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人問我這樣的問題:
為什麼最近很火的技術概念,我卻找不到實際落地的應用場景?為什麼我明明掌握核心科技,做出來的產品卻無人問津?為什麼我即使做出了一款現象級的產品,沒過多久也銷聲匿跡?為什麼我投資一項新科技,最後卻顆粒無收?
為什麼?為什麼?每次聽到這些為什麼,我常常會深深嘆氣。
往往有時春天的播種,夏天的耕耘,沒能迎來秋天的收穫,而是直接進入了嚴酷的寒冬。
因為他們可能掉入“技術採用生命週期”的死亡之井,摔落“技術成熟度曲線”的深深谷底。錯把泡沫當成紅利卻毫不自知。
什麼是技術採用生命週期?什麼是技術成熟度曲線?
1 技術採用生命週期
技術採用生命週期,是指新技術推向市場時,必然會面臨的5個階段。
這5個階段,也分別對應著5種截然不同的消費者。
第一階段,面對的是創新者。
創新者,願意嘗試各種各樣的新鮮事物,時刻關注著科技發展,對新科技有天然的狂熱和好奇。
你甚至不用去找他們,因為他們會滿世界找新東西,自己會主動找到你。
但是這部分人極少,大概佔全部使用者的2.5%。
第二階段,面對的是早期採用者。
早期採用者,是人群中的意見領袖,是我們經常說的KOL。
他們比較願意嘗試新東西,能夠包容產品的缺點,會接受別人的推薦,也願意幫你去宣傳。
但是一定要注意,這個時候因為意見領袖們的宣傳推廣,可能會有很多媒體曝光,不過千萬不要沾沾自喜,更別覺得自己能夠輕易幹掉大公司,顛覆世界。
因為這部分人,大概只佔整個市場的13.5%。他們還無法代表真正的大眾消費群體。
第三階段,面對的是早期大眾。這才是市場真正的主力。
他們不會因為有巨大的車載螢幕而去買一輛電動車,他們需要的是電動車3天不充電都不會拋錨在路上。
只有當技術有明顯優勢,並被市場反覆驗證,這些人有足夠大的安全感時,才會考慮購買。
這群人,大概佔整個市場的34%。
第四階段,面對的是晚期大眾。
晚期大眾,保守而敏感。只有當舊事物“敗局已定”,新事物變得“習以為常”,他們才會選擇接納新技術。
這些人,也大概佔整個市場的34%。
第五階段,面對的是落伍者。
落伍者,是絕對的頑固派。
移動支付?太不安全了,我就是要出門帶現金。電動車?太反人類了,不燒汽油的汽車,根本不是汽車。
他們堅決不會改變,哪怕海枯石爛、地老天荒,都不願意接納新事物。
這群人,大概佔整個市場的16%左右。
這就是技術採用生命週期。新技術推向市場時,必然會面臨的5個階段。背後的本質邏輯,也是人們內心對於新技術的接納程度。
2 技術成熟度曲線
那什麼是技術成熟度曲線?
技術成熟度曲線,也被稱為炒作週期,指新技術在媒體上曝光度隨著時間變化的曲線。也是判斷一項新技術出現、發展、成熟、推廣的模型。
透過技術成熟度曲線,可以明顯看出一個趨勢:
一項新技術誕生時,會以最瘋狂的速度攀升至頂端,然後迅速下滑墜至谷底,之後再緩慢平穩地上升。
用八個字來形容就是:大起大落、平穩發展。
用這個曲線,我們就能看懂很多新技術的發展週期和歷程。
比如1994年的網際網路。
那時的網際網路被瘋狂追捧,大量帶有“.com”的公司獲得資本青睞,都覺得自己能改變世界,市場也陷入非理性的極端狂熱。
直到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無情破滅,大量網際網路公司倒閉破產,哀鴻遍野。網際網路經歷了漫長的寒冬。
後來,經過長時間的蟄伏和探索,網際網路才在2008年、2013年等年份又迎來突破,而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網際網路技術繼續蓬勃發展,進一步成為我們生活的基礎設施。
這段歷史,就是大起大落,平穩發展的過程。
再比如,區塊鏈。
區塊鏈作為一種新的底層技術,被人們寄予厚望。
可是隨著媒體的宣揚、輿論的渲染、技術主義者的鼓吹、加上群眾們的呼喊,可能使其遠遠超出它所能實際承載的價值,區塊鏈逐漸被大家推到了泡沫狂歡的興奮點。
典型的例子,是2017年比特幣價格的屢創新高和瘋狂的ICO。
那區塊鏈現在處於什麼階段?
根據2018年的技術成熟度曲線,區塊鏈處於“大起”之後的“大落”階段。熱情慢慢消散,情緒逐漸冷卻。
我想區塊鏈技術要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之後,經過行業的認真對待和人們的理性思考,才會從谷底重新向上,進入平穩發展的成熟期。
(2018年技術成熟度曲線)
類似的,我們也可以透過技術成熟度曲線,對技術的發展程度做一個參考和判斷。
比如3D列印。
比如自動駕駛。
比如腦機介面。
等等等等。
3 死亡之井
此時的新技術新產品,還沒有完全經過市場的驗證,還存在不少缺點,而且創新者和早期採用者兩部分人群加在一起,也只不過佔全部市場的16%,不能代表真正的大眾消費群體。
於是,大起大落。
如果不小心掉進鴻溝,可能就死了。
所以想從早期採用者到早期大眾,想有大落之後的緩慢爬升,必須跨越中間的“死亡之井”。
那如何才能跨過鴻溝,跨越“死亡之井”呢?
最主要的一點,是要從意見領袖喜歡的“有趣的科技”,變成普羅大眾喜歡的“有用的產品”。要從以前的賺眼球,變成現在的能賺錢。
可以先找到空白細分市場,搶灘登陸。
然後除了提供核心功能之外,還要提供優質的產品體驗,大眾能接受的成本價格,無微不至的售後服務等等。
再然後,用營銷佔據使用者心智,用渠道減小搜尋和購買阻力,讓使用者想得起,買得到。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還是產品,要從只有“超級亮點”,過渡到“沒有缺點”。
這是一條漫長的路,要做好打一場又一場艱苦巷戰的準備。
4 不同階段的創新策略
這兩條曲線,除了能幫助我們看清技術發展趨勢和程序,明白“死亡之井”的邏輯之外,其實更重要的是,能指導我們在不同階段,採取最合適的創新策略,吸引最合適的使用者。
但採取不同策略前,首先你要分辨,你的使用者或者目標使用者處於哪個階段,這樣策略更有針對性。
怎麼分辨?
你可以問一個簡單的問題:你願意買電動汽車嗎?
如果回答:早買了。家裡和公司都裝了充電樁。這人多半是個創新者,或者早期採用者。如果回答:等到路上有隨處可見的充電樁時,我再買。這人,應該是早期大眾。如果回答:等到汽油車被淘汰,路邊沒有加油站時,我才買。這人,可能是後期大眾。如果回答:我就不買,就不買,打死都不買。那他基本上就是落伍者。
明白自己的使用者屬性之後,可以有的放矢。
我簡單的舉些例子。
---
比如你想做一個全新的產品,最開始要用“破壞性技術”,實現“破壞性創新”,做出顛覆的產品。
就像數碼相機之於柯達,智慧手機之於諾基亞,平板電腦之於PC電腦一樣。
但一開始也不要做大規模的消費類產品,因為早期大眾並不接受,目標使用者就應該是最狂熱的創新者。
特斯拉在這點做得特別好。
馬斯克一開始做特斯拉時,沒有選擇售價較為便宜的大眾款,反而是生產價格高昂的跑車,吸引一批忠實的擁躉。
在國外,有矽谷頂級的網際網路大佬,比如谷歌創始人拉里·佩奇、謝爾蓋·布林。在國內,也有像芬尼科技創始人,擅長“裂變式創業”的宗毅這樣的代表人物。他們都是在那個時候,被特斯拉圈粉。
而到了有大量早期採用者的階段,可以考慮用平臺創新。
特斯拉為了實現從“高階”到“低端”,搶佔更多市場時,很重要的一步就是放棄自己的專利,把電動車技術開源。
這一方面當然是為了倒逼自己不斷創新,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跨越“死亡之井”做準備。透過開源自己的技術,與更多人合作,搭建一個平臺,讓更多大眾接受自己的產品。
如果能跨過“死亡之井”,佔據早期大眾,說明你已經佔據了主流市場。這個時候,可以考慮用產品線延伸創新、強化創新、經驗創新。
產品線延伸創新,是因為最初的“爆品戰略”,已經不能滿足大眾多樣化的需求,所以許多公司都會拓展自己的產品線。
比如剛剛提到的特斯拉,從一開始釋出的Roadster,一直到後續釋出的Model S/X/3/Y,越來越親民。
再比如小米公司,從“為發燒而生”,到“讓每個人都能享受的樂趣”。小米生態鏈的產品,越來越齊全豐富
強化創新,是一遍一遍迭代自己的產品,提供越來越好的體驗。
微軟的作業系統,更新到現在已經Win10了。蘋果的iPhone,從1到X,從未停下。
經驗創新,是利用自己的經驗和資料,更加精細化的運營。
比如滴滴,透過積累的大資料,知道每天凌晨1點的時候,某家酒吧的打車需求激增,於是提前分配運力,保證使用者能打到車。
比如美團,也可以透過大資料,提醒外賣小哥:這個地方需要辛苦您一下,把電瓶拎上樓吧,因為這裡容易被偷。
產品線延伸創新、強化創新、經驗創新,是許多公司可以利用的策略,能幫助你搶佔更多市場和使用者。
再往後,到了要佔領晚期大眾的時候,可以用營銷創新、收購更新。
營銷創新,是要讓另外34%的大眾知道你。
有些公司利用新媒體,投放廣告,霸屏刷榜,在消費者心中寫下“只能買我”四個字。
有些公司利用跨界營銷,用聯名款的方式吸引其他使用者。
好的營銷創新,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效果。
而收購更新,是和別人合作。我自己做不來了,那我依靠別人吧。我收購你,我投資你,把你的使用者和市場,給我吧。
最後呢,最後是落伍者的階段。
如果你的產品剛好落在最後一個區間,你當然可以像諾基亞當年一樣,用“科技以換殼為本”,提供各種各樣顏色的手機外殼,搶佔落伍者。
但是也許你更應該考慮的是,如何退出市場,重新再來。
創新者、早期採用者、早期大眾、晚期大眾、落伍者,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策略。
每一種策略,沒有最有效,只有最適合。
前提是,你要分辨自己的使用者在哪個階段,你想要佔領哪個階段。
最後的話
所以回到最開始的問題:
為什麼最近很火的技術概念,我卻找不到實際落地的應用場景?為什麼我明明掌握核心科技,做出來的產品卻無人問津?為什麼我即使做出了一款現象級的產品,沒過多久也銷聲匿跡?為什麼我投資一項新科技,最後卻顆粒無收?
因為掉入“技術採用生命週期”的死亡之井,摔落“技術成熟度曲線”的深深谷底。
你要知道自己的“核心科技”客觀發展到什麼階段,“目標使用者”是什麼樣的人群,採取什麼樣的“創新策略”,才能從春天的播種、夏天的耕耘之後,迎來秋天的收穫。
最後還想多說一句,這個模型不僅是對創業者有幫助,普通人也應該瞭解。
因為有些人常以“技術創新”的幌子做著不好的事情,“泡沫”常常偽裝成“紅利”的樣子。你進去了,可能就“接盤”了。
希望創業者能用“技術創新”做出更好的產品,普通人別因為“技術創新”而上當。
咱不忽悠人,但也別被忽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