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禁止進口臺灣鳳梨,羅志祥為復出認購200箱,鳳梨到底是啥?
近日國家宣佈,從本月起暫停從臺灣進口鳳梨,理由是多次在臺灣輸入的鳳梨上,發現了介殼蟲,簡單地說就是臺灣鳳梨質量不過關,食用臺灣鳳梨,有可能對消費者造成不良影響。
此禁令一出,對臺灣果農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因為大陸是臺灣鳳梨的主要市場,但臺灣部分宵小之徒,也不知道哪裡來的迷之自信,大放厥詞說:要全臺灣人團結起來吃鳳梨,只要每天每人吃18斤鳳梨,那麼這個危機就不是危機。
有號召就有相應,此前早就臭名昭著的羅志祥,為求復出立馬宣告,要認購200箱鳳梨。
![](http://timg.juduo.cc/2021/03/95316b611e4b4d94aa45f87f96594d18.jpg)
對此我也只能呵呵了,我們還要吃榨菜,確實吃不起你們昂貴的鳳梨,以後你們都自己享受就好了!
可能有朋友不解,超市裡價格較高的鳳梨,看外形和咱們的菠蘿很相像啊,為啥價格就是高呢?它倆到底是不是一個東西呢?
鳳梨和菠蘿,同屬於鳳梨科、鳳梨屬,從生物學上講,它倆就是一個東西。至於為啥後來有兩個截然不同的名字,這就要從它的出身說起。
鳳梨最早產自巴西,500多年前才傳到中國,後經勞動人民的傳播,一部分在大陸生根發芽,老百姓管它叫菠蘿,另一部分去了臺灣繁衍,當地人把它叫鳳梨。
說白了其實就是一個東西,由於種種歷史原因,導致了名字不同。舉個更形象的例子就是,山東的紅富士蘋果,和山西的紅富士蘋果,因地域生長環境不同,無論是口感和外形上都略有不同,加上臺灣的特殊歷史原因,這才會有鳳梨價格比菠蘿高的現狀。
如果你實在想分清它倆,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辨別:
①觀察葉片:鳳梨的葉片光滑圓潤,菠蘿的葉子邊緣有些小刺。
②切開後的皮厚和孔深程度:鳳梨的皮薄一些,孔深很淺;菠蘿的皮略厚且硬,孔深較深且需要額外用工具清除。
不知道大家更喜歡吃鳳梨還是菠蘿呢?你認為臺灣人民每天每人吃18斤鳳梨,能不能完成呢?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