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領域的同行評議,其唯一目的是:把關遴選出那些真正有創新性和有價值的科研成果,同時排除乃至否定掉那些沒有創新性、沒有價值尤其是錯誤的科研結果以避免這類科研結果誤導其他同行和誤導世人。
為達成上述這個目的,在技術上,同行評議(同行評審)的具體做法,既可以是進行公開評審,也可以是進行匿名評審。然而,值得高度重視的是:雖然公開評審未必一定會是公正的,但匿名評審更未必天然就是公正的,而且,相比較而言,完全公開的專家評審才會更有利於得到公正的評審結果。這是因為:連在公開評審中都不能或不敢堅守公正立場或不願意進行公正評價者(即使這個‘公正’是評審者在其認知水平下所自認為的公正),不可能會在匿名評審中突然反倒變得公正了;連在公開的評審中都能胡評亂評的人,不可能會在匿名評審中突然變得嚴謹認真起來。
在公開評審中能夠嚴謹認真且敢於堅守公正立場和堅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謙虛作風者,在匿名評審中才能同樣嚴肅認真,才能更好地敢於繼續堅守公正立場和繼續堅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謙虛作風;同樣地,在匿名評審中能夠始終堅守公正立場和堅守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謙虛謹慎的學術作風者,在公開評審中更會堅守其公正立場和謙虛謹慎的學術作風(即使可能會礙於面子或人情關係的考量導致其在公開評審中的用詞輕重有所變化,但通常情況來說,其評論的底線一般不會有重大變化,更不會有質的變化)。
也就是說,在通常的學術評審和同行評議中選擇匿名評審機制時(尤其是匿名評審機制要想真正發揮其正面積極作用的話),必須要有這樣一個預設的前提條件,即:預設參與匿名評審的專家們有足夠的學識能力且能夠盡力做到公正評審,同時又能夠保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謙虛謹慎的學術品格。這個前提條件若不能充分有效地滿足的話,匿名評審只會帶來更多的負面作用和負面效應。
既然匿名評審機制要想真正發揮積極作用有如此嚴格的前提條件,那麼在人類的學術歷史中,為何匿名評審機制居然逐漸成為了一種被普遍採用的評價機制呢?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主要是為了避免出現‘由於評審意見中可能做出的批評和反對意見而導致人際關係緊張與矛盾’之類的問題,而絕非是因為匿名評審機制相比公開評審機制可以更好地確保評審結果的公正性和獨立性。恰恰相反的是,做事不公正和人格不獨立者,在匿名評審中會愈發做事不公正和人格不獨立。更為詳細地:如果評審者做事經常是不公正的或是不夠公正的(包括經常不願或不敢說真話),如果評審者的人格是不夠獨立甚至是很不獨立的,以及如果評審者並不真懂並不具備對該成果進行評審的學術水準和學識能力的話,則不論是公開評審還是匿名評審,都不會得到真正公正的評審結果和真正獨立的評審意見,而且此時匿名評審機制才是這種評審專家得以混水摸魚和胡評亂評的最好環境條件,相對而言此時採取公開評審機制才能更有助於遏制此類專家胡評亂評的不負責甚至惡意亂評的行為。
綜上,本文的簡化結論是:首先,從評審結果是否公正和是否獨立的角度來說,不論在任何條件和任何環境下,公開評審都是相對更優的評審方法,匿名評審都是相對更差的評審方法,過度推行匿名評審機制很容易催生不負責任的評審行為從而反倒容易惡化評審風氣,儘可能地採取完全公開的評審機制才能有效地遏制不負責任的評審行為和由此不斷改良學術評審風氣;其次,選擇匿名評審必須要有這樣一個前提條件,即評審者不論在公開條件下還是匿名條件下都願說且敢說真話,尤其是都能夠真正盡力做到公正評審和謙虛謹慎的獨立評審,此條件若不滿足,則公開評審才是唯一的最優且最可靠的評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