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昨天一天無所事事,除了寫東西的時候,覺得文思泉湧,時光過得充實。等寫完後,看看書,發發呆,瀏覽下各個平臺,比如抖音、快手等,很快就到中午了。看得眼睛痠痛,正好休息下。於是自己動手做午餐,淘大米、開電飯鍋熬上粥。抓了兩小把木耳,洗了一遍,放在養生壺裡開始水煮。剝蒜切成蒜末,姜切成細絲,大蔥選的綠葉那頭切絲襯出綠色。

等這三樣作料準備好後,木耳也煮的差不多了。涼水沼一遍,放在托盤裡,用手撕開,順便把木耳根剝掉不用,放在菜盆裡,把三樣作料一一放進來,倒上米醋、蠔油、生抽、鹽,攪拌均勻,菜香冒出,尤其蔥香味,趕緊嘗一口,簡單的手藝還在。於是把冷盤端上飯桌,這邊把菜板、刀等等洗刷乾淨,過來一看,粥正好熬好了。

端來碗筷,盛上粥,開啟IPAD,找到喜歡的電視劇《大宅門》14集播放。一邊看電視劇一邊吃飯,饅頭沒準備,有米粥和涼拌木耳就是清爽宜人呢。早上煮的雞蛋沒有吃,最近天天吃雞蛋,對雞蛋都有條件反射了,一看見就飽嗝,哈哈。饒過自己吧,如果身體沒有慾望,就不要硬塞,不然到最後發現擁堵的是自己的身體。

高興進食,高興消食,才是最好的食物與身體的共贏。吃飯不能勉強,不想吃就不吃,想吃就吃,該吃就吃,不該吃就不吃,別聽所謂大師營養師什麼的,就聆聽自己身體發出的訊號指示。身體是愉快的就接受進食,如果不愉快甚至牴觸就停止進食。在一定程度上,如果你對某種食物有種偏愛,說明身體正缺少這種食物營養元素呢。

吃完午飯,覺得稍微有點飽了就停止進食,停下筷子。把一集電視劇剩下的內容看完,站起來,更多時候懶得站起來,吃完就坐著看電視劇。現在想來,吃完飯應該站起來的,坐著消化更容易長胖,再說自己做茶,客人來坐著的時候偏多,吃完飯更應該站著。嗯,以後提醒自己就這麼堅持。

要想美,不能懶。懶是我目前的大敵。普洱,品的等級越高,身體越愉悅。當審美迭代的小目光瞄向自己,完了……苦日子到了……最怕發生的,就是自己看不上自己了。說來也奇怪,今天早早的去超市採購食材,想要的玉米竟還沒有到店。

人真的很奇怪,說變就變。1號開始調整作息,早睡早起,這幾天就真的睡不了懶覺了。到點兒5點醒,腦子就清醒了,再也睡不著。之前可是很貪戀懶覺的,電話都叫不起來。你知道早起的動力是哪句話嗎?不怕笑話,現在分享出來:“親愛的,你有什麼資格睡懶覺呢”。自己給自己說完這句話,立馬起來,立馬精神,比棍棒還起作用。所以,叫醒我們的永遠是偉大的夢想。不要小看它哦。

繼續說昨天。吃完午飯,稍作休息,半小時後午休半個小時。可能早起的緣故,中午睡覺可香呢。暖暖的,解乏回力。起來,開始燒水,選茶,泡茶,品茶,計劃下午內容。刷手機,看影片、文字平臺,一旦開始,就不知道什麼結束了。不知不覺很快就到下午5點多了。幹什麼來著,什麼也沒幹;刷了半天抖音,收穫什麼了嗎,什麼也沒有收穫。為什麼還能在上面停留一下午呢?

6點邊做晚飯邊反思這個問題,到底是什麼吸引我在上面停留那麼久,毫無收穫嗎?中間看的時候,也覺得挺開闊思路的,時不時還收藏下載呢。肯定有吸引自己的地方,不然不會停留這麼久。下午一動不動,坐的屁股疼,翹起的二郎腿也忘記放下來了,腿麻得不行。後來不知怎麼還蹲地上一會兒,刷手機,整個沉浸進去了,各種換姿勢,整的自己各種不舒服。

然後晚飯吃的有反應了,身體覺得很不舒服,有種嘔的感覺,不強烈但持續。覺察到身體這種反應,我也就放慢了腳步,開始和自己的身體對話,自問關心,反思行為,不然身體不會這麼敏感。

帶著這種覺醒,關門外出。湧入人潮中,去散步。北京的傍晚還是稍微有點冷的,吹吹風,望望遠,吸收下來來往往的人氣兒。春天到了,萬物復甦,身體的意識也在覺醒。想告別慵懶的冬天,破土而出,蓄勢待發。得像路邊的花花草草、大樹小苗學習,該發芽該爆發該準備重生一個春秋了。

晚上什麼也不想幹,連一直看的電視劇都沒有興趣了。身體這股勁兒需要點時間才能過去。想想明天,計劃早晨早早起來,去外面吃個早餐,然後到超市採購食材自己做排骨湯喝。一想到這個美食,不知怎的,身體一下子陰轉晴了,變得不那麼不舒服了,甚至有一點愉悅的期待感。

哈哈,原來要學會哄自己的身體玩兒,當她不高興了,不要責怪她,不要忽視她,溫和的與她相處,傾聽她發出的聲音,接受這種聲音,容納這種聲音,直至最後和這種聲音和解。腦袋和身體達到一致,原來這麼奇妙好玩兒。自己也是第一次,在這麼無聊的一天,得到的最大收穫。本來想和家人打個電話訴說下,後來懶就沒拿起手機撥號碼。反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也是收穫所在。和解的過程,達到了身心的統一。雖說一頓還沒有到的排骨湯就安慰了那時的身體,最起碼說明捕捉到了最真實的需求方向。

人,是最奇怪的擁有思想的高階生物群體。人的身體,也是最複雜最奇妙的肉體構成。每一根敏感的神經,都牽動著人的全身,牽動著人的思緒。不好好對待,反其道而行之,皆受損害;好好對待,聽之容之解之,皆大歡喜。人啊,好好了解你自己,比什麼都強。

12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小說:隔壁女神每天高高在上,總是氣質優雅,只有我知道她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