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收到一位讀者來信,談及自己近日的遭遇和心情:
近日,在這個初雪紛飛的小城,我經歷了特別的一天。
上午,我主動敲開領導辦公室的門,詢問昨天提拔考察情況。在說到自己的痛點,特別是說到5年前的自己在公務員面試中名列前茅,5年之內幾乎不回家,駐紮在單位認真努力幹工作,無數次加班到深夜寫材料,5年後的今天,當同一批次考進來的人都被提拔的所剩無幾,後起之秀也紛紛被提拔的時候,自己依然是被這個世界遺忘的人。
無奈,無力,委屈,憤恨……似乎都不足以形容那一刻五味雜陳的心情。書記跟我聊了一個多小時,他說的什麼內容我都已記不太清,我只記得他飄忽的眼神、一碗又一碗毒雞湯以及畫餅式的打雞血。
那一刻,我才深深地明白,對他而言,我只是一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幹活打工人。他希望我投身工作、努力勤勉、任勞任怨且不求回報。
如果是5年前,我一定對他所有的話深信不疑,並且能量滿滿地投身工作。可是,事到如今,在看清所有殘酷真相之後,我只能選擇在走出他的辦公室門之後,繼續帶上面具,開啟一天忙碌的工作……
看完這段來信,心情很不平靜!說實話,這樣的事情,我相信不止這位讀者,恐怕更多讀者也會碰到,而且,也會覺得寒心,感到無奈、無力、委屈、憤恨……
怎麼辦呢?如何安慰和勸解這位讀者呢?
我想,道理講得太多,並無多少作用,還是講講故事吧!在一個一個故事中,人們自會去領悟的體會自己應該如何面對這個世界。
前不久,一位朋友向我講述了自己一段經歷。
朋友是位中學教師,剛剛回到母校,參加校慶歸來。談起此事,長吁短嘆,感慨萬分,連說自己做人太失敗了,實在是太失敗了!
老兄,你到底受了什麼刺激,竟然如此感慨?
唉,真是一言難盡哪!
原來,朋友抱著滿腔熱情,千里迢迢回到母校,卻發現,如今之學府,已經變得非常世俗,相當勢利,令人大失所望!
同是當年畢業生,凡有一官半職者,什麼部長局長啦,司長處長啦,學校全都高看一眼,實行點對點接待。住賓館,吃小灶,又是車接,又是車送,專人負責,相當周到。
然而,像他這樣,埋頭苦幹幾十年,普通教師一枚,那麼對不起,人家根本就沒把你當回事兒!住宿大房間,吃飯大食堂,通知大喇叭,接待大撒把。
接待人員臉上,明明白白寫著8個字:有你不多,無你不少。
朋友氣得夠嗆,立下誓言,從今往後,打死也不再參加什麼勞什子校慶!
挺熱烈挺隆重一校慶,為啥竟搞得如此不愉快,甚至成了一些人心中永久的痛呢?追根尋源,在於校方對校友看人下菜碟所表現出的勢利。
為何堂堂高校,也會如此呢?
仔細分析,當今社會,雖然已是二十一世紀之現代社會、資訊社會,但畢竟又還是一個市場社會、經濟社會、利益社會,因而也是一個奉行“成王敗寇”邏輯,比較“現實”也比較“勢利”的社會。
反之,則容易受到冷落,不被重視,不受尊重。
這似乎已成慣例,大家熟視無睹、習以為常。
正因如此,也才會發生這位朋友回母校所碰到這一幕。
說到這裡,不由想起自己也曾碰到的一次尷尬。
數年之前,老詹剛剛退下,雖然沒有上班,應酬還有一些。一位網上認識的朋友,西北一企業家,很崇拜我,那天來到北京,說是有位更厲害的企業家,要在某賓館請客,希望我一定要去,也好同這位知名企業家認識認識。
這位知名企業家,我是知道的,此人的經營理念,頗有些神奇,也很有效果,企業攻城略地,發展相當迅速。
誰知,讓老詹一點沒有料到的是,這位企業家見了我,相當冷淡,象徵性禮節性地握握手,隨便應酬幾句,便說今天還有事情,恕不奉陪了!
當時,把我弄得十分尷尬,真有些如料未及!那天吃飯的人很多,知名企業家同一些商界同行及幾個演藝明星嘻嘻哈哈,相談甚歡,我坐在一旁,顯得十分多餘,坐立不安!
事後,朋友一再向我致歉,說是事前沒有聯絡好,那位企業家不知道我的大名,怠慢了我,實在對不起,對不起!
我說哪裡哪裡,根本談不上對不起!確實,此事不能怪他,要怪,也只能怪自己太過自信,太過輕率。後來我才瞭解到,這位企業家有個脾氣,因為企業勢頭良好,所以相當自負,而且,也不願意拋頭露面,為企業作什麼宣傳。
怪哪個呢?怪自己吧!
自那以後,我很少參加什麼應酬(當然,朋友同學聚會例外)。即使參加,會在事前衡量衡量,你能滿足別人什麼需求?沒有需求,則沒有價值!這是任何社會都通行的一條鐵律!
以此定律分析我那位朋友的回校遭遇,大體就能解釋得通。
行文至此,我想再講一故事,陳行甲的故事,看看他是如何對待類似現象的。
在《人生筆記》中,有這樣一段描述:
曾有一個好朋友跟我說,看到我在一個被邀請參加活動午宴的場合,主桌上沒有我的名字,附桌上也沒有我的名字,我仍然堅持沒走自己搬了一個凳子在附桌上擠著坐下的情景,他說他看到這個情景特別難受,說如果你還在繼續當書記何至於被人冷落成這樣。我當時笑著跟他說可是我已經不是書記了呀,為什麼我必須一直享受書記的榮耀尊重呢。
面對這種狀況,我也並不難過。就算被當作“高階叫花子”,也不是一件令人羞愧難過的事情,要知道有些極端弱勢群體,弱到連乞討的聲音都發不出來,我願意幫他們發聲。雖然平臺變了,我還是我,“天空海闊,要做堅強的泡沫”。
我感激那些與我同行的人,感謝那些為我鼓掌的路人。而與我漸行漸遠的朋友,我也微笑作別,尊重彼此的選擇,不道德綁架。人生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結果,我對我的選擇很坦然。“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