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人容易取得事業上的成功?
這個問題我思考過很長時間,看過很多的名人傳記,也研究過身邊的一些牛人,想要找出一些共同的規律。
直到看到稻盛和夫寫的《幹法》這本書,我才恍然大悟,心中的謎團才得以解開……
你是否以為成功都是屬於天賦異稟的人,普通人是很難在事業上有大成的,所以每天過得渾渾噩噩,別說要在事業上取得多大的成就,就是能比較體面的生存都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可是普通人就真的只能任命運的宰割而沒有一絲希望嗎?
想要解開這個謎團,不妨來看看稻盛和夫的故事。
稻盛和夫被譽為日本的“經營之聖”。
在他27歲時開始創業,白手起家40年間創立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不僅如此,在他78歲高齡之際毅然出任破產重建的日本航空公司的董事長,僅僅一年就讓日航起死回生,並創造了日航60年曆史上最高的利潤,這個利潤是當年全世界727家航空企業的最高利潤。
雖然稻盛在事業上取得了世人難以企及的成就,但當你去看他的成長經歷,你會發現他的成長和我們普通人並無區別,充滿了苦難、艱辛和失敗。
那他後來是怎樣脫胎換骨,成為了“經營之聖”呢?
稻盛和夫大學畢業後,由於當時處於經濟蕭條之時,所以他一直找不到工作,直到恩師幫忙推薦才進入一家即將瀕臨破產的企業。
企業外小賣部的老闆看到新入職的大學生都免不了用同情的眼光看著他說:“你怎麼到這兒來了,待在那樣的破企業,老婆也找不到啊!”
和他同一時期進來的大學生,紛紛都離開了公司,最後只剩下他一個人。
稻盛本來也想走的,但是家人不讓,無奈之下不得不待在這家公司。
反倒是因為沒有了選擇,讓稻盛想明白了一件事情,與其抱怨、痛苦地留下來,還不如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地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去。
正是這一心態的轉變,讓稻盛之後的人生如同開掛一般,在工作中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此時的稻盛再也不牢騷滿腹,而是打算“極度”認真的工作。
他把鍋碗瓢盆都搬到了實驗室,不分晝夜地潛心研究。
正是在這種拼命努力工作的狀態下,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他取得了一次出色的科研成果,從此以後,他的人生步入了良性迴圈,並透過他70多年的工作,總結出了一些經驗,他認為只要這麼做不僅可以讓你的事業碩果累累,而且還能獲得一個幸福的人生。
01 明白工作的意義工作意味著什麼?
工作是為了錢,為了生活,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抱著這種態度去面對工作的,如果你對待工作也是這種心態,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想要在工作上取得大的成就,很難。
想要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必須正確地對待工作對人生意味著什麼?
在我看來,工作其實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橋樑,我認為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自帶使命的,而工作是完成使命的一種很好的方式。
人其實都有貪圖享樂的本性,但你有沒有發現,無所事事的玩耍反而會覺得內心充滿空虛,而刻苦鑽研的工作卻總能帶來心流感、滿足感和成就感。
稻盛和夫說:工作能夠鍛鍊人性、磨礪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貴、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為。
02 想辦法讓自己愛上自己的工作古往今來,那些在事業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人,都是對工作充滿激情的人。
所以事業想要獲得成功,熱愛只是基本條件。
可是要找到一份自己喜歡的職業談何容易,只有少數很幸運的人,可以找到終身熱愛的事業。
如果你現在正在從事的職業並不是你所熱愛的,該怎麼辦?
兩種選擇,第一,你是否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如果知道就果斷地去做。
第二,你不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但你就是感覺不喜歡做眼前的這份工作。
我想絕大部分人應該是屬於第二種,如果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工作,那就既來之則安之,讓自己努力喜歡上現在的工作,可以試著專注去投入當下的工作,在工作中慢慢做出點成績,工作中的成績會讓人產生愉悅感和成就感,而這種感覺又會推動你繼續投入工作,從而取得更大的成績,這樣不斷形成良性迴圈,不知不覺你就會發現,工作其實還是蠻有意思的。
03 對工作要有“高目標”這裡說的高目標是比較難達到的狀態,但又有一種強烈的意願非達到不可的決心。
稻盛和夫年輕的時候,去聽松下幸之助先生的演講,當時松下談到經營企業要有“水庫式經營”的理念:經濟不會一直景氣,在經濟景氣的時候,要給企業儲備餘額,就如同給水庫蓄水,當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就可以靠之前的積累存活下去。
當時在場的經營者聽完就問了松下一個問題:這個道理我明白,可問題是如何給企業“蓄水”?
松下回答道:這你得自己想啊,不停得想,我也給不了你答案。
在場其他經營者對這個回答很不滿意,這不等於說了和沒說一樣。
而這個回答對稻盛來說,卻如同晴天霹靂般突然點醒了他。
只有他才真正明白了松下的意思:經營企業一定要為企業建立“水庫”,但怎麼去建,每個企業有每個企業的方法,但一定要建立“水庫”。
這裡的“水庫式經營”對於企業來說就是一個高目標,很多中小型企業,很難有多出來的餘款,但企業想要長久運營下去,必須為自己建立“水庫”,所以這就是一個很難達到的目標,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面對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稻盛和夫提到,面對這個問題你得廢寢忘食,朝思暮想,念念不忘,反覆思考,整日裡只想這一件事,這樣的願望就會漸漸滲透到“潛意識”中。
當人的思想一但進入潛意識中,而人的潛意識孕育了非常巨大的潛能,無時無刻不在工作著,不管你是在睡覺還是在散步放空自己,潛意識一刻不停歇,這樣就會有靈光閃現的時候,突然在某個時候,就可以把問題想明白。
這就是在自己很難完成任務的情況下,但又不得不完成的時候,可以學會運用潛意識來發揮自己的潛能。
以上總結了稻盛和夫的3條感悟,其中對我影響最大的是對工作要有“高目標”,這條建議,彷彿讓我看到了一道黎明的曙光,讓我明白人生中有一些不得不解決的問題,但又難以解決的問題該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