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俗話說善財難捨,但是如果投身於教育,那真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情。

因為教育的傳承力度可是很大的。

以你名字興建的大樓,以你名字命名的助學金或者獎學金。

都足以讓莘莘學子記住你的功績,傳給後人聽。

缺舟:

3月3日,北京大學中公教育發展基金捐贈儀式在英傑交流中心月光廳舉行。

李永新和他所建立的北京中公公益基金會本次捐贈10億元。

設立北京大學中公教育發展基金。

主要用於:

① 全方位用來支援北大的發展建設。

② 設立中公德善獎學金、助學金、獎教金和中公講席教授等專案。

雖然說是基金捐贈,但是名義上,全部都是李永新個人。

所以這是自北大建校以來最大一筆個人捐贈,也是最大一筆校友捐贈。

那麼這個李永新到底是何許人也?居然有這麼大的財力。

可能大家也注意到了一個關鍵片語“中公教育”。

是不是有些耳熟?是不是還有些眼熟?

沒錯,就是你想的那個教育機構。

李永新,男,中公教育集團創始人。

99年北大畢業生,所學專業為政治學與行政管理。

早在大四的時候,李永新就開始了自己的實習之路,到處找工作。

其實以他的學歷和資歷,取得一個高薪厚職很容易。

甚至連當時國內最大的IT行業最大的市場顧問公司“藍色游標”都有意其做客戶代表。

那個時候月薪就是千元起步。

但是李永新在沉思之後,他決定要當自己的主人。

“最大的就業,就是創業”

於是就在畢業的同年,他就創立了“中公教育”

公司的格言也是十分貼合了他的理念。

“給人改變未來的力量”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就是教育的獨特力量所在。

而這個教育所瞄準的群體,正是很多人十分愁苦的“公務員考試”。

這個東西一旦上岸,那基本上就是半生無憂,但畢竟稀缺。

那麼多人都想要進行,所謂住廟的和尚好唸經。

這種教育機構所鑽研的一些方法,會有一定的技巧性,而且針對性強。

畢竟你自己的想法,不如群策群智的力量。

後續的多方面發展,涉及各個職業領域,可以說在當今的中國,職業教育方面。

稱得上是“獨樹一幟”。

而他之所以能夠拿出這麼多的錢,其實也是有賴於公司上市。

經過近20年的底蘊發展,最終中公教育在2019年2月21日上市。

根據2020年的第一季度公司財政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收12.3億元,同比下降6.22%。

但是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16億元,同比增長9.52%。

而且它所實行的遠端系統,更是在疫情期間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因為他的這種技術,標榜和網路授課是一樣的,所以說受到的衝擊影響很小。

而此次的捐款也極大的給他帶來了廣告宣傳。

做教育就是這樣,很多時候,實力是一個考慮方面,更多的是一種認知度。

比如同樣是兩家教育機構,一家說自己考上公務員的人數多少多少;另一個說自己學習方法多好,多優秀,硬體多棒。

讓你選,你選哪個?我比較功利,我指定是第一個。

現在他已經是創造了一個家族。

2020年11月,2020年福布斯中國400富豪榜釋出,李永新家族以1261.1財富(億元)排名第23位。

或許我們看見的是十億,可能李永新本人在乎的是牽涉更多價值更廣的利益網。

2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栩栩如生的立體和紙食物模型全是日本老爺爺手工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