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時下,學習成長蔚然成風。

不管是在家的,在校的,上班的,都在抓緊一切時間提升自己。

為了實現目標,我們周圍興起一股打卡風:

早起打卡,健身打卡,跑步打卡,閱讀打卡,外語打卡……只要是想得到的領域,都能找到打卡陣營。

這似乎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把大目標化成小目標,既能看到努力的軌跡,又能增強行動的信心,既輕鬆又無痛苦,成功似乎只是時間問題。

殊不知這種打卡只是在消耗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剝奪你的專注力和深度思考能力。

它背後藏著一個隱蔽的心理機制——抓緊時間完成打卡任務就行,學的好不好,有沒有進步無所謂。

不排名不要緊,一排名有些事就變了。

不管之前愛不愛運動,人們都開始衝進大街小巷、公園碼頭、甩開膀子運動起來,無論颳風還是下雨,都抵擋不住他們的熱情。

這乍一看是好事,每天排名激發了人們的運動熱情,既能健身又能社交,多好。

但問題就在這裡,人們運動的動機發生了轉移:

原先純粹是為了身體健康,享受運動帶來的美好,現在卻不自覺地為了自己的成績在排行榜上更好看,更有甚者為此去買裝置或用軟體“刷”步數。

學習成長的打卡活動也是如此。

朋友小美就有這樣的困惑:“我為了學習,建立5個打卡計劃,天天堅持,但是,某個打卡計劃一旦中斷,我就想把它扔到一邊,不願再繼續了。”

他關心的是讓打卡記錄保持完整,而不是讓學習過程保持完整。

而對於學習來說,偶爾中斷又有什麼關係呢?

更有甚者早上5點鬧鐘一響,就在早起群裡打個卡,然後倒頭繼續睡覺;

中毒更深的是,原來學習英語的目標是為了與外國人交流,但時間一長,目標就是每天背20個單詞,於是每天機械地完成,打鉤,卻忘了所學為何,從此陷入為學而學的境地。

有句話說得好:

你可以假裝努力,但結果不會陪你演戲。

所有的打卡都是為了不讓自己陷入痛苦地學習中,給自己找的藉口。

2、打卡完成任務心態,身心分裂

單純地依賴打卡,不僅會轉移行動的動機,還會降低行動的效能。

一件事若遲遲沒有完成,心裡就總是記掛,期盼著早點結束;此事一旦完成,做這件事情的動機就會立即趨向於零。

我在給自己制定打卡任務的時候就有這樣的一個心態:

自己每天都有一個聽書打卡任務,一心想的就是趕緊完成,如果不完成就會落後於人,就像後面有人在催促一樣,並沒有強烈的主動學習的心態,只是單純地想完成任務而已,至於完成的是否高效,已經不在考慮範圍內了。

後來發現這樣的心態很有問題,聽了並不代表就學到了或者學會了,完事就拋諸腦後,一點也不記得了。

這就是打卡心態的特性:

學不到,假裝一下;學到了,立即停止。

所以單純抱著打卡這一心態去學習,很少有主動深入思考的能力,畢竟在任務心態的驅使下,人們關注的是完成的情況,對任務本身沒有更大的熱情。

現代人很難獲得幸福感,多是因為這種快節奏和急心理,但在這種狀態下,生活何其枯燥,它無法讓我們享受過程,只會讓身心緊張、焦慮、麻木和分裂。

在《今日簡史》中,尤瓦爾·赫拉利說:

我和這個世界之間隔著的是身體的感覺。

換句話說,個體生命的本質意義在於身心合一,去覺知真實的生命過程,這其中有禪意、有哲思,也有身心合一、及度專注的學習狀態。

這些與打卡無關,與排名無關,與別人是否知道無關,單純的只是為了感知內容,深度挖掘知識而學習。

3、兩個策略,輕鬆改變

我其實並不反對打卡,很多時候打卡也是一個很好的工具,它也確實可以助推我們持續行動,形成行動慣性,但切不可完全依賴打卡,否則很容易陷入打卡學習的認知陷阱。

要知道打卡只是學習活動的附屬品

那麼如何去做呢?

一個方法是用記錄代替打卡。

每次學習後只做行動記錄,不做打卡展示。

把學習的過程記錄下來,這樣既可以看到自己的學習軌跡,也便於每週每個月的覆盤。

雖然這個看上去和打卡一樣,但這樣沒有打卡的任務壓力,可以將注意力集中在學習本身,而不是完成任務上。

我自己就是用的這個方法,每天聽書打卡任務完成後,都會記錄下來聽書的內容,還有聽書之後的感悟以及思維導圖。

把這些記錄下來,可以清晰地知道自己完成的狀況,以及學習到的內容本身,而不在於完成任務就行的心理狀態。

只要專注於學習成長活動本身,體會其中的樂趣,就能保持強烈的學習動機,化被動為主動學習。

打卡與記錄,看似只是叫法不同,但其中的差別非常微妙,需要悉心體會。

另一個方法就是:設下限,不設上限。

舉個自己的例子:

我在剛開始讀書的時候,每天給自己的要求是看10頁就行,後來慢慢的15頁,20頁這樣一點點的增加,因為在讀書的過程中,前是5分鐘只是在淺層次的看而已,慢慢到後面才會深入書本的內容去理解,去思考。

而如果每次抱著完成任務的心態完成10頁後,你還沒有進入專注的狀態就停止了,那麼將會永遠在淺認知上,而真正的學習收穫往往就在後面的15頁20頁裡面。

前10頁只是下限,而上限到哪裡取決於你專注的程度。

這種策略適用於任何學習活動,它的智慧之處在於規避任務結束後就停止的心態,只要你覺得有意思,你就可以一直學下去,直到自己有些吃力為止。

由於沒有設定具體的上限,比起打卡模式,新策略的能動性要強很多,而且能動性還是可持續性獲取的。

4、寫在最後

於學習而言,保持內在的動機最重要。

保持學習的動機這條路比打卡更難走。

就像一位作家寫到:

做難事必有所得,因為它接近成功的要求。

別讓打卡毀了我們的生活,學習從來不是一件輕鬆快樂的事情,懂得學習的方法才是至關重要的。

這篇文章大部分內容感悟來自《認知覺醒》,學習的意義在於提高認知水平,而不只是形式上的完成任務。

與朋友們共勉

感恩每一個耐心閱讀的你們!

8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迴流焊機器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