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唐寅,字伯虎,我們很多人只知他的字,卻不曉他的名。說到唐伯虎,我們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星爺主演的《唐伯虎點秋香》,影片中星爺延續了他一貫無厘頭的搞怪風格,這部影片也成為了我們很多人揮之不去的童年記憶。裡面的唐伯虎混入華府化身9527,智鬥奸臣,最終抱得美人歸,多麼美好的結局啊。然而,影片中的史上真實的唐伯虎,因為那個被戲劇化的“9527”早已深入人心,那麼,今天我就帶大家來解剖史上真實的唐伯虎。時間來到1470年的大明王朝,這一年唐伯虎出生於蘇州吳縣的一個商人家庭,話說唐伯虎的祖籍在山西一帶,眾所周知,山西人特別會做生意,發展到明清時期已經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地域性“商幫”,山西的商幫被人們稱為“晉商”,據說北宋時期的唐氏家族的晉商南遷,就來到南京和蘇州一帶。世界真的存在一種奇特的人,他們似乎不需要鑿壁偷光,更不需要頭懸樑、錐刺股就能學富五車,橫貫古今,伯虎兄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是個天才,從小開始人們就這樣形容他,他卻是很聰明,悟性很高,好像做什麼事都不用付出太多的努力。1485年,那一年15歲的唐寅就考中了秀才,大家的吹捧和誇耀使他自己也信以為真。他年紀輕輕就不再去私塾讀書了,整天就飲酒作樂,就連被封建時代讀書人當做畢生志向的“功名”,他都不放在眼裡。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伯虎兄也有三位才華橫溢的好友,他們是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他們被當時的人稱為“吳中四才子”,也叫“江南四大才子”。這幾位各有千秋,唐伯虎是四大才子之首,那他自然是厲害一點啦,他詩、書、畫三絕;祝枝山這傢伙來歷不小,人家有背景,他的外公是內閣首輔徐有貞,那麼內閣首輔的官有多大呢?首輔就相當於宰相,宰相自古以來都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下懂了吧。但是你們別以為高幹子弟就一定是紈絝子弟,就知道不務正業,祝枝山詩、畫雖不如其他三位,但是書法可是槓槓的,尤其是他的狂草,簡直堪稱一絕;文徵明是這四個人中資質最差的,但他不懈努力積極向他的朋友們看齊,終於大器晚成,成為了吳門畫派的領軍人物,可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古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徐禎卿是四個人中相貌最醜的,也是才華橫溢,號稱“文雄”,可惜英年早逝。唐伯虎整日不思進取,正當這位天才即將被荒廢的關鍵時刻,祝枝山來拜訪了他,也讚許了他的天分,卻也告訴他神州大地能人輩出,如果沒有十年寒窗苦讀,妄想金榜題名。祝枝山是個非常特別的人,他自己雖然淡泊名利,卻對他朋友十分真誠,他希望唐伯虎能夠幹出一番大事業。唐伯虎在朋友的勸告下,幡然醒悟,從此閉門謝客,終日苦讀,終於學有所成。

公元1489年,那一年唐伯虎18歲,他從吳縣到南京應天府參加鄉試,出發前一晚,他找了他生平三位摯友一起吃飯,這三位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吳中四才子”,酒足飯飽他放出豪言:今科解元舍我唐寅,更有何人?這是一句不折不扣的狂言,他的三個朋友對他的實力都心知肚明,都沒有絲毫異議,他們都知道眼前的這個朋友有這個資格。結果很快出來了,事實證明,唐寅並沒有吹牛,他考了第一名,成為應天府的解元。可能是他的文章寫得太好了,主考官將他的卷子特意留下,給了另一個人看,但主考官不會想到,自己的這一舉動將給後來發生的事情佈下了種種疑團。看卷子的人叫程敏政,他和唐伯虎一樣從小就是個神童。據說當時大學士李賢有個女兒,知書達理,才貌雙全,是一個標準的大眾情人。誰知道女人太優秀了也不好找婆家,這可把她爹急的喲,於是宴請了很多人到家裡吃飯,在席上他出了一個上聯:“因何(荷)而得(偶)?”,程敏政心領神會朗聲道:“有幸(幸)無需(媒)”。李賢大喜,就此相中了青年才俊程敏政。當上大學士女婿之後的程敏政自此以後官路亨通、平步青雲了。程敏政看了卷子十分欣賞,並在心上牢牢地記住了“唐寅”這個名字,他知道不久之後,他們將在京城見面,因為他第二年將擔任唐伯虎的主考官。

公元1489年,我們的伯虎兄準備進京趕考,當時他已經名滿天下,是個大明星了,所有人都認為,唐伯虎前程不可限量。伯虎兄也毫不掩飾他的得意,他的目標不只是考中一個小小的進士了,他將挑戰自古以來讀書人的最高榮譽——連中三元!他已經成為了解元,以他的才學,會元和狀元絕不是不可能,如果沒有意外,它將成為繼商絡之外的另一個傳奇。信心十足的伯虎兄踏上了前往京城的征途,他要在那獲取屬於自己的榮耀。可是,唐寅兄,命運有時是很殘酷的!

他在進京趕考的路上遇見了一個人,這個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的一生。這個人叫徐經,他並不出名,雖然不是個才子,但卻是和財子,家裡有的是錢。他十分崇拜唐伯虎,遇上他後當即表示願意保留所有的路費和食宿費,只求與偶像一起同行,白吃白住誰不幹?唐伯虎欣然答應了。他們一路上吃吃喝喝,逍遙快活地來到了京城。唐寅註定是個明星級的人物。他在萬眾矚目之下進了考場,毫無壓力,輕鬆自如地答題,最後帶著滿意的微笑離開了考場。這位仁兄考完之後參加宴會,估計是喝多了,被人捧了幾句,愛發狂言的老毛病又犯了,當時大家正在猜誰能奪得會元,唐伯虎意氣風發之下說出了一句:“諸位不必爭了,我必是今科會元!”好了,唐寅兄,你的好運到此為止。壞事就壞在唐伯虎那張嘴上,所有人都聽到了這句話,很多人沒有在意,但更多的人卻把他記在了心上,這是一句讓唐寅後悔終生的話,因為它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首先這裡他說話的物件不是他的朋友,而是他的對手,而且更為重要的是,他說這句話時並未發榜。大家或許不知道,封建時代考生們對名次是非常關注的,而且進士的錄取率十分低,即使是才華橫溢,名滿天下,也萬萬不敢說自己一定能考上,更何況是考第一名?

據說那一年的最後一道題十分難,把很多人都難住了,天下很少有人答得出來,但是和他一樣信心十足地離開考場的還有徐經,只有他們兩個的卷子寫出了完美的答案,主考官程敏政當即表示要從這兩張卷子中選出會元。你唐伯虎雖有才學,也自信得過了頭吧!所以當酒宴上的唐寅還在眉飛色舞的時候,無數沉默的人已經在無形中達成了一個共識:這個人的自信裡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告黑狀從來都是年輕人的專長,很快就有人向政府反映了這一情況,主考官們不敢怠慢,皇上立即下令核查試卷,事實果然像傳言那樣,唐伯虎的確是當年會元的不二人選,而選定他的就是程敏政。

從會試結束那一天起,伯虎兄就開始準備殿試了,他相信自己考上進士是板上釘釘的事,只不過是名次前後不一樣罷了!當他還沉醉在自己的美夢之中時,噩耗傳來了,他落榜了!並且手持鐐銬的差役就來到了他的年輕,轉眼間被一個悶棍打成了階下囚,他怎麼也想不清楚這是怎麼一回事。他也不知道這次倒黴的還有另外兩個人,就是徐經和程敏政,他們的罪名是合謀作弊。事態嚴重了,整日探頭探腦的言官們也出來蹦蹦跳跳,其中有一個姓華的言官把矛頭直接指向程敏政,認為他事先出賣了考題,因此唐伯虎和徐經兩人才能答出考題。這個姓華的這一狀告得實在太狠了,本來處理案件的東陽兄還想拉一把,讓徐經和唐伯虎回家三年之後再考,把這件事壓下去,可是這樣一來就搞成了政治陰謀、考場黑幕,只要公事公辦,把這三位仁兄一股腦抓了起來。經過審理,案件判決如下:禮部侍郎程敏政:查無證據,但其僕人出賣考題給徐經,失察行為成立。結論:勒令退休。江陰舉人徐經:購買考題查實,作弊行為成立。結論:貶為小吏,不得為官。吳縣舉人唐寅:……,結論:貶為小吏,不得為官。經史學家研究,事情大概是徐經向程敏政僕人買了考題,程敏政負領導責任,而本著背黑鍋人人有份原則,唐寅算連坐。兩個倒黴鬼和幸運兒就比各奔東西,倒黴的是程敏政和唐伯虎,一個好好的三品大官,被迫拿了養老金退休回家。另一個才華橫溢的天才,閉著眼睛都能中進士的人,永世不能為官。幸運兒徐經本該被判去充軍,結果逃過一劫。

程敏政這個黑鍋背得七竅冒煙,回家不久就死了,而徐經功虧一簣,對科舉也恨之入骨,回家後燒了家裡所有的四書五經,告誡子孫,學孔子孟子有個屁用。還不如學點有用的!他的家教收到了一個良好的效果,八十八年後,他兒子的兒子出世,取名徐振之,這個孩子聽他爺爺的話不愛讀書,只愛旅遊,別號徐俠客。我們的伯虎兄也從此心灰意冷,整天逛窯子,開始了他的浪子生活。這樣下來,大明王朝少了兩個官僚,多了一個浪蕩才子和地理學家。

話說我們的伯虎兄被放出來後,回到家裡,妻子不甘清貧,棄他而去。他也覺得無聊,就出去旅遊散心,遊蕩兩年後回到家中心力交瘁,大病一場。又一年後和弟弟的關係也突然鬧得很僵,就分家了。之後開始出賣字畫餬口,不久後向朋友借錢買了城外的桃花庵,從千尺高臺落下,被無數人冷眼相加,他沒有理想沒有追求,只有醉生夢死的快樂。從此在全國妓院流竄,由於才貌出眾,居然還有許多人主動來找她,有的願意倒貼,這也算是一個奇蹟,風流才子的名號就是從此刻開始流傳的,畢竟風流倜儻、縱意花叢是很多人所夢想的,但他們不知道,在唐伯虎那笑容背後是無盡的酸楚。

就在唐寅兄處在人生最低谷的時候,有一個人把手伸向了他,那個人就是準備要造反的寧王,這個寧王也不掂量掂量自己,要兵沒兵,要智囊沒智囊的,想造反他真的沒有那個實力。於是有人向他推薦了唐伯虎,說此人足智多謀,要是能攏絡他,就成功了一半。寧王就把唐伯虎接了過去,我們天真的伯虎兄開始還以為自己終於有用武之地的,果然有人沒瞎,慧眼識珠。可是不久後,他就發現寧王老是跟一些土匪強盜來往,而且府中還藏有大量兵器,他心想寧王不會是要造反吧!過了一段時間他更加確定了自己的猜測,他想以前雖然得不到賞識,但是小命還在啊,如果造反的話腦袋是要搬家的啊!怎麼辦?走?但是豈是你想走就能走的啊,人家的那麼多機密都告訴你了!要走可以,腦袋留下。

在危機之下唐寅想到了一個計策,就是學朱棣,湯和一樣裝瘋,但他也搞起了創新,不像他們一樣吃屎,而是玩起了裸奔!他整天脫光光就往大街上跑,邊跑邊說:“我是寧王的貴客我是寧王的貴客!”寧王知道後,覺得丟不起這個人,便派人把他送到了吳縣老家去了。從此以後我們虎口脫險的伯虎兄徹底對人生已經徹底絕望了,更加縱情聲色,飲酒作樂,終於摧垮了他的身體,也成就了他的詩詞書畫都不拘於泥的風格,特別是他的人物畫,被認為是三百年中無人可望其項背。公元1523年,53歲的唐伯虎經歷了人世滄桑,終於在家裡永遠歸於沉寂,他終於告別了這個喧囂的塵世。

我會經常看見電視上那些以唐伯虎為原型的電影或者電視劇,情節大多都十分搞笑,小時候看了笑得停不下來,還經常和同學一起吐槽,但是長大了之後就再也笑不起來了。因為在我腦海裡也始終浮現著的,是那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是那個懷才不遇的中年人、是那個心灰意冷的老人,是那個在無奈中痛苦掙扎,孤獨中無比絕望的靈魂。

只有那首桃花歌仍舊在訴說他的心聲,縈繞千年,從未散去: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識武林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4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53歲伊能靜慶生,秦昊陪伴滿臉幸福,氣質滿滿被稱新不老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