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收藏的一枚十年袁像T點年的銀元,正面有硬戳,背面有墨戳,而且正面和背面帶有這兩種戳記、墨記的銀元,筆者僅見過這麼一枚。
十年T點年,在十年袁像銀元中並不鮮見,大概存世量佔十年大頭的半數左右。T點年的特徵很明顯,“年”字中的一點,寫成了“T”字。這個版式,是十年袁大頭中最容易區分的版式,可謂“一點即可定版式”。有的錢幣學者,根據十年袁像T點年背面左上的嘉禾差異,把T點年細分為兩個小版式,即背左上芒葉封閉,背左上開芒。其實,這兩個T點年的小版式,也是比較容易區分的。看一下下面的這副圖片,就能區分開這兩種小版式了。
銀元的戳記,分為硬戳和墨記。硬戳是由鐵、銅、鋼等金屬材料製做成的原製圖章,即敲蓋在銀元上的印章。這一類印章,有官方的,也有錢莊、銀號、商家的。不但中國的一些銀元上有戳記,外國輸入中國的一些“洋錢”,同樣也有戳記。其目的,都是為了鑑定銀元的真偽,區分銀元的來路。

在銀元上蓋上帶有墨汁的特製的印章,或者用毛筆在銀元面、背上畫上墨記,多為錢莊、銀號、商家所為,一般為官方所不取。
下面看看筆者收藏的這枚十年袁像T點年的戳記和墨記。
先看正面的戳記。戳記位於袁像上鬍鬚的左側。圖形為一箭簇朝下的箭頭,形如一個倒寫的“個”字。
這枚銀元的戳記之所以少見,是因為袁像銀元的戳記 ,多為文字。有的為一個字,有的為兩三個字。一個字的如大寫的“進”、“薊”等;兩個字的如“華美”、“足紋”等;三個字的如“張元興”、“李隆順”等等。而用符號做為戳記的,比較少見。而用倒立的箭頭做為戳記的,筆者只見過這麼一枚。

再看該枚銀幣的背面墨記。銀元背面“壹”字的左上方,有一個豎折筆畫的墨記;“圓”字的左上外側的嘉禾上,實心葉的葉尖上,有一短橫;靠裡的稻粒上,有一朝向左上的小箭頭。
筆者查閱了幾本銀元圖譜,都未見到和這枚銀元戳記完全相同,正面、背面分別帶有硬戳和墨記的銀元。也許是筆者孤陋寡聞,閱讀的銀元相關書籍太少,所見的銀元品類太少的緣故吧!
-
1 #本人有幾枚丅點十年大頭
-
2 #味道不錯,適合收藏,戳記是歷史的見證,比那些高分洗幣強多了。
-
3 #銀元象這種情況還是有一定的數量的,百年前的事情,誰也說不清楚,都是猜測,分析個大概而已。想要都搞明白,難上加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