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叔
編輯|林希言
現如今,知識付費盛起,網課成了主流的學習資源。
可也正因為網課的盛起,那些“零基礎教你寫作月入過萬”、“21天讓你從寫作小白到大神”的各種宣傳文案就充斥著我們的眼球。
看著這些吸引眼球的課程,我們似乎完全被當下的焦慮佔據了大腦,在激動不已地付款後,就一直憧憬著那美好的未來。
然而,現實卻是殘酷的。每每我們學完一個課程,既沒有成為大神,更沒有月入過萬。我們好像成為了那隻掰玉米的小熊,從一根玉米到另一根玉米,從一個課程到另外一個課程,花費了大把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最終卻什麼也不剩。
這是為什麼呢?是我們還不夠努力,還是沒有所謂的“寫作天賦”?我該不該走寫作這條路?
選項A:絞盡腦汁、心力交瘁、抓耳撓腮地坐在桌子面前,看著面前空白的文件,一股挫敗感油然而生,時不時地腦子裡還經常跳出奇奇怪怪的念頭,小惡魔不停地在你的肩膀蹦躂著告訴你:該去玩會啦!
選項B:開啟抖音,刷會手機好了!
如果你選擇了“寫作”這條路,你可能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看不到任何“美好的願景”,聞不到任何“奇妙的墨香”,吃不到任何“希望的蛋糕”,意味著在這條路上你可能會異常的孤單,隨時會跳出一個小惡魔告訴你,“放棄吧!何必呢?還不如刷會手機舒服!”
而選擇“放棄”則顯得毫不費勁,還能立即享受一場激烈的競技、與閨蜜無限吐槽的電視劇、可口的美食......
此外,你可能還會有很多其他放棄的理由:“人生是一個充滿了無限可能的過程,並不是只有寫作才能給人帶來樂趣,寫作也不是一個人唯一的一條路。選擇了放棄寫作並不意味著放棄了整個人生,還可以選擇畫畫、健身等其他技能的專精,也是追求美好人生的一種方式。”
這樣看來,選擇放棄寫作似乎是一條蠻正確的道路,條條大路通羅馬,我幹嗎非要在“寫作”這棵樹上吊死?
02 想一想,自己真得要放棄嗎?的確,寫作這條路並不容易。可問題是,走其它的路就簡單嗎?以上那些放棄的理由,只適合寫作,不適合其它領域嗎?
比如,寫作可能會一段時間都看不到成果、可能會體驗異常的孤獨,但現如今有各種各樣的寫作社群,以弘丹老師的“零基礎寫作訓練營”為例,就有老師、助教和同學給予你即時的反饋和鼓勵,而不是讓你踽踽獨行,一個人在寫作的路上前進。
還有寫作、遊戲、畫畫、健身,這些內容並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事實上,有很多人都能夠一邊寫出優美的文字,一邊深耕其它領域的技能,同時還能娛樂好自己的人生。比如弘丹老師,既是一名寫作老師,還是一名教練,這兩者之間並沒有什麼很大的衝突。
所以,你還需要放棄嗎?在我看來,你應該放棄“放棄寫作的念頭”。
當你想嘗試放棄一件事的時候,你會找到各種原因和理由來迎合自己的想法,以便讓自己接下來的行為顯得合情合理,這樣就不用讓自己太難為情。所以,如果你想放棄寫作,無論是美食、遊戲美食、電影、遊戲、壓力等等,都會成為你的攔路石。而你要做的,就是踢開他們,嘗試走出舒適區探索。
03 用“主動行動”破解“放棄念頭”弘丹老師每次在歲末年初的時候,都會希望參加年度會員的同學給未來的一年寫一封信。如果你篤定了要走一條自己的路,要尋找365天后的自己,光靠“願景”是沒用的,還是得有行動。做夢的人和造夢的人最大的區別在於,一個是光想不幹,一個是既想又幹。
在我看來,你只需要做到四個主動,就絕對不會淪為一個空想家。
第一,主動輸入。比如,年度會員一年內會深度共讀24本書籍,每天早上也會有老師領讀書籍的內容。作為一個寫作小白,如果一年能夠完完整整閱讀24本書,也是一個不小的成就,更不用提你根據這些書籍寫出的讀後感、書評稿。當然,也不光是閱讀,每個月的課程,乃至工作中的一個場景、生活中的一個細節、看到的某個新聞或者文章,都可以成為你輸入的來源。你唯一需要的,就是保持對這個世界的敏銳觀察。
第二,主動交流。何為交流?不是讓你一整天都在群裡活躍,而是適時地與小夥伴們交流。比如你在會員群裡看到別人甩出的文章連結,有時間的情況下就開啟看看,你認為好的地方在哪?不足的地方在哪?給別人提點兒中肯的意見和建議。下回你甩出連結的時候,別人也會如此。這種平等的交流,也許在給了對方最大的善意的同時,自己也收穫新的知識。還有零基礎訓練營,你每次提交的作業,也會得到點評官一對一真誠地反饋,這種氛圍也會鼓勵你持續行動。
第三,主動請教。面對強者的時候,一般人有兩種思維:一種是超越,一種是遠離。弘丹老師的寫作成長學院裡,既有年度會員的大群,也有專門分組的小班,你不妨嘗試向那些你認為表現還不錯的小夥伴們請教請教,自己的文章有哪些問題、別人在寫文章的時候會有怎樣的思考等。當然,大家都很忙,不一定有那麼多時間耐心指教。我覺得可以考慮3個途徑:一是與某個或某幾個群裡的小夥伴組隊,互相督促、互相學習;二是直接向老師、點評官們請教,相信也會得到他們真誠的迴應;三是認真學習課程,弘丹老師的精華乾貨絕大多數都在課程裡,好好聽課也非常重要。
第四,主動輸出。一個字——寫!光說不練假把式,道理懂的再多,都不如腳踏實地的行動來得實在。在剛開始的時候,你不必強求自己非要日更1000天,可以根據自己當下的學習進度、時間、能力來相應調整。弘丹老師在2021年度剛開營時,就特意加餐領讀了《微習慣》,用意就是告訴我們:用微小的行動來堅持,而不是好高騖遠,把目標定得過大過高,以至於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無論你是採取什麼樣的方式,我都想強調兩個字:主動!大學生也好,職場人也好,我們都已經是羽翼逐漸豐滿的雄鷹,需要靠自己的力量去主動探索未知的人生。
總之,在探索人生的道路上,最困難的不是“不知道如何邁出第一步”,而是在“不知道如何邁出第一步”的時候仍然選擇不放棄。
希望寫作能伴隨你的一生,書寫出專屬於個人的美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