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自從它誕生的時候開始,天生賦予它的使命便是去異味,於是便有去腥臊是増香基礎的說法,而對於這一方面的認識,我們中國人可以說獨步世界。我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對於食材的異味有了系統的認識的呢?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也就是公元前三世紀左右,一本《呂氏春秋》中便將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身上的異味做出了區分,食肉動物的異味稱為臊,食草動物則稱為羶,這種清晰的區分為後來的去異味的細分奠定了基礎,而這種對於異味的區分,西方世界直到了近代才出現。
我們使用香料在烹飪之中去異味是在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根可追溯的歷史來看,我們在公元前五世紀左右便有了相關的記載,一句“煮臭肉下少些,即無臭氣”開始了我們用香料去異味的歷史,這也比起西方要領先一兩個世紀。對於食材異味的認知,將香料用於除異味,我們二者都有著悠久的歷史,這兩者的結合,使得我們在香料去異味上有了歷史的底蘊。
隨著時間推移,到了近代烹飪理論的形成,新的知識與我們古老的認知混合,使用香料去異味這件事上,我們便不再是單一,根據不同的肉類,我們形成一套更具針對性的香料應用,搭配上常用的去異味香料,如生薑等,它們則可以帶來更為出色的效果。如陳皮、花椒、良姜、香葉對於豬肉臊味,白蔻、山奈、胡椒、小茴香、孜然、花椒、丁香對於牛羊肉的羶味,肉蔻、桂皮、紅蔻、小茴香、紫蘇對於水產品的腥味,香葉、胡椒、肉蔻對於蔬菜豆類的草臭味,這些常用的香料對於特定的食材,它們都各自有著不同的去異味效果,可以成為去異味,也就是烹飪理論之中矯香的重要補充成分。我們古老的歷史給予了香料去異味豐富的內涵,而這些只是博大中華飲食文化中細微的一點,我們的中餐完全有實力屹立在世界美食的頂級之列。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