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活著》,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都享譽盛名,讀者和觀眾也普遍認為它是餘華和張藝謀藝術成就最高的作品。

人們難免拿電影和原著做比較,到底誰更好呢?

有人說電影沒有小說感人,也有人說小說沒有電影厚重。其實,餘華在講“活著”,張藝謀在講“時代”,小說與電影不存在誰更好。

兩部作品講著相似的故事,卻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餘華的《活著》:悲傷屬於讀者,不屬於福貴

餘華聽到過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中的老黑奴經歷了一生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沒有一絲抱怨。

正是因為這首歌,餘華創作了《活著》。

餘華寫下了一個感人的故事,他把美好的事物砸碎了給我們看,書中的人善良可愛,經歷的死亡卻讓人悲痛窒息。

如果你是因為悲傷所以覺得它優秀?那就錯了,它真正的精髓恰恰不是悲傷。

整個故事是福貴自己講出來的,他用祖產還了賭債,意識到家人的重要。他被抓上戰場,意識到了活著的重要。有慶和鳳霞的死讓他悲痛欲絕,苦根的死讓他和生活和解,你甚至覺得這個孤苦伶仃的老人很幸福。

其實,福貴講的不是故事,是心境。人生難免有苦難,生活帶給你的也好,時代造就的也好,我們終究要活著。正如餘華所說: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什麼金錢,地位,權利,什麼悲傷,歡樂,亦或是相聚和分離,都是人生的經歷,它們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和活著本身無關。活著只為活著。

張藝謀的《活著》:時代的傷痛不只屬於歷史

按照原著思路改編的影視劇難免被觀眾挑毛病,張藝謀的《活著》之所以負有盛名,是因為他擺脫了原著的影子,用餘華的故事講了張藝謀的電影。

張藝謀對福貴“溫柔”得多,在電影中,福貴的生活並不十分貧困,最後妻子,外孫和女婿都還活著。

電影演到有慶死亡時我是很失望的,原著中有慶是因為給縣長夫人鮮血活活抽乾的,他們為救縣長夫人不顧一個小孩子的死活,事後連一絲慚愧都沒有。而電影中是死於意外。這一點的處理上顯得張藝謀不夠“勇猛”。

再往後看,才發現我錯了。鳳霞的死改編得讓人震驚。在鳳霞生育當天,醫院全是年輕的學生,他們義憤填膺地說老教授都是“學術反動派”,要“打到”他們。這是時代特有的悲哀,鳳霞產後大出血,學生們慌了手腳,才大喊著:

“我們是學生,我們不會啊,我們沒經驗。”

鳳霞就這麼死掉了,這段戲將文革時期特有的荒唐展現得淋漓盡致。張藝謀不愧是大師級別,這個改編是要給滿分的。

電影把整個時代濃縮到了一個故事中。不能說張藝謀在原著上做了突破,而是他把原著讀得通透。書中的故事是福貴自己講的,那是回憶,不是真實。

電影和文學是兩種藝術形式,如果電影去講福貴的一生,難保不會變成苦情劇。張藝謀要做的是把真實的時代展現在熒幕上,他要表現屬於整個時代的“傷痛”,不僅僅是福貴的!

總結

張藝謀的《活著》是可以和《霸王別姬》想媲美的,如果說《霸王別姬》是一部激盪的史詩,《活著》則是靜靜流淌的小溪。那些時代的傷痛靜靜地在那裡流淌著,不悲愴,也不傷感,像一個歷經滄桑的老人,每一道皺紋都是喜與悲共同摺疊出來的。

小說與電影的觀感是完全不同的,福貴把他的故事講給我們聽,我們也跟著感受他的人生,我們聽的不止有故事,還有他對苦難的態度。我們都聽哭了,福貴卻揚長而去。

我們曾經計較得失,在乎成敗,權衡利弊,在活著面前,是多麼蒼白又可笑的事情。說到底,餘華在講人生的哲學。

所以說,餘華和張藝謀講了相似的故事,卻講了不同的意境。兩個《活著》都是非常優秀的作品,無需比較。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記得給個贊哦!

17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要是有個院子,也要砌花壇末端做個儲藏室,一眼看上去,漂亮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