈善。
所以,慈善的需求領域,非常廣闊。
慈善的供給,即,有能力的企業和個人,
自願地將多餘的財富部分地捐贈出來,
去幫助那些貧窮的、因兩極分化而日子過得非常艱難的人們。
當今中國,實力雄厚、可以為社會捐贈的企業不少,
身家數千萬數億甚至數十億的人,也有很多,
所以,慈善的供給,相當充裕。
四、誰為慈善搭橋
既然需求十分強烈,供給也很充裕,
為什麼中國慈善這塊蛋糕做得並不大
每年全國慈善捐贈款,比起發達國家,非常非常少呢?
一個重要原因是,
缺乏數量充足質量穩定的組織,在需求與供給之間搭橋。
能夠在供需二者之間搭橋的組織,
須具備兩個條件,
一是動員能力。
要能設計出好的專案,讓捐贈者動心,
一看就眼睛一亮,有捐贈的衝動。
二是信任程度。
再好的專案,因為中間組織的信譽度太差,別人不相信,怕上當,
所以,有能力捐贈的企業和個人,遲遲按兵不動。
五、分析幾個案例
曾與一位朋友聊天,說起慈善事業,
朋友說,說句實話,我並非沒有能力搞點慈善捐贈,
捐個十萬八萬的,應該不是什麼難事。
但是,其一、捐給誰?誰是我信得過的組織?
紅十字會?慈善總會?殘疾人協會?社群居委會?
其二,圖個啥?搞完捐贈,啥也沒留下,我圖個啥呢?
假如,捐贈以後,某某組織,給我送一像框,
裡面有張捐贈證明,某年月日,某某某人,捐贈多少,
最好再附一說明書,我這十萬八萬,怎麼用的,用到哪兒去了?
那麼,今後,我的子孫後代,不也會受到教育嗎,
想當年,我的爺爺,如何如何如何……
這不也是一種良好的家風傳承麼?
又與一位企業老闆說慈善。
老闆說,如今搞現代企業,除了多創造效益,多給國家納稅,多安置員工外,
還得要有一個良好的企業形象。
所以,但凡有點實力的企業,每年都要搞些慈善公益活動,
但是,其一、哪個組織可以設計出好的專案,
讓企業既心甘情願掏錢,又能取得良好社會效益呢?
其二、企業搞了慈善公益,怎樣才能最大化地形成傳播,
讓企業的形象由此而提升一層呢?
如果能夠做到這兩條,
那麼,企業出個幾百萬幾千萬,算得了什麼呢?
那可真是物有所值呀!
六、出幾個主意
老詹從來沒有搞過慈善。
廉頗老矣,也不可能再搞什麼慈善。
但是,腦子不老,智慧尚存,出點主意還是可以的。
比如,慈善組織的名稱,還得取得巧妙,
陳行甲在深圳創立了恆暉公益基金會,
如果他還要再搞慈善組織,我建議取名“心佳”為好,
心佳,與行甲諧音,別人一聽就曉得,
哦,這是陳行甲創立的慈善組織呀!就會天然產生信任感和親近感,
而且,“心佳”二字,恰恰與慈善的本意“精神幸福”暗合,
豈非一個絕妙名稱?
又如,慈善是需要大張旗鼓製造聲勢的,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嘛。
雖然,確實有一些默默無聞悄悄行善而不願聲張者,
但是,絕大多數人,捐了錢,做了好事,總還是希望人們知曉的。
哪家慈善組織,如果搞慈善年會,
我想到一個名稱,可以叫做“施亦福(SYF)慈善年會”
施亦福者,施與捐贈,也是一種幸福也。
這不與慈善的本意,非常吻合嗎?
好了,剛剛入門,學了一點慈善ABC,
便在這裡依裡哇啦賣弄一通,
信口開河,全外行話,
各位就那麼隨便一聽,
哈哈一笑,拉倒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