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第六部 偉大的進軍

13

偉大進軍的思想是把左的人團結在一起的政治媚俗。弗蘭茨就擁有這種思想。左的人之所以左,並不是因為理論更先進,而是任何理論中的左派都能拉攏到偉大進軍這一媚俗群體之中。

14

薩比娜眼中的媚俗與弗蘭茨眼中的偉大進軍如出一轍。弗蘭茨以為參加一個與捷克有類似遭遇的柬埔寨的偉大進軍,就能獲得薩比娜的青睞。他根本不瞭解薩比娜。

15

偉大進軍還沒開始,美國人和法國人因為觀點不和發生了爭執。美國人在講人權,法國人在講治病救人。

16

在那時的環境下,共產主義屬於左派,屬於偉大進軍拉攏的一派。當時,雖然蘇共支援的越共入侵了柬埔寨,但法國人組織的偉大進軍不能容忍美國人稱之為“共產主義的野蠻·行徑”,隨便叫越南的野蠻行徑都好,就是不能用那個叫法,那麼說就是打他們的臉。

17

第二天,所有人從曼谷向柬埔寨出發。距離邊境兩公里,車輛禁止通行,他們只能步行繼續向前。路邊佈滿了地雷,路中佈滿了路障,他們行走得十分艱難。

攝影師、攝像師們跑前跑後,記錄著他們的影響,記錄著偉大進軍。

不過看起來都像是作秀,就像領導和民眾親切的握手。

18

同一支隊伍,但是思想不統一,還是有爭執,還是作秀。

19

一個攝影師,為了找個好角度,被地雷炸得稀碎,鮮血濺滿了白色的旗幟。他們被嚇到了,可是馬上就忽略了生命,帶血的旗幟讓他們驕傲。

生命如此之輕。

20

他們來到邊境,表達了沒有政治目的,只提供醫療援助的訴求。沒有人搭理他們。

鬼才相信美國人沒有政治目的。

21

他們第二次說明了目的,仍然沒人搭理。

弗蘭茨想起他參加了多次的請願、遊行,他根本不在乎目的是否能達成,只是在演戲。

22

第三次喊話,依然沒人搭理。

弗蘭茨有種衝上去死在機槍掃射下的衝動,就像雅科夫撲到電網上一樣。他受不了偉大進軍消失在一片沉寂中。當然他沒有勇氣去死,和大家一起打道回府。

23

作者根據追求的目光型別,把人分為四類:

一類是追求公眾的目光,就像明星。

一類是無法離開眾多熟悉的目光,就像瑪麗。

還有一類是追求愛人的目光,就像托馬斯和特蕾莎。

最後一類是想象的目光,就像弗蘭茨。

托馬斯的兒子西蒙也是最後一類,他希望得到父親的目光。

24

西蒙不喜歡母親,他一直在尋找父親,卻一直沒跟上父親的腳步。

後來他們父子又見了一次,這次見面後,托馬斯和妻子出了車禍。西蒙想起和父親有密切關係的薩比娜,給她寫了封長信,他想薩比娜代替父親的目光繼續關注他。

25

薩比娜一直受到西蒙的來信,有的信她壓根就沒看。她對故土越來越淡漠。

26

偉大進軍的隊伍回到曼谷,已經處於幾乎散夥的狀態,似乎沒有人記得來這裡的目的。

弗蘭茨晚間出了門,他一直在想薩比娜,他不瞭解薩比娜,就算為她離了婚,也不知道怎麼樣才能吸引薩比娜。想著想著似乎突然清醒了,覺得女大學生對他來說才是真實的。不巧,他遇到了劫匪。他很強壯,能對付一兩個,但是還是被硬物砸暈。醒來時,他已經在日內瓦的醫院,身邊是瑪麗。可是他一點也不想見到瑪麗。

27

太跳脫了,怎麼這一節弗蘭茨就死了。

葬禮是瑪麗安排的。

28

托馬斯的葬禮是兒子安排的,碑文寫的:他要塵世間的上帝之國。這應該是兒子對他的評價。

弗蘭茨的碑文寫的:迷途漫漫,終有一歸。顯然瑪麗對他的離開頗有微詞,可在墓碑上,一種大仇得報的感覺。

29

托馬斯,弗蘭茨,貝多芬,還有哪些垂死的柬埔寨人留下了什麼?

像碑文,貝多芬的非如此不可,柬埔寨人的照片,都是媚俗。

媚俗是存在與遺忘之間的中轉站。

啥意思?中轉站怎麼解釋???

13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汙水天敵狐尾藻!7天就讓“汙水”變“泉水”!速度讓人驚歎!