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剛開始。世界很熱鬧。
元宵節已經過了,年也就結束了。然而,就在3月的頭幾天,世界上發生了3件值得關注的大事。
第一件事,美國和俄羅斯“幹架”2021年美俄的“第一架”比以往時候來得更早一些。上任不到兩個月的拜登總統位置還沒坐熱乎,就開始找俄羅斯麻煩了。
3月2日,美國高調出手,對俄羅斯展開新一輪制裁,美國製裁了多名俄羅斯高官,凍結其在美國的財產並限制入境。同日,歐盟也以納瓦利內事件為由宣佈對俄羅斯實施制裁。
對此,俄羅斯外交部發表宣告說,這是一場“反俄的敵對攻擊”。
所謂的納瓦利內“中毒”事件,實則是美方為繼續公然干涉俄羅斯內部事務尋找的藉口。俄方將會根據對等原則就此做出迴應。宣告呼籲美方“不要玩火”。
俄羅斯態度很強硬,叫板美國稱將一如既往地堅決捍衛國家利益,還將對制裁進行“不一定對等”的迴應。
拜登對俄羅斯動手絕不僅僅是因為“中毒事件”,拜登至少有三個目的。
1 在拜登宣佈空襲敘利亞當天,俄外交部發言人強烈譴責美軍的霸凌行為,呼籲無條件尊重敘利亞主權和領土完整。
要知道俄羅斯在中東也有不少利益,拜登強勢介入局勢本就引起俄不滿。拜登此舉既是報復俄羅斯,也是在進一步的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
2 拜登早就宣告美國重回世界了。在他的戰略目標裡,最大的“敵人”不是中國,一直都是俄羅斯,在競選時拜登曾明確表明。從這個角度看,拜登某個程度上來說兌現了選舉承諾。
3 這是拜登上任後對俄羅斯開的“第一槍”,也就是聯手美歐同盟對俄實施制裁。
在奧巴馬當政8年期間,美俄關係降到冰點,在烏克蘭、東歐反導、北約東擴、敘利亞政權等問題上,美俄針鋒相對,徘徊在冷戰邊緣,奧巴馬執政後期,兩國關係每況愈下。
而特朗普上臺後對俄羅斯的態度一直比較曖昧。特朗普家族在俄羅斯有很多資產,特朗普甚至在2007年寫信稱自己是普京的超級粉絲。
拜登正在回到奧巴馬時期的對俄政策:打壓俄羅斯,維護北約的存在,阻止歐俄緩和,把雙方綁在一條船上。
第二件事,伊核談判陷入僵局2月25日一艘以色列籍貨船在阿曼灣發生爆炸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指責伊朗發動了爆炸襲擊。
3月1日,伊朗外交部發言人迴應稱,以色列指責伊朗攻擊以色列貨輪是無中生有。他還說,除非美國尊重已經達成的核協議,否則不可能同美國展開雙邊談判。
伊朗希望在會談開始前先要得到美國取消對伊朗制裁的保證。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哈蒂布扎德說,拜登政府不僅沒有取消特朗普開始的極限施壓政策,也沒有表示執行“聯合全面行動計劃”和聯合國安理會2231號決議的願望。因此,伊朗不會與美國展開談判。
隨著拜登政府把重心轉移到亞洲,伊朗也敢叫板美國了。沒實力哪敢叫板美國,伊朗或許與美軍基地被炸有關。
第三件事,美軍基地被炸了3月3日,伊拉克媒體稱,位於伊拉克的阿薩德空軍基地,遭遇了大規模火箭彈襲擊。有訊息人士說,“據初步資料,阿薩德基地今天遭到10枚火箭彈襲擊。”
這個美軍基地上一次被炸是一年前,伊朗將軍被美國暗殺後,對包括艾因阿薩德空軍基地在內多個美軍駐伊拉克基地發射導彈回擊。
但現在,這個美軍基地被誰而炸,還是一個迷。
中東局勢風起雲湧,事情也越來越複雜了。
熟悉的美國又回來了,拜登在敘利亞發動空襲,聯手歐洲制裁俄羅斯。拜登大刀闊斧的舉動向世界證明熟悉的美國又回來了,考驗俄羅斯的時候到了。
面對美國的施壓,普京會怎麼辦?一場新的惡鬥恐怕在所難免,美國的兩次行動明裡暗裡都與俄羅斯有關,未來,更大的衝突還在後面。
俄羅斯不是任人宰割的窩囊熊,拜登步步緊逼,普京也會出招對抗。一場更大的世界博弈還在後頭。
好戲,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