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很多領域都在大聲讚揚正念和冥想,無論是名人透過冥想來健身、提升思維能力,還是科學家鼓勵正念練習,緩解情緒和壓力,它們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進入我們的視線,逐漸成為一種新的潮流!
但是正念和冥想有什麼區別呢?一定有很多人,就如同曾經的我一樣,對二者一頭霧水,今天就聊聊它們的區別。
定義的不同01 冥想
“冥想”來自於英文“meditation”的翻譯,冥想(meditation)這個詞來源於梵文的dhyana,中文翻譯成“禪”。在英文裡面meditation(冥想)與medicine(藥)是同樣的詞根,所以在西方人看來,冥想是一種“身心治療”的方法,有時“meditation”也被翻譯為“禪修”。
冥想是指個體透過調整自我的身體和思想所建立的一種特殊注意機制,冥想訓練有助於改善個體心理過程(Cahn & Polich, 2006)。
其他有關冥想的定義:
冥想,是在安靜及靜寂的環境中,閉眼後透過思維引導感官的思考及思維散發,是一種凝神緩解壓力的方式。
印度瑜伽師們將冥想視為實現入定的一項技法和途徑,把心、意、靈完全專注在原始之初之中;最終目的在於把人引導到解脫的境界。
但從佛法的角度來講,解脫更重要的是”見地“,方向比努力更為重要,而不單純依靠冥想或禪修就能夠達到解脫的境地,因此佛法和其他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八正道“,以獲得究竟的自在和無煩惱的狀態。
但是透過冥想,我們訓練自己的心變得寧靜平和、專注而警醒,這是共同的一個認識。
02 正念
正念(Mindfulness)是一種存在狀態。現代正念(指標準化、實證化和結構化的正念)發起者——卡巴金博士將正念/靜觀定義為:“有意識的、不加批判的,留心當下此刻升起的覺察”。
Mindfulness is paying attention in a particular way: on purpose, in the present moment, and non-judgmentally.
我們這裡更多講述的是現代正念,其核心詞:溫柔且有意地覺知、不評判,如實看待當下。
正念最核心的品質源於其所蘊含的9個態度:初心、不評判、接納、耐心、放下、不用力、信任、感恩、慷慨。
心理學家給正念的定義是一種與注意力和覺察相關的心理特質。雖然正念源於古老的佛教禪修(meditation),但在當前的入世應用中常常是不涉及宗教背景的。
研究正念的心理學家約翰‧卡巴—金(John Kabat-Zinn)這樣解釋:“(正念覺知)就是有意識地摒除觀念、專注當下,關注經驗的展現。”
卡巴金博士把其開創的MBSR(正念減壓,八週集體課程)視為一種教育和身心健康課程,而非心理治療。心理治療領域對MBSR的引用很多而心理學家又發展出一些基於正念的療法,最具代表性的方法有:MBCT(正念認知療法,幫助反覆發作的抑鬱症患者預防復發,也可以用於健康人群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由Mark Williams 等三位認知治療學派的學者開創,借鑑了MBSR的很多要素,課程設定和MBSR相當接近),ACT(接納和承諾療法,由Hayes開創,核心是由六個要素構成的關於“心理靈活度”的框架,包括正念和價值承諾兩大部分,不要求專門的靜坐),DBT(整合了正念技術,針對邊緣人格障礙治療)。
此外,正念與具體工作領域相結合,產生了大量應用型發展,如Mindful Eating(正念進食),Mindful Birthing(正念育嬰與分娩),Mindful Parenting(正念養育), MBCTCa(針對癌症病人的正念認知療法),Mindful Teaching and Learning(正念教學),Mindful Leadership(正念領導力)......等等。
正念已成為一棵大樹
小結:正念與冥想二者存在相互關聯,但又不完全相同。一些學者在研究與應用中經常將二者通用或者混淆。
在很多層面二者有相似之處,但在練習方法和具體的效果對比上,還是有所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